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李关弟中学
学校简介李关弟中学位于鄞州区下应街学校风景(4张)道河东村,毗邻宁波市高教园区和鄞州区工业园区,创办于1968年春,前身为鄞县下应公社中学,其后曾改名为“鄞县下应乡初级中学”,1992年撤区并乡后,学校改名为鄞县下应镇中心中学。1999 年在县教委和下应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及港胞李文龙先生资助下在下应街道河东村新建校舍, 一期工程于2000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其中共建造了 4 幢楼,其中一幢为行政楼,一幢为教学楼,一幢为实验楼、一幢为食堂,学校更名为李关弟中学。学校于 2002年新建二期工程,一幢为教学楼,一幢为艺术楼,三幢宿舍楼。学校三期工程投资近1000万的食堂重新修建,并于2010年3月交付使用。如今学校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29781平方米,绿化面积10504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仪器、电教设备、音体美器材均达省一类标准。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1836名。 主副教学楼共有50个教室。实验楼和综合楼设有各类专用教室。行政楼设有各类办公室、各类会议室等。生活区有可容纳近680名学生的宿舍二幢、教师宿舍一幢和可容纳1800余人就餐的餐厅、食堂。 活动区有300米塑胶圆周跑道、100米直跑道的田径场,7个塑胶篮球场,近3000平方米的室内运动场,场地设备齐全。学校建设规划起点高,着眼远,布局合理,育人环境优美,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13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 100%,本科及以上为122人,中学高级职称为23人,中学一级67;历年来获区级及以上的教坛新秀区为32人次,市级教坛新秀2人,区骨干4人,区名师1人,市骨干1人。学校在“尚德求真”校训的影响下,以“精神立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依法治校”为办学理念,已逐步形成“团结、求实、开拓”的校风、“爱生 、严谨 、创新”的教风和“立志、文明、勤学”的学风。学校以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为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外树形象,内抓管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历年来学校初三毕业生升学考合格率、优秀率名列全区前茅。学校在1988年度被评为全县普及教育先进单位,授予旌旗。1989年度由市政府发文,全大市各乡镇组成人员(分管教育镇(乡长)来我下应中学检查、验收普及教育实施达到“纲要”目标。)1990年度,下应中学代表省、市、区,由国务院教育专家率团来我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实施情况,获得好评。2002 年03获鄞州区卫生先进单位;2002年8获宁波“银亿杯”人民防空知识竞赛一等奖;2002被评为宁波现代化达纲学校;2004年2月被评为省巾帼文明示范岗;2005年10月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初中;2005年2月评为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学校; 2006年10月评为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2007年12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2007年11国家级书法实验学校;2008年03书法教育特色项目学校;2010年1月被评为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学校获奖荣誉获奖时间荣誉称号2001.04区文明单位2001.04鄞州教工太极拳比赛一等奖2001.10优秀大课间操学校2002.03鄞州区卫生先进单位2002.042002年度鄞县中小学田径比赛体育道德风尚奖2002.05鄞州区A级学校2002.08宁波“银亿杯”人民防空知识竞赛一等奖2002宁波现代化达纲学校2003.03巾帼文明示范岗2003.03十佳巾帼文明示范岗2003.05鄞州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04.02省巾帼文明示范岗2004.092003年度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5.10浙江省示范初中2005.09I类标准化学校2005.02省巾帼文明示范岗2005.02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学校2006.01鄞州区中小学先进教研组2006.10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2007.12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2007.12鄞州区行为规范达标学校2007.052006年度廉政文化建设先进集体2008.02鄞州区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2008.03书法教育特色项目学校2008.01宁波市鄞州区2007年高中段招生规范考点2009.01鄞州区课程改革先进集体2009.04鄞州区首批“中小学心理辅导规范咨询室”2010.09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2009.11国家级书法实验学校2009.11市廉政文化先进单位2009.12浙江省第一届“兰亭奖”鄞州赛区优秀组织奖2010.01区五星级学校2010.01宁波市书法教育先进特色单位2010.03第二批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0.05区师训工作先进集体2010.5宁波市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2011.2第六届“晨风奖”艺术教育先进集体2011.5宁波市首批艺术特色学校基本办学理念李关弟中学基本办学理念:1.聚心竭力,办李关弟人民满意的学校2.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3.为培养身体健康、人格齐全的现代英才而不懈奋斗。4.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让家长感到满意、让社会赢得人才。5.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6.在继承中得到发展,在探索中谋取创新。7.我们要在继承中得到发展,要在探索中谋取创新。
浏览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