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化中学

联合创作 · 2023-10-08 15:10

名称:赞化中学  简称:赞化  旧称:赞化宫 赞化书院   成立时间: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  学校主页:http://www.zanhua.com  学校地址:江苏省高邮市府前街4号  邮政编码:225600学校平面图学校标志设计说明:“赞化”一词重点在“化”,故本图案取“化”汉语拼音首字母“H”为基本形。三个“H”围成“人”字形,表示“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三“H”图形寓意为: 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的方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和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的教育网络;培养德智体三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材;三“H”图形似一条四通八达的高速路,象征着:赞化学子奋进在成人成才的高速路; 赞化学子志在四方,胸怀天下。设计者:郭仁忠 学校概况  高邮市赞化学校是高邮中学初高中分离后留在老校园内的一所独立初级中学。她是传统教育的画屏,她是现代教育的集锦。这里曾是宋代道观“赞化宫”、“赞化书院”;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赞化学堂”在此创办扬名。2003年6月学校改制为民办学校,红亭紫竹赞化宫,莺歌燕舞甘雨园交相辉映,彰显着“赞化”古老的内涵和年轻的风情。“赞化”语出《礼记·中庸》“赞天地之化育”,意为通过影响与教化,赞助促成天地间万物的生长化育。校园占地面积4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54个班级,3032名在校生。152名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73%,另有20%本科在读,其中,高、中级教师68名,占45%。赞化学校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既底蕴深厚、传统优良,又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学校。改制三年多来,学校围绕“办苏中名校,育四有新人”的办学目标,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以创新学生管理、精致教学管理为手段,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内在统一,取得了比预期还好的成果,获得了连翩的佳绩和众多的荣誉。学校新建综合楼、教学楼等,新增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三年多来,除了1700多万元的人员经费,学校已经投入和一年内必须完成的投入在2000万元以上。学校用扎实的行动和出色的业绩兑现着改制之初的承诺:“赞化学校改制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及其家长”,有更多的学生在此享受到优质教育。近三年,中考各项指标在高邮市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6年,在邮中教改班与首批统招班招生考试中,赞化学校进线数与进线率均获全市“双第一”。这是兑现承诺的惊叹,这是云蒸霞蔚的诗篇。新赞化新容颜,新赞化新期盼,已耸立成高邮教育体制改革神韵的悠远和义务教育阶段新景的斑斓。学风校训“立德、践行”语出唐代颜真卿“立德践行乃四科之首”。立德,树立德行、建立德业。践行,付诸实践、落实行动。立德践行,相辅相成,“在心为德,施之为行”。一个有志青少年,要努力求德求知、成人成才,以垂范后世、造福人民为宗旨,正确把握立身社会的方向,努力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校纪校规校规: 师德规范:敬业 爱生 乐群 修身学生规范:敬业 尊师 乐群 修身校纪: 讲卫生 爱公物 守秩序 懂礼仪学校简介高邮市赞化学校是高邮中学初高中分离后留在老校园内的一所独立初级中学,2003年6月改制为民办学校。 这里曾是宋代道观“赞化宫”、“赞化书院”。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赞化学堂在此创办。“赞化”,语出《礼记·中庸》“赞天地之化育”,意为通过影响与教化,赞助促成天地间万物生长化育。悠悠运河,孕育了一方钟灵毓秀的土地巍巍邮城,凝聚成一曲跌宕起伏的交响。古老而年轻的高邮,上下两千年,风物贯古今。在这座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里,有一所古老而年轻的学校,秉承其丰厚底蕴,以优雅的校园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全新的办学理念,创造着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就是境历沧桑一百秋、门栽桃李三千树的高邮市赞化学校。“赞化”二字出自《礼记·中庸》中“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圣人通过影响与教化,可以赞助天地生成万物。赞化学校原是1999年8月在高邮中学初中部基础上创办而成的全市第一所公办民助初级中学,设立在高邮中学老校园——甘雨园。宋代,这里是一座道观,名曰“赞化宫”。1905年,赞化学堂在此创办。甘雨园这方热土走出的莘莘学子遍布全球,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周尔均中将、世界知名外交家秦华孙、著名作家汪曾祺、“白衣圣人”吴登云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可以说,赞化学校承千年文化底蕴,积百年办学传统。老树绽奇葩,杏坛竞风流,好风凭借力,盛世展雄姿。2003年6月,赞化改制为民办学校。改制之初,学校董事会即响亮提出:用三至五年时间,把赞化学校精心打造成苏中地区优质品牌初中。金开明讲话“改制后,学校由公办变成了民办,但‘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没有变。我们将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大名师引进力度,充分发挥民营机制的优势,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用3至5年的时间,把赞化学校创办成苏中名校。”扬州市人大代表高邮市政协常委 金开明赞化学校董事长风卷云舒,斗转星移。斯人言犹在耳,转眼已是三年。三年来,“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赞化人立德践行,一诺千金,春华秋实躬耕杏坛,追风赶月豪迈登攀,用科学管理育精英,以先进理念塑新人。却顾所来径,绿树渐成荫。赞化学校已成为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的摇篮,赞化学校已成为小学毕业生和家长让理想变为现实的福地。与教育音符合拍,追寻春色满园;与莘莘学子同步,描绘蓝天星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走进赞化学校,你会深切地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育人氛围。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爱岗敬业,务实求真,已成为一种良好的风尚。占地60多亩的校园里,花坛雕塑,绿荫草坪,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同学们在花木间学习、切磋,在小亭内诵读、思考,在宽阔的运动场上展现生龙活虎的身姿。