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逸夫学校
学校简介黑龙江省尚志市逸夫学校 尚志市逸夫学校楚1995年11一市政府投资,邵逸夫先生赞助创建的一所完全中学.也称尚志市第五中学。教学楼始建于1998年,1999年4月竣工并交付使用。建筑面积8060平方米,砖混结构,局部六层,东、西测四层。总投资969万元,其中邵逸夫先生赠款50万元。内部设有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语音室、微机室、阶梯会议室、教师办公室等。容纳学生1700名。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首的先进办学理念. 以“主动发展、学会生存、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校 训,以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成为尚志名佼。 学校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教学成绩公步上升,有 三名学生分别摘取尚志市中考、裔考状元的!t冠。现 有55个教学班,在校师生4以幻余人。校园环境花园化.被市政府命名为“尚志取点中学”。学校与日本温海叮中学结成友好学校,进行国际交流。“承黑土文 化之底蕴;扬素质教育之风帆”,逸夫学校正以矫谜的 步伐朝籽“哈市名校”的办学日标不断迈进。现已发展成为拥有60个教学班级,4000余名师生,在哈尔滨及周边市县有较大影响的区域名校;学校办学实力不短增强,教学成绩稳步上升,近年,有三名同学分别摘取尚志市中考,高考状元的桂冠,学校连续七年被哈尔市评为“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先进学校”;学校注重教研科研一体化,多次承办省市级教育教学现场会,2005年9月,学校又成功承办了“全国创新写作”现场会,五中的办学实力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教育专家及名优教师的充分认可;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日本温海町中学结成友好学校,两校中学生代表团多次进行友好互访。“承黑土文化之底蕴。扬素质教育之风帆”,年青的五中正以矫健的步伐争创“哈市级示范高中”,朝着哈市名校的办学目标不断前进。第五中学校长韩生同志,齐师院中文系本科毕业,2000年获哈师大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哈市骨干校长、哈市校长高级研修班成员、曾代表哈市教育局到哈市外市县做多场宣讲。发展规划背景分析黑龙江省尚志市逸夫学校 尚志市第五中学创建于一九九八年八月,经过全校师生五年的共同努力,由建校初的28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教职工120余人,占地面积58000平方米,到现有49个教学班,3400余名学生,教职工180余人,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圆满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已成为展示尚志教育成果的窗口,推动尚志教育发展的动力,多个教改实验的基地,2000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尚志市重点中学。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未来充满挑战,更需要开创。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不仅表现为有形的物质、资产的竞争,同时也表现为无形的精神、品牌的竞争,后者体现了一个组织(集团)的信誉、身价和内聚力,是一种长期积淀形成的强大的无形资产,且往往胜于有形资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市场已经形成,其竞争不仅是校与校、地区与地区、甚而已扩大到国际间的竞争。因而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打造优质品牌,主动应对竞争,是学校能否生存,能否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总结、反思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办学规划。办学思想1、 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沿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国有民办学校自主办学、自我调节、自求发展的优势,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办学新路子。办学思路:师生为本、高效开放、尊重个性、全面发展2、学校定位与办学规模学校定位:保持尚志市一流学校,争取进入哈市级示范高中,初中部保持尚志市内领先地位。办学规模:高中部平行班为十个班、初中部平行班为八个班,班级学额进一步减小,力争达到标准化。总体目标创特色,树品牌,争一流,促发展,争进哈市级示范中学。五年时间内基本实现学校教育思想的进一步转变;树立更新的教育质量观,初步展现学校办学特色,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继承并保持我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坚持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基本形成“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创立以目标、人才、管理、科研、课程、方法、环境和评价为主要环节的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精神逐渐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尚志五中办成示范性、实验性、高质量的哈市级示范中学,逐步接近哈市优质中学办学水平,跻身哈市其他普通中学前列,成为更具竞争力的一流学校。十项目标(一)、创建特色的德育工作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即便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教师不能只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完善德育工作机制,明确德育管理工作目标,规定相关工作程序,克服当前德育工作随意性大,主观性多,功利性强,有效性差的状况,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是一个重要课题和目标,也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的道德规范,重视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围绕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为纵线,以发扬时代精神为横线的德育框架,在继续抓好养成教育的同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为突破口,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做人、学会接纳、学会负责、学会合作,突出德育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质量。措施:1、创新德育工作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的德育活动。变“言语德育”为“行动德育”。(1)加强课堂教学中德育目标的渗透。德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在新课程中更为凸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认识,加大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加快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突出其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的时间和质量,在活动中使学生接受教育。(2)充分利用学校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生生互动及师生互动,有机地将德育过程成为动态生成过程。而通过开放式的德育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甜酸苦辣,体验社会的道德是非,才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以忘怀的回忆,终身受益的财富。