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第一高级中学
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创办于1907年,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南阳地区最早的18所重点高中之一,近年来,在县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师生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2007年2月被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7年8月,美轮美奂、气势恢宏的新校区建筑群落在县城东郊拔地而起。 老校区占地面积4.67万平米,建筑面积2.9万多平米,新校区占地面积19.9万平方米,设计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投资近亿元。拥有行政办公楼、科技楼、实验楼、餐厅、服务楼、教学楼群和男女生公寓楼群、5座多媒体教室、5座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塑胶运动场等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 学校为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大力开展“名师”工程。凭借百年丰厚文化积淀的优势和学校发展的自身魅力,培养和选聘了一大批教育骨干。目前有教职工302人(工勤20人),专任教师201人,其中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10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余人。国家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4人。形成了一支名师荟萃、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群体,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育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坚持“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办学目标,根据“创中原名校,育一流人才”的要求,把“五种能力”,即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以正确“三观”为基础的明辨是非能力和以良好习惯为基础的思考和规划今后人生的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目标,狠抓教学和管理,教育教学质量长期稳定提高,在南阳市周边市区产生广泛影响。在最近3年的全国普通高招中,进入本科三批以上分别为667、791、878人,一批尖子生顺利升入全国名牌大学,大批优秀毕业生被高校录取,学校连年被南阳市教育局表彰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学校荣获“全国读书教育特别奖”、“河南省中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学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安全管理先进学校”、“河南省读书活动最佳组织奖”、“河南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河南省招飞先进单位”、“河南省体育达标先进学校”,“南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南阳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连年被评为“南阳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中华传统美德实验学校”,同时保持了“国家推行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仅2007年,学校获得省市县各类奖项达12项,其中有:“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状”、南阳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南阳市“卫生先进单位”、南阳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南阳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2009年,被评为“生命教育基地”。师资力量学校为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大力开展“名师”工程。凭借百年丰厚文化积淀的优势和学校发展的自身魅力,培养和选聘了一大批教育骨干。目前有教职工302人(工勤20人),专任教师201人,其中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104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余人。国家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4人。形成了一支名师荟萃、实力雄厚的优秀教师群体,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百年校史概述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位于新野古城东南校场区。军民渠穿校园而过,一桥横贯南北,把学校连为一体。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设备先进的理化实验楼、电教艺术馆、舒雅的图书办公楼、学生公寓,和谐有致地座落在翠竹、树林、花坛、草坪之间。古色古香的学校大门、宝塔式的凉亭、汉白玉雕的大桥栏杆,给学校增添了文化气息。 学校占地面积4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图书4.9万余册,报刊200多种,4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98人,教职工196人,其中高级教师41人,高工8人,国家骨干教师1人,省市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52人,国家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4人,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1983年被定为南阳地区重点高中,2002年被定为南阳市A类高中,2005年12月晋升为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创办于清末光绪33年(1907年8月)。当时知县陶炯照将县城北门外白水书院改为“新野县中学堂”。陈庭爵任堂长(监督),教职员6名,学生51名(附有师范生10名)。学制4年。开设课程有:修身、经学、文学、外国语、算术、历史、地理、理化、法政、教育、图画、体操。学堂全年经费为1400串。至1911年因武汉起义停办。 1930年(民国19年),县政务会议通过由县长米粥若筹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县城西关城隍庙,同时将县立师范讲习所归并该校,改名为“新野县初级中学校”,学制3年。是年,招初中一年级1班,开设课程有:公民、国语、英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卫生、图画、音乐、劳动,每周三小时军训。