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第十三中学红山校区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始建于2003年8月,是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学。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西校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营苑南路3号,东校区位于玄武区聚贤路1号。学校的建成与发展,让红山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初中教育资源。 学校占地面积约4049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978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音美楼、体育馆、餐厅等。并设有学科实验室、计算机房,网络管理中心,多功能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图书馆和阅览室、小型会议室。科技创新室、音乐专用教室、美术专用教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教室也一应俱全。普通教室、报告厅、多功能教室、各专用教室以及计算机房全部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柜式空调,现已全部投入使用,且设备先进,条件优越。学校运动场地面积13193平方米,东、西校区各有250米跑道的塑胶田径运动场,操场中有篮球场、排球场,操场及周边设有单杠、双杠、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两校区的操场均为硅PU材质地板,篮球架全部使用钢化玻璃,结实美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要。 学校现有三个年级共34个班,在籍学生1541名。学校每年都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14名,硕士研究生12人,本科以上人数占教职员工的97.3%,师资力量雄厚。 “十一五”期间,学校牢牢把握素质教育方向不动摇,致力于构建“生态型课堂”,建设“生态型学校”,树立了“博学、厚德、敬业、爱生”的教师形象和“明理、自信、乐学、健体”的学生形象。进入“十二五”后,学校秉持“尊重生命,建设生态型绿色学校”办学理念,确立了“一个宗旨”、“两条思路”、“三个观念”的办学思路,以此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学校的“生态型课堂”高效化,“科研兴校”常态化,“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全面化!在全体红山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是江苏省示范初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实验学校、南京市青奥示范校、南京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南京市园林学校、南京市绿色学校;学校还先后荣获玄武区师德先进集体、玄武区文明单位、江苏省档案工作一级单位、平安玄武建设先进单位、玄武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玄武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科普活动先进单位、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全国艺术人才选拔最佳组织奖、教育部中华情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多项荣誉;学校党支部荣获玄武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学校网站荣获“全国百佳校园网站”,学校教科室被评为南京市优秀教科室。近年来,学校年年荣获玄武区质量管理优质奖。学校每年均有一大批教师和学生荣获全国、省、市、区不同类型的表彰与奖励。这些荣誉,都是学校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是红山分校迅速发展的有力见证。 生态型教学管理 学校以“激发生命内动力”为目标,努力创建符合学校发展的生态型教学。以探索“4s”特色课堂为教学研究主线,以“合作学习”为教学研究方式,以“分层管理”为常规工作抓手,营造科学奋进的氛围,努力服务广大师生。 学校加强特色学科组建设,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学校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合作与学习,相互交流和共享教育实践,建设“学习共同体”,努力构筑一种教师作为教育专家的、共同成长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在集体备课高效、教研组活动高质、青年教师成长高速、课堂开放常态等方面形成红山特色。近年来,各备课组多次向市区开设公开课或讲座,多次接待新疆、陕西、郑州、云南等地的骨干教师代表团到校参观学习。 学校加强“分层管理”,提升教学常规管理能力。学校倡导全员育人,反复宣传“人文管理”理念,提高教师主人翁意识,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变“他律”为“自律”。质量管理实施逐层负责制度,教师是所教班级的质量责任人;备课组长是本年级学科质量责任人;教研组长是学科质量的责任人,年级组长是年级组质量的责任人。通过“分层负责、分层管理”模式,学校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好,进入高中后学生发展后劲足,得到高中学校的一致认可。 学校加强“4S”高效课堂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让每一个学生走上成功立交桥的课程理念,构建以“科学定位目标(subject)、构架学习线索(structure)、分享学习智慧(share)、获取满意感受(satisfaction)”为主要元素的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为“4S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4S”课堂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优化学生的优势智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分享智慧,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方面成效显著。 生态型德育管理 学校德育工作以“生命教育”为主线,以特色德育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全员育德为保障,引导师生在学校生活中深度体验生命的幸福感,提升生命的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发挥生命的价值。 学校德育紧密围绕建设生态型绿色学校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和升华生命为主要内容的生命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德育结合自身优势,加强德育建设,形成一些特色鲜明的德育课程:以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以中小学衔接养成训练与三段一体持续巩固为手段的习惯养成课程;以中秋节、冬至、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载体,体验文化、拓展生命为内容的传统节日课程;以“感谢身边人”、“感动红山”、“感恩社会”为系列的“三感教育”活动和“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亲子家庭志愿者”为系列的志愿者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公民道德课程;学校还成立了13个涵盖科技、艺术、公益、人文、体育五大领域的社团组织,积极开发社团课程,活动精彩纷呈,成果显著。其中志愿者协会荣获玄武区志愿者先进集体;网页制作联盟连续两年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初中组网页制作一等奖。教师与学生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生命体验,提升了生命价值。 三、生态型教科研管理 学校以“个体提升、整体推进”为目标,以“个人研修、主题研讨”为载体,以“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反思调整”为手段,以“资源共享、缩小差异、均衡发展”为宗旨,努力激发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的智慧。 在日常的教科研工作中,学校秉承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思路,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学校鼓励教师多读书,自觉践行“对话”的理念,努力让教师成为教科研的主体,成为教科研的最终受益者,帮助教师形成主动参与教科研的意识。学校倡导个人研修结合学科教研,确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视角,促使教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变为在自身工作的课题进行研究。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尝试将课例研究活动融入校本研修。学校还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目前教师已经编写出12本校本教材,深受学生欢迎。 十年来,学校全体师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始终走在教育的前沿。学校将在总结十年成功发展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青奥示范学校和园林学校创建的机遇,顺势而为,提升教育资源,提高办学品位,办人民满意的优质学校。
浏览
7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