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培风中学
基本内容长宁县培风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学校位于县城中心地带极具川南民居特色的光明街,美丽的碧玉溪绕校而过;占地5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14500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内林木葱茏,花草竞秀,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班,高中18个班,共有学生2800多人;全校在岗教职工近180人,其中高级教师19人,中级教师43人;省、市、县级优秀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30多人;学科教师配备较为合理。主要荣誉:培风中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近年来,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培风中学先后取得了四川省政府“教育科研三等奖”、“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红旗团委”、“宜宾市文明单位”、“宜宾市校风示范校”、“宜宾市卫生先进单位”、“宜宾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宜宾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宜宾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宜宾市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校”、“宜宾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宜宾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等荣誉和奖励。全校师生负重自强,勤学苦练,敬业奉献,开拓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县内榜首,市内一流。历史沿革:培风中学始建于1945年,是由当时的知名人士梁正麟出资兴办的一所初中学校,1948年开始招高中。1950年,长宁中学从城厢镇(现双河镇)迁到培风校址办学,培风中学遂停办。从1950年到2000年的五十年间,长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月,为适应长宁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共长宁县委、长宁县人民政府在“创重点、办名校”思想指导下,合并长宁中学和逸夫中学(1994年由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建)高中部组建新长宁中学,迁入逸夫中学校址办学,争创省级示范高级中学;合并上述两校初中部组建长宁县第二中学校,在原长宁中学校址(即原培风中学校址)办学,创建“县内示范,市内一流”的初级中学。为更好地承接长宁教育历史,进一步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经过充分酝酿和征求长宁教育界部分知名人士意见,报经长宁县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7月17日,长宁县第二中学校正式复名为“四川省长宁县培风中学”。2005年秋期培风中学恢复高中招生。/>培风校训:明理? 砺志? 笃行? 创新办学目标:县内示范? 市内一流培养目标:学会做人? 学会学习? 团结协作? 勇于创新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依法治校教育理念:一分为二看学生 全心全意育人才人才理念: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培风”含义:“培风”的含义是丰富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培风”的理解是:从字面上看,“培风”,即是要“培养好的风气”,这与党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和国家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符。从教育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培风”就是要培养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领导作风,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的教风,体健、尚学、笃行的学风,形成良好的校风,最终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这正是教育追求的目标。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恢复“培风”校名,可以让学生在校园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成长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合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接班人。美好未来:随着“科教兴县”战略的稳步实施,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按长宁教育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培风的发展定位为高完中,最大办学规模为42个教学班;《培风中学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经领导、专家多次论证已获批准,并正在逐步建设之中。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培风中学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不久的将来把培风中学办成市级,乃至省级示范中学。
浏览
4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