(3)与时俱进,充分挖掘现实生活的典型事件等等鲜活的资源,及时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分析,形成贴近实际、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4)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以树立大健康教育观为宗旨,力争形成心理健康、体质健康和适应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扩展心理咨询途径,针对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心理测试、心理疏导、心理讲座等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逐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使心理健康教育朝特色方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意识,创建场所,购买器材,制定计划,举办有针对性的活动和竞赛,力争使全校师生以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去迎接未来工作的挑战,为最终形成我校有特色的健康教育体系奠定基础。2、 多形式、多角度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而实现德育的升华。“自我教育”不仅是德育过程的一个方面、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又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内容包括学习、品德、言行、身心等各个方面。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是前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调整是保证,自我发展是目的。(1)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在政教处、校团委的统一领导下,在教师有效指导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学生会的工作范围,参与学校的各个方面的管理,逐步变“他律”为“自律”。力争2004年3月起步,2005年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2)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核心作用,以班级为单位,探索学生自主管理新模式。以教育科研为纽带,充分体现其计划性、实效性、连续性和发展性,在参与上体现出全员性,以一学期为段,充分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做为对班任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3)改革传统模式,以班为单位,定期开展德育论坛活动。在对典型问题,社会热点的思考、讨论中,在教师的控制、协调、总结下启发学生,感染学生,从而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首先体现了德育工作的全员性,所以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其次要制定更高的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计划,以班主任为核心,培养一批德育骨干力量。4、深化改革,理顺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制。目前,在基层学校,德育管理部门是按对象划分的,表面上看是突出了德育的重要地位,但事实上却削弱了它的作用,其它职能部门尽管工作侧重点不同,但以“育人”为首要职责的教育机构,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能。然而,部门之间往往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客观上不利于形成全员育人、合力育人的氛围。(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目标: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逐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手段),形成适应时代和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动手、学会创造。突出创新和实践两个重点,提升教学质量。措施:(1)课程建设:积极贯彻课改新课程方案,同时联系本校实际和以往课改试验的成功经验,立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改变单一的接受模式,逐渐增大学生体验与探索性的课程内容,全面实施课程教材改革。其中,特别要针对我校优势处,开发几门有自己特色的“品牌”科目,通过试验取得经验,选取其中师资和教学设施已经具备条件的科目,使之成为学期或学年性的校本课程。(2)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基于本校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需要,并伴随以教育教学过程的,由学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的各方面情况,在学校中进行的,为了学校的发展的,能够突显学校的自主性和文化性的自我建设活动,因而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广泛的。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1、开展读书活动。2、进行通识培训。3、组织专题培训。4、加强校本教研。(3)落实科研兴校工程。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科研为先导,占领先机,掀起教研教改热潮,营造浓厚校园学术气氛,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形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学校及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重点以教研组为单位,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吸纳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总结凝炼教育教学中已取得的经验,搏采众长,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教育体系。我们将完善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教研教改的领导;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三、落实教研教改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四、加强各教研组教学教育新方法的实践和推广;五、加强活动课的责任和管理;六、落实教研组长的职能及奖惩办法;七、校级科研项目的审核制度、立项与奖励的完善(4)改革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影响最深、表现最顽强的领域,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摆脱“应试教育”的绳索,应从教学评价上解放教师,解放课堂教学,正确引导广大教师顺应时代发展,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行为,给学生更多直接体验与自主探索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完善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阅以及公开课、拓展型课程的评价体系,编制以体现素质教育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2004年9月启动试行,争取2005年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估方法,以此推动学校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三)、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目标: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信息化密不可分。