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第二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9 19:59

中学简介桃源县第二中学:湖南省桃源县第二中学前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刘戡将军于1935年创办的私立“天禄中学”,1951年由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桃源县第二中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举世闻名的人间仙境桃花源境内,她南临319国道,北倚沅江,交通十分便利。现有在籍学生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168人。学校1995年由桃花源镇膏田村迁至镇中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桃花源。学校前临319国道,背倚沅江,交通十分便利。新校园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在校师生2200余人,教职员工181人。学校十分重视学环境的改善,坚信一流的办学条件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近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新建和改造。现在科教大楼功能齐全,各类先进的电教、实验设施应有尽有;教学大楼宽敞明亮,教室内电视机、电脑、投影仪、智能广播等多媒体网络系统一应俱全。有了完善的网络设备设施,学校与长沙市长郡中学实现了网上联合办学,开展远程教育,做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难题联改、品位同升,凭借长郡中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本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要发展,具备优秀的师资是关键。近年来,桃源二中出台了各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充分调动了教师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他们呕心沥血、严谨治教,以敬业爱岗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奉献精神、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使学校在教育的百花园中异彩纷呈。2009年,全校在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8篇,省级获奖论文96篇,市级获奖论文105篇。承担的《新课程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与《农村中学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实验与管理研究》两项国家级教研课题均已通过结题验收。在"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桃源二中以德育为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演讲比赛、班纪班风评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常年聘请法制副校长,坚持每期一周的法制宣传周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出安全教育专栏、墙报,使学生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通过不断探索、完善新的德育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桃源二中建立起了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春风化雨、桃李满园。近几年来,在新生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高考升学率更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2002年,全校143人参加高考,升入大学128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数仅次于桃源一中。2003年,175人参加高考,刘云霞同学获全县文科第五名。2004年,202人参加高考,升入大学196人,其中刘英杰同学以605分的高分获全县文科第二名。2005年,高考上线率达92.3%。2006年,386年参加高考,升入大学359人。2007年,郭俊、王帆同学又以优异的成绩分别考入了吉林大学和中南大学。2008年,396人参加高考,专、本科上线357人,上线率90.2%。2009年,345人参加高考,专、本科上线312人,上线率90.5%,学生三年文化成绩提高率全县排名第二。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也十分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学校成立了桃花源文学社、校园之声广播站、学生艺术团以及各学科兴趣小组。近三年来,共有67名音、体、美小专业生升入大学。在今年的专业考试中,全校61名艺术特长生,专业成绩达二本以上的有43人,占参考人数的70﹪。"七十年来路曼曼,栉风沐雨迎春华。"75年,弹指一挥间,桃源二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谱写了一篇篇令人瞩目的华章。今天的桃源二中正努力凭着她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先进的教育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规范的管理、令人瞩目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向名优学校迈进,她将成为湖湘大地一朵越来越耀眼的教育奇葩。校园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和功能齐全的科教大楼及多媒体网络系统,电教、实验设施先进;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校园布局合理,校内亭阁峥嵘,绿草如茵,四季有花,环境优美。学校有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中学一级教师62人,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市各学科会员15人。近五年来,教师有70多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有20多篇论文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十多人在省、市教学比武中获奖。近三年来,高考升学率达80%以上。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内部管理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品位不断提高。刘戡简介湖南省私立天禄初级中学是桃源县第二中学的前身。由国民党高级将领刘戡创办。天禄,传说中动物名。多雕刻成形以避邪,谓能祓除不祥,永绥百禄,刘戡创办天禄初级中学正是在日本入侵,国难当头日子,以天禄命名学校的名字,足以显示将军精忠报国铁血抗日的理想与决心。刘戡(1906—1947),字麟书,号三寿。桃源县桃花源镇膏田村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93军军长、37集团军总司令、三星上将。抗日名将。他一介书生,但渴望报效国家。年轻时,觉得自己适合当名军人,随后就进了黄埔,成了那里的一期生。民国22年,蒋介石命令刘戡任八十三师师长。因战右眼被流弹射中,遂摘除,配装假眼,致有"独眼龙将军"之称。1935年4月13日,被授予了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的刘戡。风风光光回到桃花源镇膏田村,修了天禄学堂(即桃源二中前身)。据年事已高的当地老百姓回忆:当年,他骑着高头大马回乡。他的朋友放着鞭炮在路旁迎接。很多的女生围上来,士兵队伍齐唰唰地迈着威武的步子,太阳下,很精神。他跳下马背,跃上高高的土堆,慷慨激昂的对站在下面的学生孩子们说:"民不可无学,国家孱弱,民族振兴希望在你们身上,快点长大。报效国家"。后来他又拿出了衣服分发,规定,天禄学堂男生必须是白衬衣,蓝裤子,女生则是白衬衣,蓝裙子。一切执行军事化管理。他还加派了士兵在门前站岗,说军人站岗必须一律拿枪,如果有滋事骚扰学校正常工作的,立即毙掉。学生们接受抗日救国的思想熏陶,有当时的校歌为证天禄学堂起初是初级小学,以刘家老祠堂为校舍基地,自筹资金建设。刘戡自任校长,委派秘书杨宪章来此代理校长。第二年,迁校于刘家新祠堂,扩设高小班。1938年,天禄小学首届高小生24人毕业,由重瑞老师带领赴长沙报考中学,被100%录取。1939年,日军飞机经常沿江飞行,为安全之故,学校迁往土东乡(现名泥窝潭乡)的画桥坪,在土东乡古岩峪冯家老屋开始招收初中学生,春季始业,每届两个班。为了增强学校实力,提高学校声望,刘戡从部队派来军官,运来枪支、弹药和军服,对学校实行军事管理,进行军事训练,组织实弹射击。因当时的天禄中学刚一开办便名声大振,在短时期内不仅仅是桃源,还有汉寿、石门、慈利等县的青年纷至沓来。天禄还曾多次组织学校与同在土东乡避乱的桃中学生进行作文、演讲、篮球之类的比赛,其结果常常是不分仲伯。刘戡还创设"麟书杯"为标志的排球赛,据记载,有当时桃中、平阳、信国等校参与的情况下,天禄曾连续四次夺冠。麟书杯至今仍在学校档案室珍藏。1941年天禄小学部先行迁回原址(刘家祠堂),由高昆主任主持工作。是年,省教育厅正式备案批准,定校名为湖南省私立天禄初级中学。1943年因古岩峪冯家老屋已不适合学校发展,于是初中部又回到膏田坪刘家祠堂。杨宪章调回部队,刘戡另派方攻石来校主持工作,方先是任教导主任,后任代理校长。1944年,曾办过一期高中,一个班;1947年张言任代理校长,由校董刘育咸筹款,修建了第二栋教学楼。1948年下学期,由朱克伦充任校长直解放。至此,学校从创办之初算起,已经历时15年,尽管当时社会动荡,三迁校址,六换校长,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校纪校风。学生心系国难,文武兼备。至今尚在的老校友对当年因战乱迁址土东乡时夜点油灯,潜心自学,露餐禾场,避寒仓屋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当时的青年,以就读于天禄为荣。斯时之盛,后又以马树民作曲,袁蒸川作词的校歌可见一斑:1949年7月27日,桃源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湖南省私立天禄初级中学,更名为湖南省桃源县第二初级中学。对原有老师一律"包下来",实行"原人、原薪、原职"的政策,实现了平稳过渡。地理位置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镇翘望嘴112号
浏览 2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