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西园中心小学
学校风采我校创办于1917年,原名罗峰小学。学校坐落在人文底蕴浓厚的软木画之乡——福州市火车站西园村。2008年10月,学校积极响应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需要,由旧校区迁入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8991平方米,建筑面积11928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以上。校园楼群布局合理,整体造型美观,拥有校园局域网、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实验室、语音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图书馆、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教学设施齐全。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67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29人、有大专学历的35人,高级教师48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学校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办学,质量树校”的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学校精神,塑造学校师生新形象,不断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几经努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省农村示范学校、省达标图书馆学校、省教育系统先进教工之家、中国少年先锋队福建省一级鼓乐团、第十二届(2006—2008年度)市级文明学校等荣誉。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家乡软木画工艺”综合实践活动师资力量我校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29人、有大专学历的35人,高级教师48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软木画晋安区西园中心小学软木画少儿实践活动基地看到,10多名小学生手持刻刀,忙着雕刻。软木画制作者与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手下,软木画不再是简单的木色,不再是简单的亭台楼阁、松树,而是五彩缤纷的底板色和各具形象的卡通动物等。 西园中心小学副校长徐浠说,学校共有1200多名学生,其中进城农民工子女占了80%。软木画少儿实践活动基地已开办5年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软木画第四代传承人吴芝生和6位民间艺人担任老师,周一到周五的16:30~17:30,周六的8:30~10:30,免费向学生开放,并提供刀刻用具和栓树皮等耗材。学校还编写了一套软木画教材,共6册,丰富了农民工子女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记者看到,孩子们的软木画作品摆满了陈列室,其中大部分作品出自农民工子女之手。今年读六年级的郑滢是这里的“老学徒”了,从三年级开始,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她都会不间断地向吴芝生[1]老师学艺。她创作的《恐龙》等作品深受学生们欢迎。“在这里,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可以自由发挥,他们打破传统局限,大胆地在底板上或树皮上上色。”美术老师杨继勇告诉记者,孩子们有时还会用上吹塑纸或彩纸来构图,制作出来的软木画作品别具风味。“孩子们的作品给了我许多创作灵感,这些作品充满童趣并富有艺术性。”吴芝生对孩子们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告诉记者,如今,他也尝试将一些色彩和现代组合搬进传统的软木画中。去年,他们创作的《福州镇海楼》作品,背景就采用了红色的晚霞、金灿灿的太阳,因此获得福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一等奖。“孩子们创作的软木画作品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在同龄孩子中很有市场。”吴芝生说,下一步他将把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当作模板,批量生产,投放到三坊七巷的旅游商品市场中。喜欢软木画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一首歌:“福州工艺有三宝,要数第一软木画;软木画顶呱呱,大家听我夸一夸,夸一夸。以刀代笔真奇妙,无声的画立体的诗,花鸟山水映彩霞,巧夺天工惊世界,艺术园地开百花,开百花。一校一特创佳绩,传承民俗我做起,我爱家乡的软木画,软木画。”师资力量我校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有本科学历的29人、有大专学历的35人,高级教师48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2人、区级骨干教师15人)。
浏览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