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先建立信息技术教育体系:包括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完善和资源库建设,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网络信息的获取、互动及网络宣传,办公信息化,最终改变师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要,推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加速实现管理现代化,加快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步伐,以及教育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措施:(1)校园网络建设:2004年扩充校园宽带,2007年争取每个教室配备视频展示台,2008年设置教师电子备课室和学生电子阅览室,增设多媒体教室。适时完成远程教育网接入。(2)队伍建设:重视对专业技术人员、应用系统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及各部门管理的培训。采取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系统集成的培训、学校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开展以计算机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3)资源库建设:从学校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拟在资源库的建设上重点投入,使之最大可能地满足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需要。(4)办公室信息化:无纸化办公逐年扩大,实现网络化管理与发布。(5)教学手段现代化:力争形成本校特色,成为周边学校的示范性现代教学模式。发挥现代信息教育的优势,加快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逐步实现备课无纸化,课程网化,方法手段现代化。(6)制做并维护好学校主页,做好宣传工作.(四)、建设特色的学校文化目标: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核心是这些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的“内隐规矩”和“内隐概念”。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一所学校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是学校生命之树的叶子,而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我们在不断丰富学校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同时,将不断增强它们与组织的亲和程度,也就是不断创造丰富的学校文化,力争在五年中使五中人的生命特征更明显,使这棵生命之树更旺盛。措施:物质文化:大自然赋予五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高低错落,水天相映,气势磅礴。我们将不断努力,使校园内小水溏莲花盛开,鱼儿戏水,长亭倒映,景色如画。使风景区更富人文气息。使教学楼内形成完整的传统美德教育的氛围。制度文化:有制度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合理才能使全校师生形成统一的工作观、价值观,才能体现其激励的功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本着人本与科学相融,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的精神,尽快将各项规章制度整理、完善,形成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实效的制度汇编,并于2004年底完成,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善。精神文化:是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是学校办学思想的价值取向,整体的精神追求,具体表现在校纪校风、班纪班风、师生作风等方面。创业的五年中,五中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立足长远的人本精神,是适应社会的务实精神。五中精神的塑造、传承和弘扬是五中在未来五年中保持生源规模,而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首先是深入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其次是加强宣传,树立典型。精神不是说在口头上的,而是“做的”,是在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的价值判断,我们要以事例为载体把它挖掘、展现出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如校报、校刊、广播、板报等进行宣传;最后要广泛交流,探讨研究。经常开展各级各类的交流活动,形成五中特色的论坛文化。(五)、创建特色的管理体制。目标:依靠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措施:(1)创建特色的“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就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学校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校成员的创造性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它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最重要的组织保证,是学校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它有三大特点:首先是组织学习化,强调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强调“团体学习”,其次是结构扁平化,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转移,使学校成为一个平等、对话、交往的场所,使组织成员的人际关系是开放的、合作式的和平等的。再次是管理自主化,通过自主管理,组织成员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2)开放管理。所谓开放,对内对学生、教师开放,对外对家长、社区开放,这是服务意识、品牌意识的具体体现,也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生存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实现校内民主,加强教代会作用,校务公开,学生会参与管理,家长对重大问题进行听证,建立校长信箱(包括电子信箱),围绕着学生、家长、社会这三个要素,以社会评价为中心,突出教育服务的功能,既要立足于学生的层次差异,给学生提供“服务”这种商品供学生选择,做到因材施教,又要立足于社会现实,以严格的管理做为服务的内容之一,满足家长、社会的需求,同时不断对社会评价偏差积极引导,让家长不只关心考分,也逐渐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意识到孩子学会做人,培养素质更重要。(3)科学管理。在理念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在学校管理中,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把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作为学校管理的一个基本理念。二是发现。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价值,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让学校领导真正成为教师创新的发现者、教师开展探索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同时,促进师生学会发现,发现他人的优长,在比较中提高;发现自己的优长,树立自信,不断进步。三是激励。