校长刘鸣梧,下设教务、指导、事务三课。教职员7名,学生108名。 1934年,学校发展为4班,其中1个师范班。学生190名,教职工12名。房舍114间,占地面积4060平方米。教务主任樊文灿,训育主任李子超,后为王宗礼。教员均由校长聘任。 1935—1939年,由郑石青接任校长,王芳圃接任教务主任。期间国文教师王次茹,不用法定课本,选讲鲁迅、朱自清、邹韬奋、郁达夫等作家作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后被释放。当时经王次茹介绍去延安学习的学生4人:樊忠安,樊集乡人;李富训,樊集乡刘庄人;王本林,龙潭信坡人;赵洪兴,樊集东赵庄人。39年秋,地下党组织动员了一批青年学生去延安学习,其中有:李荣潘,沙堰乡人;丁书登(洪峰),沙堰乡人;马廷学(马彬),沙堰乡马坟人;赵成斌,王集乡西赵庄人;白富安,王集乡白滩人;赵洪波,东赵庄人;赵瑞安,西赵庄人。 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日军空袭,1939年秋,学校迁至王集乡西赵庄村,后又转移到樊集乡太山庙。期间,张子择(从善)任校长,教务主任周行修。学生4班200人,其中师范1班45人。后由4班扩大到8班,学生400多人。学校工作受到省厅表扬。 1946年抗战胜利后,学校搬回县城。太山庙留4班,回城4班。春,将南关私立淯滨中学并入,校长由张从善任之。 1947年11月,新野解放。1948年8月,在县城山陕馆(现南关初中校址)建立“桐柏区第三专署新野县初级中学校”,招收一、二、三年级各1班,共132人。校长乔增锐,教导主任张镜堂。因当时政局不稳,形成地方拉锯战,县中停办。 1949年5月,在南关小学招初中试验班1班,学生53人,教师2人。1950年5月该班迁至乾明寺(今县人民医院处),同时将县短期师范班并入。9月招一年级2班,共4班,139人。校长由县长宋步祺兼任,副校长张镜堂,教导主任白光恩,总务主任王团沙。所有教室、办公室、宿舍均为寺内旧房舍。1951年秋,招一年级2班,共5班292名学生,教职工15人。 1952年春与师范班分开。秋季招生4班,共178人。继而在樊集乡太山庙设立分校,分去4个班(因当时只批准新野一个初中)。1953年招5班新生,全校11班,共409人,教职工34人。校长由县长王伯珍兼之。新盖瓦房教室32间,新旧房舍118间,图书3047册,仪器85件,运动器材8种,学校占地面积26978平方米。1954年全校15班,共592人。8月县中分校改为“新野县第二初级中学校”,本校定为“新野县第一初级中学校”。1955年发展为17班,在校学生847人。开设课程有:语文、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植物、体育、音乐、美术。升学考试只考语文、几何、代数。 50年代初,学校贯彻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开门办学,面向工农。紧跟政治形势,着重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组织师生学习时事政治,开展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活动,提出“读英雄书,走英雄路”的努力方向,树立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思想。教学中按照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模式,贯彻“三为主”(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课堂为中心),采用“五步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解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体育卫生工作,推行《劳卫制》。 1956年,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学校增设高中部。7月招高中班2班,102人;初中班4班,全校18班,876人,教职工57人。高中班开设汉语、文学、几何、代数、三角、俄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人体生理解剖、体育。学生学习成绩、操行成绩采用5级分制。当时白光恩任校长,副校长薛桂山、张镜堂,团委书记徐文富。至此,学校成为一所完全中学校。 1957年,全国上下开展整风运动。11月学校放假,教师集中,采用大字报、小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接着抓“右派”,搞斗争,学校成了反右扩大化的重灾区。学校参加反右41人,被错划为“历史反革命”、“右派分子”17人,占41.4%。其中有一名副校长,1名教导主任,1名团委书记。致使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当年高中部只招1班54人。 1958年,大跃进浪潮席卷全国。学校大办钢厂、农场,师生到白河淘铁沙,到坟地扒棺材。校园“商城炼钢炉”遍地,连续苦战“三昼夜”、“五昼夜”,“向钢铁年产800万吨进军”。搞土地深翻,开窑厂,办养猪厂,到农村搞复收。接着学校开展交心运动,挖黑心,换红心,反右倾,扫暮气,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被划为“右倾分子”,不少师生遭到批判。 1959年,全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由原来的“三红传”、“方块馍”,变为“瓜菜代”,生活极度困难,不少学生辍学或休学。连年的政治运动,无休止的生产劳动,加之三年困难生活,学校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61年,国务院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机关、学校实行砍、留、换、补政策,学校教师得到调整补充,开始扩大招生。至1963年在校学生957人,教职工74人。分设一中二院(现城郊乡政府处)。初中部增设俄语(65年改为英语)。校长孙敬民,后由杨茂斋接任,副校长薛桂山。期间,学校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精神,对学生进行以阶级教育为中心的形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五爱”教育,开展学雷锋活动。恢复建立教学秩序,开始重视“双基”教学,落实备、讲、辅、批教学常规,开展教研活动,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课外活动丰富多彩,成立体育运动队、乐器队、文艺演唱团等。学校呈现团结、紧张、生动、活泼的局面。 1964年,按照毛主席关于“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的指示,对学生进行军训,实行军事编制。教学中提出少而精、启发式、活学活用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965年,学校发展为高中9班,初中12班,在校学生1012人。是年,学校提出办“五好学校”的奋斗目标,即政治思想好、教学工作好、生产劳动好、体育卫生好、学风校风好。同年,学校进行了大“四清”。 1966年,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发表后,学校忽视“以学为主”,偏重“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背离了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不明真相的学生,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掀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砸烂一切旧世界”的狂潮。