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槎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21 04:40

建校时间编辑建校时间:佛山市张槎中学创办于1956年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建校经过编辑当时教职工仅5人,负责人为陈暖培同志。1957年,定名为“南海县张槎中学”。1958年改名为“佛山市张槎中学”,成为一所有6个班的初级中学,教职工也增至20人。容羡同志出任副校长。现任领导编辑校长:麦颖致党总支书记:杨志锋副校长:曾 平副校长、工会主席:黎惠英校长办公室主任:张援教务处主任:谭善发教务处副主任:丘卫明德育处主任:韩红梅德育处副主任:余家斌后勤处主任:莫祖荣团委书记、办公室副主任:陈远荣学校教师编辑潘健玲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曹艳珍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教研处副主任罗珍尚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年级组长程檰华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语文组长彭琨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李秋梅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数学科科长胡俊峰 中学体育高级教师冯兆柏 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夏万兴 中学计算机一级教师、电脑科科组长邓艳岚 中学政治高级教师、政治科组长李广忠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黄燕英 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心理咨询辅导站站长李达明 中学体育高级教师、体育科组长廖志琼 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史地科组长陈丽红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英语科组长发展历史编辑1956年至1958年是艰苦的建校时期。那时,学校条件很差,教师和住校学生都分散住在农民屋里;学生边学习,边参加建校劳动,师生一起动手,奋斗两年拆炮楼、拆旧祠堂,运砖搬瓦,建起了教室四间。在这艰苦的条件下,同学们学习却很努力,还办起了校刊,排演歌舞话剧,校园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师生亲密无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59年7月,首届初中生毕业了。张槎中学又扩展为一所有8个教学班的初级中学,教职工增至30多人。在1959年至1966年间,学校坚持按教育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积极开展学雷锋、王杰等活动。文体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勤奋好学,蔚然成风。在这时期,张槎中学有许多同学考进佛山一中和其他高级中学,有许多同学参加工农业生产,不久就成为单位的骨干,发挥作用。1966年5月,文革风暴席卷全国。十年浩劫,张槎中学也深受其害。学校先后更名为“延风中学”、“印染厂中学”、“佛山市第六中学”。校园破败不堪,教学设施也破坏殆尽。学校先后改为两年制初中、两年制高中,共12个教学班。但学校仅有8个教室,一部分学生在借用附近农村的房子上课,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在农场分校边劳动、边上课。由于“左”的路线干扰,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极少,大部分时间用于“学工学农”、“开门办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6年,佛山市委发文,将已改为“佛山市第六中学”的张槎中学又恢复原名为:“佛山市张槎中学”,招收当时张槎公社各小学附近附设初中班的毕业生,办起了一所有5个教学班的高级中学。77年增至8个班。1978年由于初中改制为三年,为解决衔接问题,学校又增加初中三年级。1979年初中、高中同时招生。到80年成为一所有11个教学班的完全中学。1981年,贯彻“控制高中、发展初中”的调整方针,学校停办高中。1983年9月由于贯彻中等教育结构方针,学校恢复高中,开始招收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班学生。1987年,张槎镇委、镇政府制定了张槎中学扩建计划,投资430万元,先后征地36亩,修建了教学办公楼、校门、校道。92年又修建了教工宿舍和饭堂。1995年拨款180万元,建好了有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和围墙,建好了生物园、改建了厕所,搞好了绿化。1996年,将在原理化实验室旧址,新建八层7300平方米的科学大楼。张槎中学的校园面貌和教学设施将大大改观。辉煌成就编辑教学条件、教学成绩连年跃上新台阶,教育教学科研、学生各类竞赛连年摘取丰硕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张槎中学与莲大中学合并后,更是连续通过了佛山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的评估验收,开始了建设广东省示范性初中的征程。随着市委市政府打造大佛山,建设教育强市的东风,在市、区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脚步,设计了槎中未来发展的蓝图。我们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确定“品学兼优、身心健康、个性优良、特长明显的合格加特长的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了以“龙狮艺术为龙头,提高学校品位”的办学方略。经过师生们多年共同努力,张槎中学在禅城区教育局和张槎街道的正确领导下,槎中师生发扬团结协助、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得到提高。近两年升中考,考取佛山一中、石门等重点中学91人,老师有百多篇教改论文在全国、省、市各类刊物发表,均创槎中历史新高。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近300人次,市级奖300多人次。其中招嘉伟同学均获初中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陈明鉴同学获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陈嘉铭、曾维政、陈乐柱同学分别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学校舞狮队12名同学还代表广东佛山醒狮团赴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庆典晚会的表演,多名学生曾代表中国醒狮团多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参加国际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冯弟珍同学发明“可变换裙裤”赴京参加全国第二届劳技创作大赛获得银奖;莫婵、王子君、李筱婷同学的物理创新设计获省“华附创新设计世界杯”二等奖。 09/0117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