在某种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人的积极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树立激励师生的观念,并为顺利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其全面、和谐的发展(4)规范管理。1、在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2、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领导每学期进行认真的评估。3、全部工作实施量化管理工程-----重过程,看结果。(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创建一支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教师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解决好新老交替的问题,让中青年教师早日成熟,并逐步增强骨干教师的力量。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师德修养上都明显提高。措施:1、积极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随着我校办学向多元化发展,不同的岗位必然有不同的特遇,为了公平、公正,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完善并推行学校干部轮岗制、学校干部诫勉制、学校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表现差的教职工待岗制、教师职务聘任改革制和教师继续教育制等六项制度,建立公开平等、择优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高评低聘、低职高聘的用人格局,进一步增强学校办学活力。2、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师德修养,展示人民教师崇高品德,为人师表,提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层次。编制《逸夫学校教师手册》。3、努力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完善“强师”机制。优秀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宝贵财富,努力为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在今后的五年内具体目标:高层次学历教师(包括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将占教师总数的 5 %,高级职称 15 %,中高级职称 80 %以上。通过引进或培养6-8名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4、鼓励教师“冒尖”,逐步建立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的用人机制,创设“成功在五中”的事业软环境。对成绩优秀的中、初级教师,职务评聘实行低评高聘。对思想、业务上积极进取并有突出表现的青年教师,以破格评聘等方式予以奖励,增强竞争、成才、成功的事业心。试行学科带头人和首席教师领衔制度,规范骨干教师评聘机制,在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的前提下,发挥其示范作用,提高他们的地位,在条件成熟时,试行学科带头人与首席教师学校特殊津贴制度。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在做好常规建设之外,要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专题研讨、工作经验交流、外出考察和课题研究活动,采取导师带教、课程进修等不同形式培养好青年班主任,修订、完善科学合理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力争五年内再培养12-18名在尚志乃至哈尔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七)、加强学生会的工作建设。目标及措施:学生会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机构,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无论是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还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建好学生会,一是完善学生会选举制度。选举过程更公开透明化,选举结果马上公布,同时对新选成员包括学生会主席在内都有一个试用期,如果工作没有达到要求就立即做出调整;二是有健全的管理体制;三是重视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每学期都邀请名师给学生干部开设讲座,加强思想教育或进行心理疏导,接受管理的理念。四是加强对学生会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五是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比如文明班级的评选,并把学生的打分作为评选的重要参数;六是给学生一些空间,发表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七是在团委、学生会的带动下成立一些社团,如文学社、诗社、读书社、摄影社、演讲协会、学校网页制做管理协会、园艺小组、文体活动小组等。让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已的位置并发挥创造性。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八)、进一步探索初中实验班管理的新方法。目标: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要,为了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尚志五中在以韩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阔的办学思路的引领下,率先进行教育改革,取得优先发展权,于2000年9月成立了初中实验班,在市内聘请了最优秀的教师对实验班进行全封闭半军式化管理,具有五中特色的实验班在社会上得到了充分认可和高度的评价。在新的五年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并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体系,必将使其成为五中初中的品牌,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尚志教育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措施:1、小班额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满足孩子个性发展的需求,我们采用小班额教学,每班保持在56人以内,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对每个学生进行悉心教导,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2、英语活动课强化英语活动课,每天一节,选拔学校最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地道纯正的口语培训。至少每周一次,由外教与学生亲自交流,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采用自选的趣味教材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参加全国统一的考级考试及英语竞赛,充分展示学生的英语水平。3、信息技术活动课利用校园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好学精神。4、体育活动课实行男女分开教学 男生以足球训练为主,女生进行形体训练。对男生进行足球特长培训,每班都成立自己的足球队,经常举行足球比赛,足球铸就男生健康体魄,培养男子刚阳气质。对女生进行形体训练,练就女生优美体态,培养女子高雅气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5、养成教育 坚持校教与家教并重,传承中华美德。开展“养成良好习惯,我能行”为主题的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寄宿制 寄宿制既是实验班的最重要的特色内容,也是实验班管理的成败关键。