高高的教学大楼,白天夜晚,到处闪耀着求知的目光,流淌出琅琅的书声。宽敞的赞化书院,数万册图书,200余种报刊杂志,汇成了知识的海洋。莘莘学子在这里寻寻觅觅,流连忘返,探索知识的奥秘,积蓄前进的力量。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文学社……众多的特长生从这里起飞,从这里远航。综合大楼、实验教室,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和多功能教室,装备先进,投入超前,在全市稳居一流。先进的设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赞化在线”是扬州市十大校园网站之一,校园网络使学校和外界紧紧相连,社会家长密切关注,天下名师济济一堂。富于人文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环境,对人才培养、精神塑造、艺术薰陶,以及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改制三年,三年三大步,赞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德为纲,依法治校,走出了民办教育的特色之路。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示范初中”、“依法治校示范校”,被省民政厅表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每年都被市教育局评为“先进学校”、“初中教育教学综合质量评比一等奖”,今年3月又被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学校”。这些荣誉的取得表明: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赞化学校已经成为管理规范科学、教育质量优良、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品牌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和家长向往的理想初中。赞化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干群关系融洽,同志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平等。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2518名在校生。132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33周岁,30到40周岁的占75%,本科以上学历的近90%。学校把对教师政治上高度信任、生活上主动关心和工作上严格管理三者的统一作为求贤、用人的基本理念和经济分配的重要依据。严禁有偿家教;严禁索要、收受家长财礼,接受家长宴请或参加家长付款的休闲活动;严禁参与赌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四项禁令”的出台,既规范了教师校内校外行为,净化了学校风气,又减轻了家长精神、经济负担,纯洁了师生关系。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师资补充主渠道,科学、规范、公平的过程考核与质量监控机制,以及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保证了整个教师队伍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状态。班主任在教室办公,教师家访按月公示,定期召开家长会,管理到学生在校的每一时刻,延伸到学生校外的方方面面。集体备课的规范实施、随堂听课公示制的引入、培优补差的深入开展、质量分析会的定期召开、薄弱学科的专项调研、教研组及备课组工作的检查与反馈、月度教学过程的考查考核、课务的巡查等,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促成了教学管理品位的提升。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会学生为人、成才、交际和生存,是赞化学校的教育观。为此,学校精心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工作立体网络。家庭教育委员会的成立、家长学校的创办、法制副校长的聘请和法制教育活动的正常举行,团队活动的经常开展,校报《谷旸》、文学社社刊《晚饭花》的定期出版,以及田径运动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的如期进行,加强了学生的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赞化学校,名师荟萃。近3年来,以盛荣湖、韩顶兄、俞永亮、夏庆虹、陈万华、周祥兴、朱国定为代表的30多位老师在江苏省、扬州市和高邮市的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得近40个一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11月,学校举行公开教学活动,吸引了来自市内外兄弟学校的近700名同行前来观摩,并广受好评。为了再创辉煌,赞化学校还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支撑点。在强化师德风范的基础上,推行“青蓝工程”名师结对帮扶、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激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才,勇挑重担,确保赞化学校名师辈出,后继有人。教研教改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赞化教师在繁忙的教务之余,挤压时间,潜心于新课程理论学习和教育科学研究。他们身肩教学、教研、教改三副重担,自强不息,艰难跋涉,洒下了一路汗水,留下了串串硕果。改制三年来,赞化教师在省、市级专业报刊发表或参加论文评比获奖作品近100篇,有1个省级、5个扬州市级课题结题,学校获得“市‘十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务实求新的赞化人爱学生如亲子,敬家长若宾朋,爱岗敬业,慎教善导。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竞赛成绩独占鳌头。各年级学生参加会考,成绩高居全市之首。中考录取率稳居全市第一,总成绩及单科均分、优秀率几乎囊括全市第一。尤其是强势学科——英语,中考均分连续4年高出全市第二名8分以上,3年来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成绩每年前进一大步,2005年名列扬州市第一。数学竞赛续写了往日的辉煌,三个年级共60名学生获得省一等奖,再列扬州市第一。学校文学社团、兴趣小组活动有声有色,内容丰富,收效明显。尤感欣慰的是,素质教育结硕果,赞化学校展英姿,2005年,6名学生赴京参加央视《挑战800》,连续夺魁,创造了著名主持人董浩赞誉的“高邮神话”。寒来暑往,躬耕于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百年薪火相递,新世纪文明传承。新赞化,新机制,新发展,新成果。回首过去,壮怀万里;展望未来,云路千程。如何开创赞化学校的未来,自强不息的赞化人深感重担在肩,与时俱进的赞化人却又信心倍增。日前,教师办公用笔记本电脑已配备到位;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新教学大楼将于今年暑假后投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液晶投影设施的如期装配到位,将极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彰显规模教学的优势,为我市基础教育的追赶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旭日东升,瑞气万丈。