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东坝中学
简介学校拥有一支师德优良、学科齐全、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在校生1070人,专任教师80人,专任教师学历96%达标,其中一线教师本科学历占教师总数的60%以上,现有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55人,中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6%。学校占地61283平方米,建有新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等,总建筑面积14098平方米。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和篮、排、足球场,装备合格的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及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并努力将校园绿色化,去年在县率先被评为江苏省合格初中学校。这些设备设施都是地方人民政府财政投入的,既能满足学校现在教学的需要,也为学校今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一流的工作意识;坚持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科研兴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校致力于构建“民主、规范、协作、和谐”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发挥巨大的德育功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坚持科研兴校,深化教育改革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近年来,学校在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规范收费、控制“辍学”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师资力量学校近年有1人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被评为县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县“青年优秀教师”;县初中学生学习水平统一测试中,我校成绩近年来一直在农村中学名列前茅;学校收费工作规范,按“一费制”要求公示收费,并对经济特困学生按政策给予减免;学校寻求妇联、党团、慈善等团体与个人多方面资助,确保每一学生不因经济原因而辍学。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并先后获得高淳县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优美校园”、“县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县收费规范学校”“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县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县先进基层党支部”、“县食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十五教科研先进集体”、县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2009年5月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办学特色东坝中学是1956年创办的,坐落在江苏百家名镇——东坝镇。2000年成为我县农村第一所省示范初中。“十五”期间,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及具体指导下,学校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遵循“以人为本,质量立校”的发展思路,以努力争取“让农村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为宗旨,确立了以教师的发展为保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学校积极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促发展,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综合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一、 注重奠定发展基础1、加强学习转变理念。(1)学校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反思原有教学,课堂中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追求与营造和谐师生关系。(2)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回来后进行座谈交流,这对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视野的开阔、观念的更新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强化措施完善管理。(1)建立了管理网络:分管校长主管教学工作;教务主任具体指导教学工作;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职责明确,分工协作。(2)加强常规管理。由教务处主持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根据学校要求、年级教师特点,层层建立全方位的教学目标管理责任制;(3)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由分管校长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信息的收集,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等方面加强调控与指导。制定具有导向、激励、制约作用的措施,促进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4)完善评价管理。学校教代会通过《教职工全员量化考核细则》对教职工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并把结果作为评职、选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二、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1、试行校内竞争上岗制。每学年初根据因职设岗,因岗设职的原则,进行双向选择。在校长的协调下,根据年度考核成绩及学生评教结果聘任课教师,对不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调作它用;2、实行层级目标责任制。(1)学校中层领导除做好本职工作外,分工包教研组和年级组,参加分管教研组的集体教学研究活动,人人有目标,层层有责任。(2)由教务处统筹安排,加强了对教师的备课、作业、听课、单元检测、教学反思等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公布。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后,根据考试成绩,各年级、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写出本年级、本班、本学科教学书面总结材料,找差距,定措施。(3)学校始终把三个年级作为一个整体,各年级注重突出工作重点,搞好衔接。初一为起始年级,重点抓班风、学风建设,抓学习方法指导,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初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初三面临中考,强化尖子生,抓好边缘生的指导,努力提高中考高分率、升学率,使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3、推行班级、备课组协作考核制学校对班级、备课组实行目标管理和捆绑式考核,即以班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奖惩,促进教师在班级教学和学科教学上的相互合作。三、加强校本教科研。1、完善教研活动。(1)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四个一”系列活动,即每人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每人上一节研讨课或示范课,每人写一篇有一定价值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每人参加一个课题实验研究。(2)实施了分管领导听课制度,听课覆盖各个学科、各个年级。既有检查督促、又有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跟踪。(3)为了搭建不同层次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学校还进行了自主选择的师徒培训“青蓝工程”,通过跨学科、跨年级选择师傅,建立师徒帮教计划,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4)实施了学生问卷评教,引导教师从学生的发展需求、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关心尊重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塑造教师新形象。(5)加强校际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为加强横向交流,扩大教研活动区域,我们每学期开展2-3次校际联研活动。并以此为平台,进一步扩大教研交流的空间。通过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活动,打造锻炼该校教师。2、改革听评课活动(1)开好研讨课。每周两个教研组安排1-2名教师举行组内研讨课,本学科的教师参加听课;举行研讨课的教师提前一周把讲课所在班级时间节次到教务处作好登记并公示.听课教师要认真记录,虚心学习,及时写出总结建议. 听课结束,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汇集听课教师评课,并把汇总表及时交教务处.(2)试行“推门听课” 。学校规定每位中层领导每学期推门听课,要求必须把所听课的成功点、改进点、听课人的建议及评价等级填写好,与上课教师及时交流。推门听课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改革。3、强化科研活动。(1)倡导个人反思:要求教师课后写教后记;每学期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案例、教学论文征集、评选。(2)科研课题带动。