学生寄宿,意味着学校要承担着更多的任务和责任,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风险,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但同时也给了学校以接触、了解学生的最多时间,塑造学生的最大可能,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广阔的空间,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所以,我们必须扬寄宿制所长,发挥其优势,努力让学校在学生心中不仅是一个文化学习的良好场所,还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的温馨家园,更是一个身心快乐发展,健康成长的乐园。宿舍配有专职生活教师,照顾学生起居食宿,每日由体育教师带出早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每日三餐两点,科学营养配餐,保证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组织学生开展“温馨之家”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学生在校寄宿既可使家长安心工作,集中精力做生意,又可减少安全隐患,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享受高档次的教育,因此深受社会的欢迎和家长的信任。7、特长培养 与市文艺工作者在校园内联合开办特长培训班。每周到我校对乐意参加特长培训的学生进行辅导或督促练习。安排有专业教师督促参加乐器培训的学生进行平常的练习和巩固,保证孩子的学习效果。8、加强实验班管理的科研工作 实验班的管理在摸索中、实践中办出了特色,现在更需要我们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如何突出学生的自主意识,自立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长的培养,如何管理的科学、严谨,尽可能的杜绝疏漏,保证学生的食宿安全,如何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这都是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五年完成的科研任务。(九)扩大对外交流。我们将从三个层面上进行校际交流,一是继续加强与日本温海中学友好往来,扩大我们校的知名度。二是与省内几所优质普通校进行横向联合,成立联合体,互相促进,互相学习,横向比较。三是保持与几所省内外名校的联系,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加强信息采集工作。(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办学条件是创建现代化学校,实现高质量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要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投入、社会资助和自身努力,坚持实用、先进、科学的原则,在未来的五年中从校舍、设备、软件三个方面形成优良的办学条件,同时靠我们的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实现创收的增长,从而提高待遇。1、校园再规划: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和风景区已基本形成。在新的五年中要不断完善。2004年扩建教学楼西侧,增加教室和实验室,同时调整各办公室、专业教室、活动室的安排。同年扩建二号宿舍楼西侧,增加宿舍和食堂。 2005年扩建向东厕所。2006年完善校园风景区的建设。2、设备高水平。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硬件的投入,筹建校园电视台和演播室。3、软件上档次。到2006年,学校藏书超过10万册,图书流通率学生人均每学期达到15册以上,报刊杂志达到150种以上,实用齐全,满足师生进修、学习之需。各学科教学用的投影片、幻灯片、光盘、录音带、计算机软件基本齐全,根据需要及时添置。实验室在目前开出的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以外为广泛开展活动课和科技创新活动、研究性学习开设新的试验项目,购置相关实验器材。4、创收要增长,待遇节节高我们要开拓思路,挖掘潜力,加强管理,进一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努力扩大创收,到2006年创收要达到250万元,为学校的发展和改善教职工福利补充资金。(十一)、构建学校安全体系1、 建立学校安全教育体系2、 建立学校安全制度体系3、 建立学校安全规范体系本规划的发展目标仅提出了大致的方向和近五年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制定规划过程,实乃一所学校对自身认识与思考的过程,为将其办学思想转化为每个教师、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全校师生五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基本实现目标;为使规划的“美好蓝图”化为现实,每个职能部门、每个年级组、教研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结合本规划,拟定自己的发展计划在操作过程中实行有效监控与评估,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规划”付诸实施。回首昨天,我们充满自豪,展望新世纪的教育,我们信心百倍,五中建校虽然五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我们还处于初创期的边缘,还没有完全的进入发展期,更没有到达高原期,相信五中将在五年中有更大的发展,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辉煌。不过,脚下的路没有平坦的,也不应该是平坦的,让我们团结一心,迎接挑战,用我们的辛勤,用我们的智慧,共创美好的未来。邵逸夫邵逸夫邵逸夫 逸夫是香港电影大王、邵氏影业的创始人邵逸夫先生捐款建造的建筑物,就被命名为逸夫楼,逸夫小学.迄今为止,邵逸夫向内地捐赠的款项已达17多亿港元,用这些捐款兴建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等项目已达1800多个,受惠的高等院校遍于内地大江南北,逸夫楼、逸夫图书馆、逸夫会议中心等等,已经如繁星般点缀了内地的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名校。在长江流域遭受水灾之后,邵逸夫先生出资帮助灾区重建起118所小学,受益的灾区儿童数以万计。工作计划指导思想黑龙江省尚志市逸夫学校 以市教育局信息中心2006年工作要点为指导,以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核心,继续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本校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各学科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工作。根据市教育局信息中心的总体布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开展如下工作:具体工作(一)远程教育:(1)成立领导小组。专人专项管理。(2)制定相应的远程教育资源管理、接收和使用制度。按制度要求管理远程教育设备。(3)组织全校教师观看远教资源,并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将其在教育教学中所产生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适时进行汇总,逐步改进,以其在探索中总结经验,寻求适合我校的教学应用模式。(4)将学习知识应用与实际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科学有效的方法,并形成理论。(二)网管员工作:(1)网管员认真履行本职工作,每周三上午准时参加例会。(2)按时收发邮件,并做好记录,上报文件按信息中心统一要求,督促各部门及时上报文件,并做好统一记录。(3)参加信息中心举办的各项活动,认真做好本校网站。(4)进一步完善本校校园网络的内容建设和做好信息技术档案整理工作。(5)做好教师教育资源的整理和上报工作。(三)其它工作(1)深入课堂一线听课,每次听课做到有记载、有分析、有反馈。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跟踪听课指导,及时争取一线教师对教研活动的建议,以使教研工作有的放矢。