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第四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26 06:59

建国前教育发展情况江门市建市初期,中小学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私塾、学堂。虽然在民国初期,国民政府禁办私塾,要求原办私塾都要改办学校,执行中央政府颁布的教学章程。但临近乡间仍为数不少。私塾有私人办、族办、村办、联村办等几种形式,又分为蒙馆、中馆、大馆三个初、中、高级别。初级读(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中级读‘百家姓'、尺牍、(古文观止)、唐诗宋词,高级读四书、五经、八股文等蒙馆肄业后可升上中馆、大馆继续深造。蒙馆规模较小,学生一般来自本村、本族,场地由村、族提供,聘请塾师 12 人,日常经费由学生家长江纳或由村、族的集体资产收益中支付.中馆、大馆的规模则让大,招生地域也可以扩大到周边的村、族。二是教会学校.随着江门在商贸发展,特别是对外通商口岸的设立,西方宗教逐步传人并扩大影响.为了缓和与当地群众和其它宗教的关系,争取发展信徒,部分传教士采取传教与行医、行善布施、举办学校和幼稚园相结合的方法,举办了一批幼稚园和学校。其中,江门最早的教会学校是由江门赖神浸会在象溪路教堂二、三楼兴办的明德小学,招收学生100多名。民国13年,加美联合长老会在北街创办启德女校和启智男校。此后,在江门北街和范罗冈、象溪路一带,出现了教会学校比较密集的地带,陆续创办了培新中学等学校,在江门附近一带由教会创办的学校、幼儿园就有8所,在校学生1300多人。三是公立学校.江门建市后,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有了长足的发展,发展教育成为当时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市政厅专门设立了教育课管理辖区内的教育事业。在此期间,规范的学制、专业的师资、科学的课程逐步完善。到1949年,江门及邻近乡村共有小学79所,其中公立镇中心国民学校1所,乡立保中心因民学校22所,私人办小学56所;在校学生4282人,每万人口中有小学生612人。有初级中学6所,学生713人,每万人口有初中学生76人。 江门四中地图/div> 解放后到文革时用的江门教育1949年10月底,江门五邑全境解放,百废待兴。万事开头难,要把旧中国学校变为新中国学校,把旧社会教育变为社会主义教育,困难重重。一是当时五邑各地教育的摊于分散,性质不一,有公立学校,如中心国民学校、保国民学校,有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还有为数不少的乡村私塾、义学等.这些学校结构单一,许多校舍陈旧破烂,办学水平低.二是教师队伍复杂,知识水平低.小学教师多是初中程度,极少中师或高中毕业的;中学教师则极少是大专或本科毕业的.三是教学秩序极不正常.除上课不正常外,课程还是国民党教育部所规定的,反动和封建内容充斥出材.四是广大工农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出身当家作主人,但是工农群众80以上是文盲,适龄儿童人学率也很低,亟待从文化上翻身.五是解放初期,教育经费未纳人财政预算,基本由各级设法解决,教育经费极端困难面对新教育创建的重重困难,江门市根据中央政府“改观旧教育,建立所教育”的号召,各级人民政府对旧体们学校认真进行了接管、整顿、改造和提高接管。五邑各地人民政府接管了当时所有的公、私立学校,而取消了私塾、义学的教育形式.江门市区和各县接收的中小学校共有2033所,其中江门市区85所,新会县 216 所,台山县89 1 所,开平县 418 所,恩平县189所,橱山县234所。为了解决出教育经费的困难,五邑各级人民政府采取了“分级办学”措施.195 0 年I月6日,江会军管会发出关于《公私立小学被各种注意事项》的通知,要求“各乡村应设置小学至少一所”.在江会军管会的号召下,新会县各乡村纷纷组织农民办学委员会,实行“乡校乡办,村校村办”的原则,有力促进了对旧学校的接管和新学校的建设工作。整顿.调整教育布局.19 5 1年,江门市人民政府合并缅香和蓬江两所私立中学,组建成江门市第一中学,定址于紫茶路黄家祠,并首设高中部.同时将原新会县立第二中学改为江门市第二中学。 1952 年,将原教会办的培新中学改为江门市第三中学。鹤山、开平、新会、台山等县也分别调整合并了一批学校。整顿学校教学秩序,建立新课程体系。 1950 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后,各级按部颁要求,采用全国统一教材改造.对教师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所会县举办“冬学”培训班,组织教师学习革命理论。改造教师思想.还建立表彰优秀教师制度,调动教师积极性.台山县组织全体中学教师进行“思改”活动进行集中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积极执行“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的方针,提高工农子弟入学和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五邑各地学校都实行减免有困难的工农子学杂费的办法,提高工农子弟人学率.成立扫盲协会、业余教育委员会、扫盲队等,积极开展扫除文盲活动.创办工农速成中学、业余小学成识字班等,给工农青年施以小学程度的敏育.在普及小学的基础上,发展中学教育。五邑中小学生人数明显增加.至 1 987年,中小学生从 1949 年的 175906 人增加到 339680 人.其中中学从194 9 年的46所,增至1957年的64所,在校生从11427人增至32943人。与此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江门教育正健康向前发展的时候,由于左倾思想影响,接连出现失误.一是 1957 年“整风反右扩大化”,错误地把一批教师划为“右派”,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二是 1958 年,我市教育受经济建设“大跃进”高潮的影响,出现了它盲目冒进的现象.各系统各行业纷纷开办“红专大学”、“红专学校”等大中专学校。当时人们盲目追求教育事业发展的高指标、高速度,而脱离了实际的需要和可能,造成教育“虚肿”.三是片面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大量组织中小学师生停课参加“大炼铜铁”和各种工农业生产突击劳动,学校大办工厂、农场,正常教学受到影响。更大的影响和困难是随后降临的“天灾人祸”.从1960年至1962年,我国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江门五邑地区灾情也很严重,1960年春旱,持续半年之久.1961年4月的水灾,市区街道受浸10多天,36家工厂停产,郊区农田、鱼塘70 % 受灾。1962年7月的洪水,为解放后首次特大洪水;7月台风,仅市郊受涝农田213. 33公顷 ,倒塌房屋772间.正是这时候,前苏联赫鲁晓夫落井下石,强迫我们还债。五邑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全市、全国人民一起勒紧裤带过日于,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振奋革命精神,迎战“天灾人祸”。从1961年起,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失误,减少偏差,努力恢复发展教育。采取了几条措施:l、压缩学校生产基地。只保留少数经济效益较好的工厂和有限面积的农场。校办工厂逐步走向专业化,工厂生产主要由工人完成.2、收缩办学规模,1961年,江门市停办了江门工业专科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各系统、各行业的“红专大学”、“红专学校”随后也陆续停办。各县相继压缩了不适应经济建设的办学规模.3、恢复“以教学为主”的秩序。加强教学管理,升、留级从严掌握等。