赞化学校,你是一方孕育理想、耕耘希望的土地,你是一片驰骋思想、放飞个性的天空,你是一所注重实践、崇尚发展的学校。赞化,我们为你喝彩;赞化,我们为你祝福!莽莽宇宙只有一轮红太阳,泱泱世间却有众多小太阳。随着由著名作家贾平凹来校题撰的“日月楼”交付使用,高邮市赞化学校美丽的校园里又添新景。她的改制后三年只是转瞬之间,但是新机制、新管理、新赞化、新发展,却显示了有目共睹的可喜变化和催人奋进的翩翩风华。置身其间,环视皆是名人题写的楼宇。曾从这儿走出去的高邮人、著名作家汪曾祺撰书的甘雨楼、赞化楼比肩而立;由著名书法家萧娴94岁高龄时为教学楼书写的“谷旸”——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与日月楼相映生辉。这一切,都在向世人昭示:赞化学校承千年文化底蕴、积百年办学传统,是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学校。人生有梦始精彩,人生圆梦才精彩。汪曾祺的文学梦就从这儿起笔,他梦中的故乡特美,他梦中的母校特靓。在他离校68年后,母校被一位叫金开明的企业家买下续办,时代正演绎着金开明的圆梦曲:开明制造、开明创新,依然不变的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依然不变的是“立足长线投资,重在回报社会”的投资理念,依然不变的是“每一位学生都是一轮太阳,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治学方针。是的,在这里,历史上的甘雨曾浇灌了多少学子的心田,演绎了多少悠远动人的故事;现在的甘雨楼、日月楼与奥星门近在咫尺,新世纪的雨露和阳光,正滋润着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正催生着每一轮太阳从这儿喷薄而出,擎起的将是朗朗万里的晴空、抑或是群星灿烂的苍穹。在赞化学校,深谙汪曾祺写给母校“传薪光潜德、瞩望在后生”内涵的教师,或聆听过汪老的教诲,或请汪老阅评过自己的论文,对赞化学校改制有较好的适应预期或理性预期,他们同大家一道进入了“为了人、尊重人、发展人”的全新空间。灵活的机制,公平的竞争,和谐的环境,全新的求贤、用人理念及其运作,良好的进修、培训、学习、交流机会,特别是优厚的待遇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地为教职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在赞化,这里薪火相传,这里新人辈出,这里优势凸现。改制后,教师又踏层楼望眼开,走出去,请进来,走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成才之路,仅上学期学校派出去学习、培训的即达140多人次。改制后,原有的教师队伍稳定,还通过“双选”先后引进了40余名优秀教师。不仅如此,他们还吸引了少数前几年辞职到外地的优秀教师回家乡工作,唱响了一曲“凤还巢之歌”。人性化关爱在“赞化”细化到尊重、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教师家中有事及时进行慰问;教师生日董事长发来短信问候,每月安排生日晚宴为教师集体祝寿;经常与教师联谊交流等等。曾经相信“小惠弗福”的教师们在自我完善、超越、发展中接受了最好的福利,体验着最大的实惠。三年来,以盛荣湖、周祥兴、韩顶兄、俞永亮、夏庆虹等为代表的40多位教师在江苏省、扬州市和高邮市的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得近50个一等奖。他们的追求、攀登、期盼,他们对教育教学的身入、心入、情入,如诗一样深沉,如酒一样醇厚,如火一样炽烈。有关严禁有偿家教等“四项禁令”执行得表里如一、始终如一,因为举报过、查处过、重罚过。教师“进宿舍进家庭进心灵”的心连心的沟通和每年对城乡每一个学生家访一次,按月公示,卓有成效。06年春节前大雪纷飞,全校家访也不空缺一户。有学生戏言: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师生情。还是06年初,经营棉花生产合作社生意兴隆的金开明,在组织去外地中学参观取经后,将有关人员“沉”到甘垛他的合作社参观,主题不是传统的艰苦创业,而是让大家认识到,当今之世是一个以财求智、以智求财、财智相融相生的特殊时代。民办教育,必须加大投入添置教学设备,提高员工待遇,让大家凝心弘德、聚精会神地求得更大的发展。汪曾祺所云的诗句成了如今赞化学校“慎教善导”和“敏学精思”的一种写真,一种标识。“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是他们的信念所系、本色所系。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全面关心的多方位、全天候、立体化学生管理新模式,同求真务实、精致管理、严格考核,成了赞化学校声名鹊起、自如翱翔的两翼。校长张育芳始终抓住教学工作这根学校的生命线,引导大家做到:坚持,不轻言放弃;精细,不停在表面;严格,不挑战规矩,使这里始终绷紧教学质量这根弦,演绎了笳吹弦诵一年又一年。校长们身在一线,靠前指挥,准确把脉,精心运作。这里推出的举措、活动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序有效。他们坚持均衡编班、面向全体,不搞任何形式的教改班、重点班、实验班,让所有学生享受教育公平、感受教师关爱。他们推行“班主任在教室办公”,让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与教学双方全程相伴,其教育教学上的动态把握和成效,决非一个“看管”可以涵盖。他们实施的全封闭管理和全方位的关爱,延伸为对住校生放假返家的送站制和到家以后的汇报制,已成为呵护学生的一条铁律。06年夏令营结束后,界首镇农村的一个学生在邻队往日同学家留宿,由此引发的彻夜查询、次日登门查找的网式搜寻,老师的寝食难安换来的是家长的由衷感叹。浓浓赞化情,暖暖一家亲,灼灼风华茂,莘莘学子勤。学校加强课堂、悉心实施新课改,管好过程、强化质量新监控,优化要素、规范教学新行为,使这里成为名师振翮起飞的平台,成为学子力求成才、必求成人的摇篮。一批小学优秀生源蜂拥进入赞化,一些学子在此弥补欠缺和不足,共同镌刻无悔的选择和学业的璀璨。学校坚持集体备课,既有集体的缜密、敏锐的理性思考,又有个体的知情、识性的感性体验,做到统中求活,备中释疑,资料共享,因班施教,努力使课堂教学和新课改更实在、更生动、更精彩。2005年11月,赞化学校举行新课程背景下公开教学活动,市内外700多名教师前来观摩教研课,是整体学养和素质描绘的神来之笔。董事长、校长信箱及其《回音壁》和扬州市十大优秀校园网站之一的学校网站“赞化留言”专栏,是民主管理学校的窗口,更是教学考核评议的明镜。教师的评课议教虽少一点直白、多一点含蓄,却也是褒贬分明,常议常新,那学生、家长的建议批评大都能一语中的,直言不讳。以至网上跟贴也有戏言,你说你们物理课老师带给你们“一头雾水”,请到我们班来,我们老师会给你一个字“爽”。学校精心制订并实施的《校内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坛新秀评选与管理办法》被教师视为“金字塔式”彰显才干的好办法,“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晓其理,笔能成其文”,有朝一日,能成为首席教师,那是十分荣耀和显现自我价值的美妙愿景。赞化学校原是杨柳依依赞化宫,曾有好雨濛濛的甘雨园。如今,与甘雨亭珠联璧合的是一面照壁,上面镌刻着汪曾祺题词:“珍重少年时,不负云和月。”他的叮咛,将引导更多的学子续写文学的梦。著名作家贾平凹走到这里,凝心注目。他说,到这里来,就像见到了汪曾祺的灵魂,我也成了小学生,和大家都在做文学的续梦。吴昊同学在此经受熏陶,在上万的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美文》华文大奖5个“美文评委奖”获奖者之一,还有一个名叫柏云的同学入围,实在不易,也在情理之中。