炮打“司令部”,揪斗“走资派”,学校一片混乱,组织陷于瘫痪,该年度无法招生。1967年初学校停课闹革命,师生纷纷参加“红卫兵”,成立各种造反团、战斗队,年底进行大串连,接着学校出现“二?七”、“摧资”、“八一八”、“河造总”等山头,经常相互冲突,甚至武斗。学校领导被打成“走资派”,教师被视为“臭老九”,被打成黑帮。1968年4月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9月,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清理阶级队伍,数学教师刘文堂被迫害而亡。12月3日夜,校党支部书记杨茂斋被迫自缢。1968年底,根据“侯、王”2人建议,教师被遣散回家,新野一中停办。学校设备、图书仪器被分散一空,学校房舍场地被县医院等三个单位占有,损失达100多万元。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学校恢复重建,定名为“新野县高级中学校”。因没校舍,暂借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室。当年招生4班202人。选调领导、教职工22人。张鳌印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薛桂山复任副校长,下设教导处、总务处。成立各科教研组。1979年,缺乏教室,无法招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各界人士强烈要求退还所占原县中校舍、场地。在地、县两级政府的责令下,县医院退回原县中的操场和学生寝室。1979年秋一中搬回原址。 1980年,学校开始重建,由县财政拨款,新盖教学楼一幢。是年,招生2班,学制二年。开设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生物、体育。 1980年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办学方向:德育为首,五育并重。1980年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设立教研组、备课小组,开展教研活动。1981年,学校开展学雷锋创“三好”、“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礼貌活动。制订《教学工作几项规定》,落实教学常规,强调“以纲扣本”、狠抓“双基”。1982年,提出“三风”建设要求,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坚持上好“三操、一课、一活动”(早操、课间操、眼力保健操,体育课,课外活动)。教育教学成绩明显提高。1983年5月,学校被南阳地区定为13所重点高中之一,在全县范围招生,定名为“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校”。1984年,学校已发展为20个教学班,学生992人。 与此同时,学校新建实验楼、学生寝室楼、大餐厅;设立医疗室,硬化了路面、场地,开辟了花园,美化了学校环境。 期间,陈守贵、刘振义先后接任党支部书记,牛自力提升为副校长。教导主任杨增举,副总务主任齐忠勇。 1985年—1989年,学校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加强“三风”建设为重点,着力建章立制,加强内部管理。1987年设立政教处,建立德育工作长效运行机制,提出“三育人”的原则。对学生重点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及爱国、理想、信念、普法教育。制定《教学工作规范》,规定备、讲、辅、批、考、评、培优补差、单元过关、学科竞赛的标准和要求,明确各种岗位职责。学生方面有《中学生一日常规》、《教室公约》、《寝室公约》等。建立各种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班主任会、学生代表会、考前“齐心会”、学生家长会。每年举行全校运动会(现已举办19届)。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形成了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刻苦勤奋的学风,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长期持续稳定提高。 1981—1985年,连续5年被南阳地区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1982年5门学科高考成绩均居地区重点高中前三名,1983年7门学科高考成绩均居地区重点高中前三名,学校领导在地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大会发言,介绍教育教学经验。1989年学校党支部被南阳地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10年中,学校仅就管理方面,荣获各级各类奖励达28项。外地外校来校参观学习的达268人次,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学生1666人。 进入90年代,学校迅速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工作重点。学校领导班子加强,牛自力任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陈合山、周化平、王子强、罗保周。学校以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为龙头,以“三风”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1991年制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人民教师形象》方案,学习师德规范,进行“五查五比”。1992年制订《师资建设五年规划》,提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向;修订完善“三风”建设内容和要求,提出“创中原名校,育一流人才”的奋斗目标。1993年,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邓小平南巡讲话,开展素质教育。1994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提出依法执教原则。同时,贯彻执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行“两史”、“一情”教育,开展“热爱祖国,做‘四有’新人”读书活动。1995年,学校制订《新野一高五年发展规划》,实施“名师工程”,开展“两争两创”活动。1996年,制订《关于在教职工中开展撰写论文的决定》,提出“科研兴校”方略。教职工结合本职工作,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写出教育教学论文,进行大会交流。学校先后召开四次交流会,汇编出版《新野一高论文集》四期。刊登优秀论文90篇,收集论文385篇。有力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1997年,学校根据县委指示,集中整顿思想工作作风,学习师德规范,进行“四查四看”:一查政治行为规范,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情况;二查思想行为规范,看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如何;三查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规范,看履行职责、关心学生、以身作则、仪表言行情况;四查教学行为,看落实教学常规,完成教学任务情况。通过自查自纠,收到良好效果。 