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联合创作 · 2023-10-16 07:17

历史沿革 编辑 清远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简称清师附小)校址位于清城繁华闹市的中心一学宫街,其前身为凤城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6月改为高等小学校,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为第一高级小学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为中学附小,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为国民县立第一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县立第一小学由人民政府接管,1957年改为清 清师附小 (7张) 远师范附属小学。1965年更名为清远师范附属实验小学,1968年又改名为清城镇“五七”小学,1980年复名清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至现在。 1999年6月学校被评为清远市一级学校。2007年8月,原清城中学校区划归学校使用,扩大了学校的规模。 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学生2310人,平均班额不到50人;建立了校园网,先进的教学设施以及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占地面积10263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5平方米,分新旧两个校区。有符合标准的篮球场3个,旧式篮球场1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3个,有生物园及600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教学仪器、电教设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能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办公电脑3人/台。 学校有教职工109人,专任教师10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大专及本科学历的有91人,占86%,有小学高级教师53人,占50%。省南粤优秀教师、教坛新秀、优秀个人等11人,市、区先进教师、班主任、教育工作者等26人,参加市、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奖的有20人,学科带头人16人。  办学成绩 编辑 学校确立“我为附小争光、附小以我为荣”的校训,形成“明理、博学、厚德、求真”的校风,“严谨、奉献、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学、善问、勤思、善行”的学风。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宗旨,本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使学校成为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实验基地,省级课题的科研单位和实验基地,市区实施新课程样板校和校本教研基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始终保持在市区的先进行列,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广东省优秀家长学校”、“广东省普教系统优秀集体”、“广东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先进单位”、省、市、区“文明单位”、“清远市校园广场文化活动示范学校”、“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殊荣。学校集体31次、教师146人次获奖,91篇论文、课例等获区以上奖励或发表,其中教师撰写的论文有8篇获国家级奖、13篇获省级奖;学生参加各类书画、征文赛,61人次获奖;文艺汇演18次获奖;体育竞赛60项次获奖。2003年,获得区六年级学生语数综合竞赛集体一等奖、五年级学生数学知识竞赛一等奖、四年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一等奖和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一等奖。  清师附小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计划(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教育部重点课题“数学教学综合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实验基地,承担教育部的重点课题有:数学学科《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结构评价研究》、音乐学科《中小学乐器教学现状分析与实验研究》、语文学科《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的科学分类与运用的研究》、心理卫生学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探讨》等,此外,还承担市、区教育教学科研项目。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