另一位志存高远、崇尚科学的吴尚同学宣称人各有志,才各有异,不应都去续写文学的梦。于是,他操练电脑、过关夺隘,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复赛中,勇夺初中组第一名,出手不凡,精彩无限。精彩、充实、进取的学习和生活会牵带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一个属于自我的青春。这缘于学校领导和教师跳出赞化看赞化、着眼长远建赞化,也缘于学校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学生的角度去引导大家挑战每一天,成就每一天。办学成果传喜讯,学科竞赛领风骚。连续三年,赞化学校中考的各项指标保持了高邮市第一的领先优势。2006年,在邮中教改班与首批统招班招生考试中,赞化进线数和进线率均获全市“双第一”,全校中考均分高出全市第二名31分。在扬州市组织的会考中,各年级成绩皆高居第一,与扬州市区名校比,也毫不逊色。2006年学科竞赛,数学、英语获省一等奖人数列扬州市第一,物理囊括高邮前5名,化学也是独占鳌头。路遥知骥,比较知优,永争一流,赞化已深深刻印在群众心头。艺术苑地花千树,赞化独占一片红。在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扬州市高邮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中,赞化学生频频捧杯,多次问鼎。二胡合奏《赛马》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一等奖。2004年,学校组队参加央视《挑战800》,夺得6个周冠军的2个,并风光地登上季度赛冠军宝座,实现了高邮中学生登陆央视零的突破,创造了著名主持人董浩赞誉的“高邮神话”。学校持有人见人爱的靓丽“名片”,成立了少游文学社,定期出版校报《谷旸》、文学社社刊《晚饭花》,已出版29期的《晚饭花》在校园内、市内外悄悄地热烈地开放。贾平凹见到《晚饭花》,予以充分肯定,并在《美文》集束转载了《晚饭花》的14篇散文,让人心旌摇动,称羡不已。有天赋又勤奋的胡舒欣便是其中一位作者。去年,她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入邮中教改班,近日,创作的长篇已定稿付印,并将在《扬州晚报》连载。这样梦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化学奖的学子,深知此梦难圆,但是寻梦的足迹决不停歇。这又是汪曾祺的诗句,它让人们想起春风风人。对此,常人不会深究。有位家长林申先生为了诱导他的“小丫头”,也是为了与老师沟通交流,他在给《谷旸》报撰写的《坐春风,沐甘雨,花开景明》一文中,引经据典,从《幼学琼林》中找到汪诗的渊源,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这特定的环境和诗句,使他油然而生一种心愿:祝小丫头和学友及年轻的赞化学校,在和煦的春风和温润的甘雨中茁壮成长,迎来花团锦簇的明媚春风。多好的家长,多好的学校。一对父母双下岗的毛姓孪生兄弟,在此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学业和性格上的欠缺得到特别的教化,成绩有了长足进步,身处弱势群体的父亲也充满豪情地说:“孩子们,努力吧!明天的赞化也会以你们为荣。”一个叫谢敏的农村同学突发急病、生命垂危,每天抢救费家庭难以支付,全校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捐助了15000元。后来她康复出院,送锦旗谢师生,在她和家长及师生的心头,爱的赞歌一直在回响。改制后三年多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邮市“四套班子”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检查教育教学工作,学校也取得了不少荣誉。扬州市教育局局长余如进对学校教育投入加大、服务观念确立、质量意识强化、精神面貌振作等予以高度肯定,尤其是学校对教师的科学管理、又注重人文关怀,成效明显,余如进大加赞赏。高邮市领导也充分肯定学校改制以来成果,认为赞化学校正在步入新世纪教育的快车道,希望赞化人同心同德、竭智尽力,为办成与“东方邮都”相适应的优质品牌初中再作新贡献。赞化学校,林木森森,寄语深深。她从这里起步,走向规范,走向崛起,走向豪放;告别昨天荣耀的赞化,一定会迎来明天的璀璨,去托起一轮又一轮新鲜的小太阳。高邮市赞化学校是高邮中学初高中分离后留在老校园——甘雨园内的一所独立初级中学,2003年6月改制为民办学校。这里曾是宋代道观“赞化宫”、“赞化书院”,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赞化学堂”在此创办。“赞化”语出《礼记·中庸》“赞天地之化育”,意为通过影响与教化,赞助促成天地间万物生长化育。这方得天独厚的热土上,曾经走出一批批英勇献身、慷慨捐躯的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浴血疆场、保卫祖国的戎马将军、神州卫士;鞠躬尽瘁、忧国爱民的领导干部、人民公仆,纵横全球、经纶天下的中华使者、外交功臣;学识渊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知识名流,多才多艺、为国争光的文艺战士、体坛健儿;身居天涯、心系华夏的港台同胞、海外赤子,恩泽九州、造福桑梓的家乡精英、故里栋梁……周尔均将军、秦华孙大使、著名作家汪曾祺、“白衣圣人”吴登云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笳吹弦诵逾百年,绛帐风流今胜昔。”赞化学校承千年文化底蕴,积百年办学传统,如今正沿着“名校改民校、民校办名校,名校出名师、名校育名人”的历史轨迹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持续发展,快速前进。红亭紫竹赞化宫,莺歌燕舞甘雨园。赞化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又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校园面积4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58个教学班,3350名学生。158名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73%,另有20%本科在读。引入民营机制后,更加激发了办学活力:高起点改造校园环境、高标准装备教学设施、高水平建设师资队伍、高层次更新管理模式、高要求推进素质教育、高品位打造教育特色;丰富和发展了遵循教育规律的办学理念、符合校情特点的治校方略、体现时代风貌的校园精神和反映学校个性的办学特色;追求精致、追求卓越,在提升理念、优化环境、提高质量、塑造形象等诸方面不断发扬优势,取得新的突破,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此享受到优质教育,学校也用扎实的行动和出色的业绩兑现着改制之初的承诺:“赞化学校改制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及其家长”。赞化学校努力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公平的竞争平台、灵活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真诚的人文关怀、强烈的成就期待达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不仅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激励他们向着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方向努力。广大教师自觉执行师风建设“四项禁令”(严禁参与赌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从事有偿家教;严禁收受家长财礼、接受家长宴请或参加家长付款的休闲活动),既规范了教师行为,净化了学校风气,又减轻了家长精神、经济负担,纯洁了师生关系。