(2)充分利用网络教室继续探索信息技术学科的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方法,并利用信息技术为工具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工作安排二月份:1、制定计划、落实工作。2、筹措初、高中学生“联想杯”电脑大赛活动。三月份:1、组织全校学生参加电脑制作活动的评选。2、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活动。3、参加信息中心组织的网站评比活动。4、做好远程教育相关内容的准备工作。四月份: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活动。2、教学基本功竞赛相关工作。3、做好远程教育相关工作。五月份:1、组织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2、教研中心组活动。3、课堂教学工作调研。4、做好远程教育相关工作。六月份:1、征集信息技术优秀论文。2、教研中心组活动。3、课堂教学工作调研。4、做好远程教育相关工作。七月份:1、总结、反思本学期工作。2、信息技术学科教研中心组活动,商讨下期工作安排。体育教育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尚志市逸夫学校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教育内容,体育课作为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一个结构复杂、项目多的教育系统,它不仅涉及的因素多,而且随意性大,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的效果差异很大。针对调查尚志市的五所中学的目前现状分析了解到,初级中学办学条件较差,教学内容过于狭隘、枯燥和单调,场地器材、师资力量也不平衡,使尚志市部分中学体育课的开展项目未能得到发挥。本文就尚志市部分中学的体育课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在于为尚志市体育课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以促进尚志市中学体育课教学的发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尚志市五所中学(尚志中学、一曼中学、逸夫中学、尚志市第三中学、希望中学)中的120名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尚志市中学体育课开展状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各种文献,利用中国知网,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并查阅了关于体育课开展的论文著作。并对资料进行分析,为研究本课题奠定了理论基础。调查问卷法为便于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尚志市五所中学体育课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尚志市部分体育老师和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制定问卷后,对尚志市五所中学的体育老师和学生发放问卷,分别对以上五所学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学生问卷120份,教师问卷30份。学生问卷收回104份,回收率86.7%。教师问卷收回28份,回收率93.3%。问卷的效度和问卷的信度检验根据研究需要,遵循客观、科学的原则,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专家咨询法,对问卷内容进行效度检验:通过中学学校领导、体育教师10人,咨询调查内容和调查问卷的相关事宜,征求他们的宝贵意见,对问卷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效度。结果分析下面研究从尚志市中学体育课的教学管理现状调查,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现状调查,学生学习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尚志市中学体育课教学管理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本部分由体育课程开设形式,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案,课外体育活动,教学场地与器材设施条件几个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开程形式我们来熟悉下课程概念:我国教育学观点认为:“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课程的安排。”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本质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或组织的用于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教学论的观点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刚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由此看出,体育课程的理解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人们未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而制定的一套方案和文件;二是所制定的方案和文件的实施情况及其效果,也就是学生学到了或体会到了什么;用精炼的概念概括为“人”的生成为终极目的一系列体育知识内容文件和活动以及由此而不断创生的意义结构。因此体育课程开设形式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学生在受教育期间能真正掌握几种终身受益的科学锻炼方法。尚志市中学体育课程开设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而且中学对体育课的内容安排是短暂的,一旦在体育课上培养不出学生的体育性质,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人的认识知识和学习是需要一个连贯的过程,仅仅几学时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掌握几门能终身锻炼的项目和科学锻炼方法是不够的,随着课程内容的中断,一些学生刚刚培养起来对体育的兴趣也有可能随之荒废,非常可惜。在尚志市中学中,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都是短暂的,开设时间都在两周左右。目前尚志市只有一所中学体育课开设了选修课。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实施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包括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理论知识,又有可以不断重复和交叉组合的丰富锻炼身体的时间内容。本部分将尚志市各中学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从技术实践教学进行研究。由于体育学科的自身性质,技术实践教学部分在体育教学内容中占主导地位,本部分研究通过对尚志市中学中一部分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篮球、足球、排球、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开设率非常高,其中篮球这一项目,所研究的尚志市中学中都开设了这相关的基础体育课程。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的开课率明显低于上述四项,说明了俗称大球运动项目的普及还是要高于小球运动,小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还要进一步实施加强。此外,在崇尚健康第一的现代社会,人们的保健意识大大加强,学生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更要加强体育保健意思,使学生终身受益。最后,由于项目本身难普及性和场地器材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的开课率还是比较低,估计这一块比较薄弱的问题,尚志市各中学和教师应积极利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得到锻炼。
浏览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