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河沙小学
地处城中村的河沙小学几十年一路走来,经历多次变迁,却一如既往、默默无闻地为荔湾教育事业贡献处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我们成为了一所以外来工子弟为主要生源的公办小学。学校附近交通不畅,四周被出租屋和工厂包围,卫生环境恶劣,可一进学校,却发现满眼翠绿,校舍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到处都看到老师勤劳的身影,听到学生欢快的笑声。 一直以来,河沙小学在教学方面给别人的感觉是观念不新,成绩不好。不少老师都不愿意来河沙小学任教,怕环境不好,怕学生难教。每到一个学年结束,作为校长的我就会为教师的流动发愁,河沙的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但是没有区内高素质的人才交流,河沙小学的发展的确举步维艰。年轻的老师希望到岛外的高层次学校任教,以加快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作为校长,我本应大力支持,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河沙小学如何能继续通过自身的造血功能,继续培养出优秀的教学人才呢?这是摆在我面前的最大课题。 2010学年,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举措,为我们河沙小学的教学发展带来了曙光——实施教研员蹲点教研工作,成立 “研耕工作坊”,区德育科教研员伍宝琴老师成为我校的蹲点教研员。以往,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也会经常到我校进行教学调研,但是老师总会觉得是例行公事,就准备好一节课上一上,听听反馈结果,由于要统计优良率,老师们都是稳打稳扎,不敢跳出框框,做大胆的尝试。伍老师来学校蹲点后,积极发挥了教研员研究、指导、专业引领等作用,利用我校思品科为突破口,组织教研活动,认真听取老师们日常教育教学的困惑,及时提出自己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为老师们解除困惑,找到突破的方向。伍老师还多次直接参与我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例如指导我校老师参与《我的梦.中国梦》的征文比赛,在她的带领下,我校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部分老师还积极地参与了市教师德育论文比赛,并获得了奖项。 “研耕细琢”是“研耕工作坊”的最大特点,她深入基层,静心研讨,没有轰轰烈烈地搞活动,只有细致的雕琢,具体的指导,帮助每一所困难的学校。虽不能让这些学校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却为每一位受益的老师提供了解决教学困惑的有效途径,润泽了他们倦怠的心田。研耕是工作的方向,细琢是工作的方式,伍老师就是通过研耕细琢,把河沙小学的老师深深感染,唤起他们在教学方面的激情。2010年11月,伍老师联系区品德课工作站送教上门,在我校上了一节《远离陋习》的品牌课,令我校的老师近距离地接触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开阔了眼界。在2010学年的“荔教杯”教学竞赛中,我校各科老师积极参与,认真备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年以来,“研耕工作坊”为河沙小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也让学校的管理者静下心来,细心思考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感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伍老师对我们的支持,让河沙的老师走出职业倦怠,让河沙的孩子笑容更加灿烂。
浏览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