赞化学校努力构建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全面关心、全程管理的多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学生管理模式。坚持均衡编班,让所有学生享受教育公平,感受教师关爱;推行班主任办公到班、管理到位,让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全程相伴、零距离接触,增强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实行全覆盖家访,无论是城区学生还是租住在城区的农村学生,甚至是家长外出打工自己长期住校的农村学生,都分门别类、周密安排,组织教师走街过巷、进村串户进行家访,加强家校联系,增强教育合力;丰富校园生活,精心安排周末,保证假日留校的住校生学有组织、玩有场所,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离开家庭、缺少呵护的住校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加强安全护理,放假当日在车站设立“学生乘车服务处”,安排专人值班,确保每位学生顺利乘车、安全到家,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赞化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加大课改力度,加强校本研究,精致教学管理,细化质量监控,强化过程检测,优化教学要素;抓实集体备课,坚持随堂听课,重视课务巡查,组织评课议教,强化质量分析,做好培优补差,落实一系列教学工作举措;以不懈的追求和艰苦细致的工作,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不断跨越。赞化学校实施“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策略,注重开发文化资源,着力建设人文校园,精心打造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办学品位,高度重视开发与整合“庭院文化、管理文化、书院文化”,致力于建构“生态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以人文菁华为主题的“文化长廊”,11个专题120幅图文,琳琅满目,几成数千学子的精神氧吧;以校园生活为重点的“文化橱窗”,9个栏目不断更新,近乎目不暇接的心灵超市;《赞化学堂·文化讲座》覆盖10项题材,已开讲20余场,宛如一道道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节庆活动恰似一座座活跃身心、展示才华的素质平台;古树名木见证历史、红亭紫竹记载春秋,名人题书彩墨飘香、大师寄语荡气回肠,当年学宫深院而今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学苑气息,成为莘莘学子理想的心灵栖所、精神家园。“名师重严教,学子夜灯红。年年小麦熟,人才郁葱葱。”如今的甘雨园,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管理精致和谐,素质教育异彩纷呈,教学相长成绩斐然。赞化学校系扬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选送的二胡合奏先后获得扬州市、江苏省一等奖。学校亮丽的“文化名片”——少游文学社社刊《晚饭花》越办越红火,已连续出版37期,深受全校师生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被著名作家贾平凹称赞为“全国最好的”,并多次在其主编的《美文》杂志刊发学生习作;2007年11月,全国顶级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辟专栏“青春印象”,集中刊发了学校4名同学的散文佳作,再一次面向全国乃至海外集中推介《晚饭花》。2005届毕业生胡舒欣在初中时创作的长篇小说《懂事之前,情动以后》于2006年底在《扬州晚报》连载,引起广泛关注;吴昊、庞博同学分获第五、六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评委奖,为扬州地区仅有。改制以来,赞化学校中考各项指标持续保持全市第一的领先优势。英语学科中考均分连续六年高出第二名8分、高出全市均分25分以上。在2007年的“双考”中,148名学生被邮中教改班录取,占据全市半壁江山;269人达到邮中统招一档线,占全市30%。全市前5名独占其4,前50名有24人,前100名有50人。此外,还有数十名同学被扬州、南京、无锡、苏州等地的省内名校录取,张翔宇同学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取了南京外国语学校理科实验班。近年来,赞化学校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依法治校示范校”、“民办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获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校”、“教科研样本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数字化校园”等荣誉称号;连续被评为高邮市“先进学校”、“综合质量评比一等奖”、“综合督导优秀学校”、“教科研先进单位”、“课程(课堂)改革先进校”等。高邮市赞化学校正以“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张扬个性特色”的崭新姿态屹立在江淮大地、跻身于名校之林。高邮市赞化学校始建于1905年,初名赞化学堂,2003年在原高邮中学初中部基础上改制为独立的民办初级中学。百年育英才,嘉树喜成列。这方得天独厚的热土上,曾经走出一批批华夏精英、神州栋梁,著名作家汪曾祺、“白衣圣人”吴登云、“军中儒将”周尔均、教育学家陈桂生、曾驻联合国大使秦华孙、国际电联掌门人赵厚麟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传承甘雨千秋业,谱写赞化新篇章。承千年文化底蕴、积百年办学传统的赞化学校,确立“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张扬个性特色”的办学纲领,树立“德智体奠定基础、真善美塑造人生”的教育理念,高起点改造校园环境、高标准装备教学设施、高水平建设师资队伍、高层次更新管理模式、高要求推进素质教育、高品位打造教育特色,正沿着“名校改民校、民校办名校,名校出名师、名校育名人”的历史轨迹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持续发展,快速前进。赞化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既底蕴深厚、传统优良,又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校园面积43000多平方米(65亩),校舍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60个班级,3000多名在校生。175名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超过80%,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近50%。宽带网、液晶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装配到班、使用到人,已建成名副其实的“数字化校园”。全覆盖塑胶运动场、系列化绿色健身长廊,为师生的活动与锻炼,提供了全天候的服务与保障。赞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校本提升”,努力构建教师德艺双修、自主发展的保障机制。