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第三中学
学校简介宁波市第三中学创办于1868年,其前身是英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三一书院,跨越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经历了七易校名、八迁校址,是宁波市历史最为悠久、久负盛名的老校之一。学校历史上名师云集,声誉卓著。解放战争时期,三一中学尽管是私立教会学校,却是与杭州高级中学一起被称为全省中学界的两所民主堡垒,产生了许多仁人志士。在悠长的办学历史中,宁波三中师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铸就了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14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三万余名优秀人才,每个年代均有杰出代表:既有像两院院士路甬祥、陈亚珠、陈中伟、孙儒泳这样的学术泰斗,也有以励永庆将军为代表的军中豪杰,还有如“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中国奥运军团第一团长沈嗣良、有托尔斯泰研究专家、世界比较文学学会会员倪蕊琴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等一大批精英名人,更有数以万计的在各行各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据1948年校史载,1848年(清道光二十年),英国圣公会派戈柏、禄赐二教士抵鄞。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该会将民房改建为三层高楼,设立义塾。次年,英岳教士及其夫人来华管理义塾,聘鄞郡牧师王有光为教习。这是三一书院的始基。而后书院不断扩充,辛亥革命后,三一书院也随着中国国体、政体之蜕变而蜕变,1916年,学校名称由三一书院改为三一中学,1932年6月合并仁德女子中学,分设男女两部,改称鄞县私立三一中学,并附设三一小学。1945年日本投降,校舍被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所接收。1946年春,始由校董会决定复校。随着人民教育事业新局面的开展,私立三一中学经过解放初期一系列重大政治运动的锻炼、改造,1952年12月9日原青年中学并入后,学校改名为“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性质由私立变为公立,受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双重领导。1994年11月被浙江省教委命名为首批综合高中,学校的社会信誉日益提高,相继被为首批“宁波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宁波市文明学校”、“宁波市文明单位”。2007年4月,我校被评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师资力量学校现有33个班级,学生 1400余名,教职员工130人,有省特级教师2名,市骨干教师4名,中高级教师90人。教师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涌现了一批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师德楷模以及市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强,已经连续两届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学校设施学校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19631平方米。在“十二五”规划到来之际,学校正积极筹划实施“和美”教育工程,学校也将搬迁至东海花园南面。在那里,一座现代化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新校舍正拔地而起。全体三中人将继续“遵循规律,发展内涵,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紧紧把握机遇,迎接各种挑战,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有特色、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学校而努力奋斗!近几年来,学校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创新教育、美术特色教育在省内外负有盛名。现任校长王晓明老师是省特级教师,副校长俞朝晖老师,副校长竺宁彪老师他们均系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地址:宁波江东区惊驾路585号学校变迁七易校名七易校名:宁波三一书院、三一中学、鄞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鄞县私立三一中学、宁波市私立三一中学、浙江省宁波第三中学、宁波市第三中学。九迁校址九迁校址:城区贯桥头、孝闻坊、广仁街、浦江沈家、诸暨十四都、浦江马剑、广仁街和双池巷、江东区姚隘路、江东区惊驾路585号(现址)。三变性质:宗教学校、教会办的私立中学、公立中学。学校荣誉浙江省级:省级绿色学校(浙环发59号)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浙教科规组5号)省级先进团委一级重点普通高中(浙教督49号)浙江省2008年度优秀教育局域网二等奖(浙教电馆〔2009〕2号)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教办技93号)宁波市级:宁波市文明单位(甬党发143号)、宁波市卫生先进单位宁波市治安安全先进单位、环保模范单位(甬政发1号)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甬教科1号)宁波市首批艺术特色项目学校(甬教体328号)宁波市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甬教基87号)、市先进团组织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甬教工会37号)市“晨风奖”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甬教体241号)市中小学科技节科技作品展评比一等奖、市科普教育先进学校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甬教党29号)03-04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甬教党8号)宁波市卫生先进单位(甬爱卫19号)宁波市无烟学校(甬爱卫8号)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市第三届中小学科技制作作品展评比一等奖(甬教基409号)2006-2007年度宁波市艺术特色项目学校(甬教体266号)宁波市第九批市级文明单位(甬教组34号)晨风奖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甬教体328号)宁波市教育系统“女教职工工作先进集体”(甬教工女10号)基层工会经审工作台帐化管理先进单位(甬总工审30号)宁波市第五、六轮示范性文明学校(甬教组34号、甬教组385号)宁波市平安校园(甬教基24号)宁波市第三批“行为规范”示范性学校(甬教基90号)宁波市“十五”科研先进单位(甬教研16号)2007宁波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宁波团市委)宁波市第十批文明单位(甬党发174号2006-2007年度自考工作先进集体(甬考委1号)2007年度宁波城市绿地认养认管“护绿贡献奖”2007年度城市绿地认养认管先进单位(甬城绿办5号宁波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团体一等奖第四届宁波市中小学生科技节科技作品展示一等奖“银亿杯?