4、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向刘文学(小学)、雷锋、王杰、欧阳海等英雄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各年级设周会课,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教育等。5、对部分“右派”摘帽,强调“三不”(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6、加强教研,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注意减轻学生负担。在教学方法上,积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抓“双基”,讲练结合.当时,五邑各地积极贯彻刘少奇同志提出的“两种劳动、两种教育制度”,开始探索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五邑共办有半工(农)半读的农职业中学340所,在校生25162人。各县都办有劳动大学。周恩来总理曾亲临视察新会劳动大学和题写校名,全省各地纷纷到新会劳动大学参观学习。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江门五邑教育得到恢复发展。江门技工学校、江门工交业余大学(江门业大前身)进一步巩固发展起来。至1966年,江门市区全日制中学发展至8所,学生3769人。五色各县中小学教育稳定发展,幼儿教育特别是城镇幼儿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是建国十多年来最好的时期。如果说,1957年和1958年发生的“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教育盲目冒进只是使江门教育工作受到某方面的耽误和损失,那么,从1966年开始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则是使江门教育受到了全面的破坏。首先,教师队伍受到全面的冲击。受“极左”路线冲击,所有教师都被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于”,受到歧视和批判。一部分被当作“牛鬼蛇神”受到“群众专政”,其中一大批教职工受到撤职降薪或监视、批斗、劳教或开除处分.其次,教育管理体制受到破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机构瘫痪。学校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被取消,代之以“工人(农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和全面接管学校。学制也受到破坏。小学一律实行五年一贯制,中学“三三制”变为“二一制”.教育方针受到严重歪曲.课堂主渠道变为“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办学形式改为“面向农村”的“开门办学”.教育结构受到破坏.全部农职业中学包括劳动大学校取消,刚刚起步的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却盲目发展普通中过学校,实行“小学附设初中班”,甚至是高中班,造成教育发展比例失调.招生考试制度受到破坏.取消留级和招生考试制度,造成学生学习马虎,甚至无心上学,教育教学秩序被完全打乱。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脱节,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到历史上最低的水平。197 6 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教育部门开始“拨乱反正”:一是按照党中央关于落实知识分于政策的决定,组织力量对新中自建立;以来的各种历史案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平反、昭雪.全市教育战线共纠正错案人数3912人,其中纠正 1 957年‘右派”和“文革”错案人数2239人,其他错案1673人.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二是把“文化大革命”中被搞乱了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端正过来。五邑各级教育部门认真执行教育部重新修订的《全国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制定江门市中小学出学工作计划,使中小学教育走上正轨.恢复、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恢复分级管理学校和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复办重点中学和恢复公社中心小学的建制.恢复市、县教研室和学校各科组教研活动,恢复和建立教育会、教育工会和学校共青团、少先队训学生会的组织和活动.恢复考试和升四级制度.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革开放后教育发展情况综述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江门教育也从此进入了一个长驱直进、健康顺利发展的新时期。。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防御坏。江门呶育深化改外扩大开放,促经登上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调整教育结构进入 80 年代,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江门市在全省率先经行中等教育的结构改革.改革的思路是:停办各小学附设初中班,优化普通高中,着重普及初中救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形式主要有 3 种: 1 。由教育部门改革普通高中的课程,并将部分高中改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2、由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农村经济组织够自办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村中学;3、由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单位合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等.1980,江门市教育局先后与市财贸办、市经委合办财贸联中和工交职中.同时,复办、新办了一批中专、技校.至198 7 年,全市创办职业中学 40 所,还有 19 所普通高中开设职业班.在校生职普比达到50.24:49.76,超过了一半,提前达到国家教委当时的要求。在积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同时,江门市努力发展高等教育.197 9 年2月,创办江门广播电视大学,随后,五邑各县电大相继兴办.198o年 5 月,复办江门市工交业余大学,改名为江门市职工业余大学.1985年11月,集海内外之力,创办综合性大学五邑大学和江门教育学院,初步形成了有侨乡特色的包括幼、普、职、成、高“五大块”在内的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3年,江门市实行市带县体制时,五邑各县都基本普及了初筹义务教育.此后,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的体制,有步骤地积极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年,市委、市政府先后颁发《关于加快市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各级办学的积极性,促进增加教育投人和提高教师待过.