为教师提供和谐的工作环境、公平的竞争平台、灵活的激励机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真诚的人文关怀、强烈的成就期待达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不仅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还激励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方向努力。规范执教、净化师风、树立师表形象,校本研修、专家引领、提高业务素养,爱生爱校、敬业修身、师生教学相长。赞化学校坚持“有教无类、育人为本”,努力构建促进全面发展、有利健康成长的学生管理模式。均衡编班,公平化教育,让学生人人共享优质资源;办公到班,零距离管理,让学生时时感受老师关爱;家校沟通,全覆盖家访,让学生处处得到更多呵护;亲情关怀,全方位服务,让学生事事感受家的温暖……到扬州观摩奥运火炬传递,去北京参观最高学府,夏令营接受素质训练,开发区领略家乡巨变,模拟法庭感受人生教诲,疯狂英语尝试新的体验,感恩教育重温母爱亲情,主题活动经受心灵洗礼。赞化学校坚持“优化要素、规范过程”,努力构建教学工作精致管理、高效提升的长效机制。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校本研究,强化过程监控,优化教学要素;抓实集体备课,坚持随堂听课,更新教学手段,组织评课议教,强化质量分析,做好培优补差。以不懈的追求和艰苦细致的工作,落实一系列教学工作举措,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不断跨越。赞化学校坚持“校兴文化、文化育人”,努力构建生态和谐、充满活力的人文校园。以人文菁华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琳琅满目,几成数千学子的精神氧吧;以校园生活为重点的“文化橱窗”,栏目丰富多彩,内容不断更新,近乎目不暇接的心灵超市;《赞化学堂·文化讲座》题材广泛,内容新颖,宛如一道道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谷阳》《晚饭花》恰似一方方练笔抒怀、纵情放歌的文艺园地;“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成为一座座活跃身心、展示才华的素质平台……古树名木见证历史,红亭紫竹记载春秋,名人题书彩墨飘香,大师寄语荡气回肠,当年学宫深院而今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学苑气息,成为青春少年理想的心灵栖所、精神家园。“发扬传统继正统,展望前程皆鹏程。”喜看今日甘雨园,校园文化氛围浓郁,学校管理精致和谐,素质教育异彩纷呈,教学相长成绩斐然,高邮市赞化学校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江淮大地,跻身于名校之林。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办苏中名校,育四有新人。办学方针:科学管理,严谨治教,精心育人。办学思想: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爱育人;以德为纲,以身立教。办学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办学质量领先,坚持学校整体优化。校园精神:珍重少年时 不负云和月办学目标:上规范,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科研型,高层次。办学思路:教育抓全面,教学抓全程,育人抓全体。办学策略:教科兴校,文化兴校。办学措施:硬件建设标准化,软件管理规范化,活件培养个性化。办学经验:抓规律,用理论统一思想;抓规划,用目标凝聚人心;抓规范,用制度约束行为;抓规程,用活动推动工作。校 训:立德 践行 作 风:务实 求新教 风:慎教 善导 学 风:敏学 精思校 规:讲卫生 爱公物 守秩序 懂礼仪校 纪:物有位 时有序 事有标 言有信 行有规校园精神:珍重少年时 不负云和月甘雨文化特色工作四大板块1、坚持均衡编班,不搞任何形式的实验班、教改班、强化班,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学生享受教育公平,感受教师关爱,真正“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在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上,做到分层教学、分类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恰当定位,明确目标,体验到学习的进步和成功。2、推行班主任办公到班,与学生朝夕相处、全程相伴、零距离接触,随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灵活性和实效性。3、实行全覆盖家访,加强联系沟通,增强家校教育合力。无论是城区学生还是租住在城区的农村学生,甚至是家长外出打工自己长期住校的农村学生,学校都分门别类、周密安排,组织教师走街过巷、走村串户进行家访,并按月公示。4、封闭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为住校生创造安定的生活环境。岗位育人,跟踪管理到位。对住校生,总务处主任、生活老师全方位指导,分管校长、政教处主任、值班教师、班主任每天到宿舍检查、值宿。丰富生活,精心安排周末。保证留校的住校生假日学有组织、玩有场所,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离开家庭、缺少呵护的住校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关爱。安全护理,做好乘车服务。在车站设立“学生乘车服务处”,安排专人在放假当天到车站值班,确保每位学生顺利乘车。跟踪教育,关爱弱势群体。对学困生、问题生,设立专门的跟踪教育联系卡,及时与其谈心,定期与家长沟通,分析问题,商讨措施,让校园弱势群体更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每位学生都有成长的希望。1、。发挥骨干教师优势,把好备课质量关。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流程科学合理。2、。消灭课堂教学管理的盲点,确保所有课堂教学的有序实施。班主任、年级部、中层干部、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每天巡课四次以上,对每个班级、每一节课进行巡查,全程跟踪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矫正。3、。准确了解常态教学的实际状况。每天通过电脑跳号随机确定听课班级、节次。每位教师每周参加随堂听课不少于1节,听课后认真填写《随堂听课评价记录》。4、。在查课、听课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认真评议、及时反馈,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不断提升。及时整理、汇总并反馈《听课评价记录》。教师每月选择随堂听课中的一节作公开评议并在学校网站“内部交流区”发布。对效率低的课堂教学,进行专项调研。5、。充分发挥作业的练习巩固、检查反馈功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制定《作业规范》,备课组统一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并予公示。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必须先做下水作业。6、。