期间,学校结合香港回归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对学生进行“两史”、“一情”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教学中,坚持“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立足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创造力。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在管理中要质量,在管理中求发展。 90年代后期,教师新老交替基本结束,调入青年教师增多。学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对其实行教学基本功过“三关”、上“三课”(备课关、讲课关、教研关;邀请课、实验课、观摩课),采取“一带、二推、三压”(以老带新,推向毕业班任课,压科研重担)的办法,开展“名师工程”,分批培训、进修,并与晋级奖励挂钩。这些举措,使学校年轻一代教学名师、骨干教师队伍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先后新建了图书楼、电教艺术馆、学生食堂、餐厅、学生公寓和两幢教学楼,改造了理化生实验楼;购置了微机、图书,开设微机室、健身房、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等。 90年代,学校成绩卓著。10年中,9年被市教委评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1990年被评为省“中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被省教委评为“河南省中学管理先进单位”。1993年被省教委评为“河南省中学管理先进学校”,并颁发了奖杯。1994年学校被市教委授予“中小学礼仪教育先进单位”,牛自力被评为“十佳校长”。1995年国家、省组委会授予学校“热爱祖国,做‘四有’新人读书活动最佳组织奖”。1996年河南省教委授予学校“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1997年学校被济南军区、省招办评为“招飞先进单位”。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授予学校“推行体育锻炼达标先进单位”。据不完全统计,10年中,学校仅就管理方面,荣获国家、省、市、县各级各类奖励达41项。外省、外地来校参观学习的领导、教师达870人次。为高校输送新生5317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108人。输送飞行员13人。 2000年以来,学校领导锐意进取,再创新高;师生员工不懈努力,共同奋斗。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四法一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教改为手段,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000年,学校被市教育局定为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提出弘扬五种精神(终身从教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争干一流工作,争当一流教师,争创一流质量,争育一流人才。2001年学校制订《新野一高五年发展规划》,从学校管理、师资建设、人事聘任,教改措施等方面,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为满足人民群众让其子女受到优质教育的需求,扩大招生,到2004年班级增至46班,在校学生3496人。2002年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教法和指导学法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进一步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构建德育工作模式营造德育工作环境,实施德育接力工程,按照不同的年级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有所侧重的政治思想教育。2003年,以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为重点,并注重进行安全教育。教学中,强调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应试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倡师生开展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方法。学校设立体育、音乐、美术特长班,由专职教师上课。成立学科兴趣小组,由各科骨干教师负责。开展“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小绘画、小论文),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2004年,学校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原则,突出安全教育。制订《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安全规定》,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开展“安全月”活动。教学中,提出强化五项工作:教学管理、教育科研、教师提高、新教材、新课标的研究、教学教研质量评估。 期间,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2000年新盖2幢教学大楼,改建了理化生实验楼,各处、组、室添置微机,构成校园网,并入互联网。部分教室安装了空调,食堂实现了微机管理。2001年—2005年,高考进线人数持续稳定提高,分别为:895、1164、1228、1082、1097人。2000年—2005年,学校在管理工作上获得各类奖励达31项。连续6年被南阳市教育局评为全市重点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校长被南阳市教育局授予南阳市“百名优秀中小学校长”称号。 学校恢复重建27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年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定提高,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累计12528人。据不完全统计,学校获得各种各类奖励达300多项。各级领导满意,新野百姓称赞。 学校创办至今,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才若群星。有为民族解放血染疆场的革命前驱,有为民请命的仁人志士;有心系群众的党政领导干部,有决胜千里的军事精英;有聪明睿智的专家学者,有文坛艺苑中艺术天才;有翱翔蓝天的空中战士,有功勋卓著的劳模英雄;有长于经营管理的企业领导,更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辛勤园丁…… 学校近百年历史,阅人间沧桑,经风云变幻。由清末创办到民国时期几经磨难,抗战时期流离辗转;随着共和国的脚步,走过50年代的喜悦和困惑,60年代的动乱和不安,70年代的恢复和重建,80年代的改革和拼搏,90年代的辉煌和光荣。而今,学校在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四化建设的征程中,又以坚实的步伐跨入了新时代。
浏览
75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