研究始于问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首先确立了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课题。数学组开展了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课题研究;外语、语文组开展了“教学中培养学生囗语”的课题实验研究;全体班主任开展了“农村班会专题化、系列化” 的课题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结题两个。四、尝试培育学校特色1、加强学法指导(1)教案设计必须体现“学法指导”,要求教师的备课在学法上做文章,力图改变以往“重教轻学”的现象。(2)举办“学法指导”报告会,要求教师就本学科的学习方法以报告的形式分年级向学生讲述,具体指导学生的学法。(3)定期召开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使学生中好的学习方法得以推广应用,取长补短。2、注重育人教育(1)发挥校园文化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团队活动进行阅读、演讲、辩论等活动;通过学校信箱等渠道听取师生的心声,了解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宣读学生优秀稿件,并积极宣传学校的好人好事;利用班级文化园地定期举行手抄报、书法比赛等活动;(2)规范学生言行。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学规范”知识竞赛,并结合实际人人写出学习心得体会,让“守规范”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倡导全体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生活习惯,自觉遵守文明秩序。五、坚持人文管理学校。1、学校领导坚持做到多倾听教师意见,多深入教学一线,多做自我批评,多解决教师实际困难,从情感上理解教师,在工作中尊重教师,在生活上关心教师,从心理上疏导教师。2、学校从“人本观念”出发,实行以尊重和信任为基础的民主管理,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大到教师量化管理考核细则,奖惩制度,考勤制度,小到办公室、教研组某项措施,都先拟草稿,经教师充分酝酿后,得到认可后再由教代会通过实施。3、学校始终把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和教师满意与不满意,作为“以人为本”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志,千方百计为教师的成长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力地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成绩的提高。总之,学校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考核评价等角度入手,并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办学效益,,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学校连续六年被评为“县精神文明单位”,并先后获得高淳县校园文化建设评比“优美校园”、“县法制教育先进学校”、“县收费规范学校”“县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县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县食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十五教科研先进集体”、县办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昨天是今天的基础,明天是今天的延续。“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创一流的工作意识,坚持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科研兴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创新管理机制。1、更新管理理念。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做为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要秉持“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关注师生在校的生存状态及发展水平,充分调动学校资源,满足师生个体发展的需求;要秉持民主、开放的理念,事关学校发展大计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务经过教代会表决通过。在实行校长负责制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保证作用,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作用。按程序实行校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完善监督机制。2、完善管理机制。学校要模范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推行依法治教、以德立校。要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把教学改革生成的有效经验、措施及时转化为新的教学常规,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为教学管理行为。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在分配制度上,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能者倾斜、向勤者倾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责重酬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实行定岗定责,分级结构工资制。3、构建校园文化。 要继承五十年办学的优良校园文化用争创培植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构建和谐向上的新型校园文化。二、加强队伍建设。1、加强师德建设。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师德承诺、师德演讲、树师德标兵和行风评议等活动提高教师师德素养。2、强化继续教育。首先,学校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成长。第二,要开展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全员培训, 45周岁以下教师要学会课件制作, 95%以上教师能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第三,加快学历培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自考、函授或远程教育进行专升本或研究生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历。3、加强新教师培养。学校要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结对帮扶、实践反思”等方式,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三、深化课程改革。1、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做为育人的根本,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要重视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德育于学生的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要通过德育教科研,推进德育创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2、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要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对已立项课题要确保按时顺利结题。今后5年要承担1—2项省级或市级课题研究项目,每年要争取1—3个课题在县市级以上立项。3、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师资特点、学生兴趣和办学优势出发,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启动,逐步由活动课、兴趣小组活动向校本课程过渡。四、优化办学条件。1、争取多方筹资,充实信息技术设备,实现多媒体系统进教室。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争取在5年内建成200米塑胶环形跑道,建成绿色学校,使校园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园。3、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设备。5年内教学设备达到省级一流标准,学校所有的室每天向师生开放,提高设施、设备的使用率。五、整合教育资源。1、学校将聘请离退休人员、学生家长,组成校外辅导员、关工委成员、参与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厂、农场等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空间,为课程改革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重要保证。2、学校要争取县、镇政府、教育局对学校予以物质及政策的支持,加快学校事业发展。要争取镇和公安派出所的支持和配合,切实落实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争创“安全文明学校”。3、学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要体现出时代一流水准,通过各种途径展示扩大影响。要加强与本地区周边学校的片际教研活动,与周边学校共同提高,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示范单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真诚希望上级领导能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指导和帮助,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并努力营造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能身心愉悦地教书育人。学校一定会继续努力,提升综合办学效益,打造优质教育学校,使学校成为校风好、校园美、质量高、有特色的省示范初中。[1]
浏览
8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