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评价功能和指导作用,对命题、监考、阅卷等环节都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命题质量纳入教师考核评优依据。监考要求严格、有序,处理问题及时、到位。阅卷要求规范、高效,切实杜绝责任事故。7、。组织不同形式的阶段性教学检测,了解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每次检测后,认真组织分析,就薄弱班级、学科共同解剖,展开讨论,实事求是地查问题、找对策、促整改。8、。高度重视对薄弱班级、学科、群体的扶弱补差,实现大面积丰收。根据阶段性测试的数据分析,对薄弱班级、薄弱学科每周进行随机抽测。对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分析原因,有的放矢地将课后辅导落到实处。9、。每月组织教学过程常规考核。内容覆盖所有教学环节。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考核、检查结果在教师会上通报、反馈。对问题突出的备课组、教师,进行跟踪检查和调研。10、。组织教师对日常教学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个案,认真探讨、谋划、交流、切磋,不断改进教学,提高科学含量,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自身素质。1、灵活的机制、和谐的环境、严格的考核、公平的竞争,以及优厚的待遇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最大程度地为教职工搭建工作平台,提供发展空间和机遇,调动工作积极性。2、坚持人性化管理,牢固确立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关心每一位教职工。教师家中有事及时关心慰问,教师生日董事长发短信问候,每月安排生日晚宴为教师集体祝寿,举行节日酒会与教师联谊交流……真诚的人文关怀赢得了教师的尊敬和信赖,也激励着他们全力以赴,忘我劳动。3、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同时十分注重事业留人。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进修、培训、学习、交流机会,帮其成长、助其成功,引导他们向学术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方向努力。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培训甚至出国深造。为教师构建行政序列之外的“学术金字塔”,对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教学骨干和教坛新秀,发给科研经费、学术津贴,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投身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品味的研究,引导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发挥优势,提升素质,打造名师。4、广大教师自觉执行师风建设“四项禁令”(严禁从事有偿家教;严禁参与赌博;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收受家长财礼、接受家长宴请或参加家长付款的休闲活动),既规范了教师行为,净化了学校风气,又减轻了家长精神、经济负担,纯洁了师生关系。通过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设立校长董事长信箱、开辟学校网站“留言”专栏等,广泛征求意见,加强调查研究,主动接受监督。对提出的问题、建议,认真梳理,或尽快解决,或及时答复。主动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及社会各界予以监督并向社会郑重承诺:有举报必调查、有调查必反馈、若查实必处理。1、把握“统一的建筑风格、合理的空间布局、寓意深刻的标志性建筑、见证历史的古树名木、穿越时空的文化气息、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串串情感故事……”的基本思路,把赞化校园——甘雨园建造成“精彩的小天地、浓缩的大自然、丰富的文化宝库、可爱的精神家园……”,为广大师生创造最适宜于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生态环境。2、构建“人情化关怀体现人之常情、人性化管理符合人道精神、人文化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人本管理模式,优化人际关系,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精神、心理环境。3、树立赞化特色的教学风尚,“改造我们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以优秀人文菁华为师生提供绿色精神食粮,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管理团队 校长、党支部书记。男,1971年出生,党员,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高邮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校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扬州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高邮市青年教师优秀课大奖赛一等奖;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多篇,并两获省一等奖。 副校长。男,1962年出生,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扬州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中学高级教师。高邮市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曾获高邮市首届青年教师优秀课大奖赛一等奖。 副校长。男,1969年出生,党员,毕业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高邮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优秀教科研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曾获省初中数学教材课件评比一等奖、高邮市青年教师优秀课大奖赛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办公室主任。男,1969年出生,党员,毕业于扬州大学,中学一级教师。扬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高邮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参编教辅用书多部,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办公室副主任。男,1960年出生,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江苏省高邮师范学校。 教务处主任、七年级工作处主任。男,1970年出生,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高邮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多次辅导学生获得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奖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6篇。 