创意起航”宁波市青少年手工创意作品设计制作大赛获优秀组织奖2008年宁波市警校共建平安路先进单位第二届书香伴我行优秀组织奖(甬教电373宁波市2008年度治安安全单位宁波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甬教政348语文组第二批中小学星级学科教研组(甬教研128号)宁波局级:直属学校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直属学校中学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直属学校乒乓球等级赛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四名四大救护团体一等奖教育系统“美你秀我舞出精彩人生”街舞比赛银奖宁波市第十届少儿服饰文化节“旧衣新秀现场制作比赛”中学大学组一等奖第二十四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第二十五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第十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创意赛银奖特色教育美术教育成功的美术教育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校为中国美院等艺术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生源,增强了学校的整体艺术氛围,在省内外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我们不断地整理、提炼美术特色教育经验,认真探索办学特色的新路子。2004年我校被确定为市首批美术特色项目学校。在此基础上,学校从特色项目的独特性、水平的先进性、时空的广延性、社会的认同性等多方面重新审视自身的美术教育特色,把创建美术特色与学校整体质量的提升相联系,与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满意度相联系。美术特色的创建活动也活跃了学校整体的艺术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我校创建学校特色的基本策略是:第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元的,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全面发展且有特长,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创建特色的内容。我校确立“以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为目标的美术特长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是立足本校的生情、师情和校情的集体智慧的结晶,符合我校文科教师和美术专业教师队伍强大且学校文化艺术底蕴深厚的实际。第三,将创建办学特色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以达到既体现时代精神又保持传承历史的作用。第四,对特色教育的成果及时地宣传。第五、建立了一套突出办学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策略,开发了独特的校本课程,建立教师发展规划,实现了师生共同发展。总之,创建办学特色是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本校的潜力与特长的一项改革举措。对内,以这一特色为新的起点,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提高,课题《高中美术班“合格加特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获宁波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省二等奖。同时,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把各项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对外,以特色为亮点,为学生及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借此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以获取优质的社会资源,拓宽学校发展的道路,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特色的创建给古老的学校焕发了新的青春和活力,给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了成才的舞台。具体体现在:第一,学校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我校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创办美术班以来,十分注重以美术特色教育为突破口,发挥它的辐射功能,在全校营造艺术氛围,让每个学生充分汲取艺术养分。经过10几年的培育,校园内已经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首先,学校注重在校园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环境美的育人功能。走进三中校园,两排参天的大树矗立在宽阔的校园主干道旁,树荫下是学生设计制作的版式新颖、色彩亮丽的一长排宣传窗。教学楼长廊里展示着师生们的优秀艺术作品,置身其中犹如走进一个画廊。其次,以美术特色班学生为依托,让他们引领学校的艺术活动,变“小美术”为“大艺术”。学校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各种课外艺术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净化心灵,塑造完美人格。如学校已经连续15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辟了服饰表演、拼盘、插花、大地画、摄影板报评比等艺术项目,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第二,培养了一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我们有连续8年美术专业学生高校录取率为100%的骄人业绩。有一大批学生进入了中国美院、中央美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艺术院校。我们的美术教育模式也由“合格加特色”转变为“优秀加特色”。最近几年,我校的中国美院录取率年年达到40%以上,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美术专业尖子生。2001年张春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2年一名学生在全省8千多人参加的美术专业联考中取得第一名。2004年又有多名学生在美术专业测试中取得前十名。一位在中国美院读书的学生回母校时说:“在美院我经常能碰到三中的毕业生,我们如果组织一个三中校友会,那将有很多人啊!”此外,非美术班的很多学生也考取了艺术院校(系)。如01届文科尖子班的一名同学经美术专业测试和文化考试,最后进入了同济大学建筑系,03届也有几个普高班同学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广播学院。创新教育在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建立了创新实验室,主要承担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创作开发、培训。近年来,学校多次被评为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市中小学科技节科技作品展示评选优胜奖。在全国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作大赛上,我校机器人作品又获得了一等奖。龚海婉、印礼云等同学还代表浙江省分别赴韩国、新加坡参加亚太地区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第4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我校学生的作品又获得创意一等奖。徐征宇同学制作的“感应式安全保护、节能电熨斗”在第18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有3名学生在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创新大赛中成绩突出,获得高考20分的奖励。徐天宁同学凭借其在中国第3、第4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中的优异成绩,获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典礼,受到了王兆国、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鉴于我校突出的创新教育成果,林金妙、朱军、张劲天老师被评为市青少年科普辅导优秀组织者、市青少年科普辅导先进工作者。电脑机器人制作也成为我们的一大亮点,很多中小学的教师、学生都慕名前来取经。另外,由于科技创新教育方面的出色成果,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不可能的任务》栏目专门为我校拍摄制作了一期反映我校学生创造发明和科技创造的节目,我们学生的两项发明作品入围栏目年度总决赛。
浏览
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