全市掀起捐资办学热潮,大打“学校危房改造”和“新校舍建设”两个战役.全市筹集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5256万元,修建校舍22万多平方米,健全市迅速实现中小学校舍“一无两有”(学校无危房、班班有出室、人人有课桌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新校舍、新设施、新设备的“三配套”.与此同时,教师住房改善、收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一步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从1987年起,江门市和新会、开平、台山等县陆续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至1991年冬,全市所有县、区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3教育.开展城市教育综合改革1988年,江门市被列为全国首批 15 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城市之一,是广东省唯一的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改革开始阶段,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反复讨论,开展多种调查研究,结合和市实际拟订各种可行性方案及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对教育综合改革的认识,探索协调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各种形式和方法.与此同时,适应经济发展,加大教改力度,促进教育改革向综合、协调方向发展。 1991 年以后,进一步全面规划,综合改革,推动效育内外协调发展了。在国家教委、省政府厅和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江门市积极开展和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结构改革和教学改革。市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教育、劳动、计委筹10多个部门参加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加强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变教育“独唱”为社会“大合唱.”.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做法,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使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贯彻“巩固和提高整出效才。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繁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推进成人敬育'的方针.至 1993 年,已把 50 所普通高中改为职中,在 24 所普通高中附设职业班;全市有普通中专 9 所、成人中专 11 所、中师4所、技校10所、高校 9 所,进一步完善侨乡教育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取消小学升初中统考和重点初中,实行就近人学。健全青少年教育的五个网络,建设德育基地,积极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创办特色学校和班级,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对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此同时,建立起以财政拨款为主,以“税、费、产、社、侨、基”等为辅的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们,使教育有更宽广的经费来源。向“教育强市”进军为实现广东省关于珠江三角洲发展“先一步、高一层”的战略部署,实现 90 年代教育发展目标和迎接21世纪,江门市委、市政府于1993年召开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增创侨乡教育新优势”的目标,争取 5 年内实现“教育和人才”在全省领先.至19 94 年底,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号召全省人民真抓实干,“把广东省建成教育强省”.江门市在广东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下,于199 5 年1月进一步提出“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为了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江门市在“九五”以来,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1997年制定了《江门市教育现代化规划》和《江门市教育现代化“十大工程”》.1995年启动“名师工程”,199 6 年启动“科研促教”工程,积极开展学校电化教育和效育科研工作.19 96 年积极组织实施“校舍建设工程”、“教师安居工程”和“教育质量提高工程”.199 8 年启动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中校布局调整工程,积极推进学校实验室现代化建设、学校档案综合省理达标升级和机关办公自动化管理电脑联网等工作。90 年代起,江门市在再造教育组优势和建设放育强市中,更明确地实施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纲要》和《教育法》的指引下,人们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认识到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涉及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各级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水准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扫盲,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教育部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繁育.深化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强“两史一情”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德育基地,建立青少年教育的“五个网络”,创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改革中小学考试招生制度,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教育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估督导机制等,狠抓巩固、提高‘普九',推进“普高”,加强“改薄”三项工作,使素质教育进一步升学为政府行为。