教务处主任助理。男,1963年出生,党员。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学一级教师。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政教处主任。男,1969年出生,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高邮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团支部书记。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政教处副主任。男,1969年出生,党员,毕业于扬州大学,中学一级教师。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获得者,扬州市化学竞赛优秀辅导员,高邮市师德先进个人。曾获高邮市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篇。 政教处副主任。男,1974年出生,毕业于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中学一级教师。高邮市政协委员、青年岗位能手。曾获扬州市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大比武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并获奖。 教科室主任。男,1971年出生,党员,毕业于扬州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教科研专家培养对象,高邮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教科研先进个人。曾获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省课件制作评比二等奖、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扬州市、高邮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主编教辅用书10多部,有10余篇论文发表、获奖。 招生与体育艺术办公室主任。男,1972年出生,党员,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高邮市初中美术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高邮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协会理事。在省市优秀课比赛、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奖;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参与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招生与体育艺术办公室主任助理。男,1971年出生,党员,毕业于东南大学,中学一级教师。曾获省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扬州市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优秀课比赛二等奖、专题网站设计比赛二等奖,高邮市优秀课比赛一等奖。 团委书记。男,1975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扬州市教坛新秀,高邮市师德先进个人、优秀辅导员。曾获扬州市优秀课比赛一等奖,高邮市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有多篇论文获市级一等奖。 总务处主任。男,1958年出生,党员,助理经济师。高邮市优秀共产党员,经文保卫工作先进个人。 总务处副主任。男,1955年出生,党员。曾荣立三等功。 财务处副主任。女,1970年出生,毕业于江苏省镇江粮食学校。 七年级工作处副主任。男,1963年出生,党员,毕业于淮阴教育学院,中学一级教师。高邮市优秀共产党员、德育工作先进个人、中青年教学骨干。在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9篇,多篇论文获高邮市一等奖。 七年级工作处主任助理。男,1969年出生,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获市论文竞赛一等奖。 八年级工作处主任。女,1973出生,党员,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高邮市优秀共产党员、中青年教学骨干、师德先进个人、优秀中队辅导员。曾获扬州市、高邮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篇。 八年级工作处副主任。男,1969年出生,毕业于扬州大学,中学一级教师。高邮市师德先进个人。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 八年级工作处主任助理。女,1973年出生,毕业于扬州大学,中学二级教师。高邮市人大代表、师德先进个人、文明职工。曾获扬州市、高邮市优秀课比赛一等奖。 九年级工作处主任。男,1969年出生,党员,毕业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京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高邮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九年级工作处副主任。男,1970年出生,党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竞赛高级教练员,高邮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团干部。曾获高邮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有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刊物发表。 九年级工作处主任助理。男,1975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学一级教师。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教科研专家培养对象,高邮市中青年教学骨干、教科研先进个人。曾获扬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随笔、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教育梦想升起的地方》。治理实绩年度2008年2007年2006年毕业生数987886629项目本校成绩横向比较本校成绩横向比较本校成绩横向比较平均分在全市排名与全市比与全市第二名比平均分在全市排名与全市比与全市第二名比平均分在全市排名与全市比与全市第二名比总分599.8193.656.8566.4179.836.7545.0181.131.3语文118.819.54.0116.418.62.3109.019.01.9数学120.1120.311.4113.4116.07.9113.6115.85.4英语104.4127.714.8105.1121.68.6115.6128.99.6物理83.6112.77.970.0112.74.264.4111.63.1化学83.9112.95.978.7113.75.675.8112.72.1政治44.412.90.440.513.10.837.072.7-2,1历史44.517.65.142.314.11.4    ,,,,,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