上海市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

联合创作 · 2023-09-22 23:14

学校简介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创立于1908年,原名颛区小学堂。历经百年岁月的磨练和洗礼,校名不断更迭,校址反复搬迁,区划几经变换,然而,一代又一代的颛小人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前列。学校位于中沟路89号,位置约处上海市闵行区莘庄镇与江川街道的中间,沪闵路的西侧。公交交通线有703路(起讫站靠近学校)、徐闵支线(起讫站与703同)、徐闵线、莘荷线、莘车线、莘吴线、莘松线等;轨道交通5号线。闵行区颛桥中心小学(2张)学校以“多元和谐,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终身发展,在课程建设、教育科研、信息化等方面优势显著,艺术、科技、体育教育特色鲜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品牌个性。学校发展早在新中国建立前,颛桥小学就曾经是本地引进新文化、新思想的一扇窗户。这里是颛桥地区最早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的秘密基地,他们通过创办“众安阅览室”、“颛桥青年文艺社”、“黎明社”等活动,宣传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上海解放前昔,地下党员设法收听解放区电台广播,在群众中宣传战场胜利的形势,以消除因受国民党欺骗宣传产生的疑虑,鼓舞群众斗志。本地区教育的先驱、曾被陶行知先生赞为“吃得苦上苦、方为人中人”的张翼(字凤山)也在颛小担任过校长。辛亥革命元老钮永建称赞颛桥小学得风气之先,注重民众教育,厉行“八强教育”,造就多才革新民俗,为全县树立了模范。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历任学校领导身体力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持教育必先育人、坚持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使这所百年老校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颛桥小学是一所励精图治,人才辈出的学校。良好的学风造就了许多优秀学子:有为抗击日寇侵略而英勇捐躯的烈士,有成为科学院士的科学家,有声名卓著的翻译家、、作家、书法家,有投身于工农业生产的科技人员等,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创,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学子积极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榜样和楷模。百年来,颛桥小学毕业的学子有数万计,他们更多地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为地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默默地奉献着。办学理念颛桥小学是一所重视历史传统,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现存有建校初期使用的明代八棱石井栏、明代瑞兽纹抱鼓石等。回顾历史,百年岁月里,这片土地汇集了众多的精彩华章,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了严谨治学、合作共进的优良传统。百年办学历程,颛小人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让这所学校得以百年传承,薪火相继。无论在怎样困难的时期,颛桥小学始终以振兴中华、科教兴国、服务地方为己任,以潜心育人为根本,忠贞不渝地坚守着一所学校所担负的神圣使命。学校建设学校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区的多元化资源,传承创新,深入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已经形成了以腰鼓艺术见长,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为主导的艺术教育特色和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建立了民俗文化教育运行机制,注重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形成了《颛小腰鼓》、《一剪美》、《今古拾贝话民俗》、《体育民间丛话》等民俗文化教育校本课程;注重“七彩天地综合实践”活动小天地和“三团一队”阵地建设,注重民俗文化教育特色项目的普及与提高。学校每年开展艺术节、艺术月、文艺展演、艺术周、艺术日等活动形式,为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学校建立“七彩俱乐部”,舞蹈、腰鼓、绘画、合唱、器乐、戏剧、文学等社团,深深吸引了广大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乐团是闵行区一级艺术团。学校通过本土化落地、课程化学习、网络化支持、社会化壮大,实现了传统特色项目——颛小鼓娃和剪纸项目的品牌化发展,使其新陈代谢,长盛不衰。腰鼓与剪纸两个项目被闵行区教育局评为闵行区民族文化类艺术特色项目。学校被推荐参加国家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评选。获奖成绩经过多年的发展,“颛小鼓娃”已经成为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品牌,参加了上海市庆申博成功庆典、上海市国际艺术节、旅游节、大师杯国际网球赛开幕式等上百场次的展示活动和演出,获得了上海市艺术百花奖称号、上海市拓展型课程评教一等奖。剪纸、风筝、中国结、唢呐等民间艺术项目,也在本市乃至全国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荣获了“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第六届教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现被评为A等一级。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