‘十五”规划以来教育和发展情况“十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教育积极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歌育工作会议、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 0 ),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发展创新,不断深化教宵改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和持续发展。落实教育管理体制落实“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根据200!年全区若础欧育工作会议们神,我市大力推进安础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并已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各市、区加强了对教育整体规划、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誉理、教育事业财政预算够方面的统筹管理,建立了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规划,建立定期研究教育、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农村学校们研的制度,农村教育‘三保”较好落实.从 2001 年开始,我们建立了教师工资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制度,教师工资全部由县财政直接划拨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截止到 2004 年统计,该市小学在校学生391723人,初中在校学生200121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6867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66756人。我市小学毛人学率达103.96%,初中毛入学率103.66 % 。辍学率为万分之一,初中辍学率为0.8 % 初中和小学基本克服入学高峰,总体上进入平稳发展期,新增学位压力由总体不足变为局部不均衡。2001年以来,我市启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通过合并、撤销或改扩建等措施,调整了中小学272所(其中小学218所,中学54所)。小学校均规模从2001年的346人上升到416人,初中校均规模从735人上升到846人。2003年2005年,我们积极配合省教育厅、省老促会实施老区、山区危房小学改造工程,共争取到省专项补助1800万元,一共改造60所学校。高中教育发展迅速高中教育发展迅速,优质学位比例较高2004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86%。其中普通高中发展较快,对比2000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增长69.2%,年增长率为11.53 % 。在校生规模增加了37973人,增幅达97.61%,年增长率为16.3%。中等职业教育继续保持了全省领先地位。从2002年开始,我们开展了新一轮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资源调整和更名工作,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从原来的84所,调整到52所。现有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9所(全省88所,占全省的12.3%);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8所(全省65所,占全省的13%)。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已被教育部定为全国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对象之一。江门一职和新会机电学校被教育部确立为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任务学校(全省32所,我市占6.3%)。有省级实训中心7个(占全省 8 .3%)。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0个(占全省15.4%)。建立完善扶困助学体系一是从2001年起,实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的通知》,每年免收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书杂费19037人,其中省补助资金711万元,各级财政和学校自筹资金300万元。二是对城镇持有《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证金领取证》或《江门市区低收入家庭证》的学生,实行减免政策,仅市直学校每年约资助学生500人,减免经费约90万元。三是注意发动侨胞助学热情,每年资助或奖励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四是从2005年春季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资助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的办法,在全省率先把扶困助学体系延伸到高中阶段教育并涵盖城乡学校。五是建立了城市与农村学校对口互助制度,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要求地市一级以上学校要与一所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结成对子,通过教师定期交流培训、联合举办教学研讨、经济支持等形式,促使双方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初步摆脱了落后局面2005年,我市有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大专率76.97%,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为34.59%,比去年提高8.35个百分点。高中专任教师本科率为89. 11% ,比去年提高4.19个百分点。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开平、台山、恩平等市积极研究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代课教师总数从2001年的4200多名,减少到目前的2700多名。广东省教育强镇,是我省首个经济次发达地区的教育强镇(去年底肇庆市德庆县的德城镇,为首个珠三角外地区外的教育强镇。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初中和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基本完成计算机室和语音室的建设工作.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综合电教室1000间,电脑室800间,各类型的计算机38000台。全市中小学的学生与计算机比为 17.7:1, 其中高中为 7.8:1, 初中为 17.4:1, 小学为 23.2:1, 近两年 , 我市争取到省教育厅的专款补助 1620.4 万元 , 自筹 2140 万元 , 建设计算机室 199 间 , 语音与多媒体电教一体的多功能室 48 间。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