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佳大附一院,佳大附一院,东北军区第十三后方医院,在美丽的祖国边陲城市佳木斯,在幽静秀美的杏林湖畔,座落着一所远近闻名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诞生,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洗礼中腾飞。七十年的沧桑风雨,铸就了杏林湖畔的挺拔与巍峨。
\n1942年,在伪满赤医院的废墟之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第十三后方医院正式成立,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医院成为前线战士后方休养的重要根据。日月交替,岁月更迭,医院由不足二百张床位、百余名医护人员的后方医院逐渐发展为规模宏大、设备精良、名医荟萃、环境优美的大型现代化教学医院,先后更名为合江省立医院、松江省立第二医院、松江省医士学校附属医院、黑龙江省医士学校附属医院、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佳木斯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如今,医院占地面积2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0余平方米,拥有门诊外科综合楼、内科综合楼、外科楼、五官楼、急诊楼、机关楼、职工公寓等建筑十余座。医院设有医疗、医技科室56个,现有职工1578人,编制床位1600张,年门急诊量60万人次,年业务收入超过四亿七千万元,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医学教育中心、临床医学科研中心、疑难病诊断及救治中心,成为今天矗立在杏林湖畔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n第二篇 守望
\n----几代附院人励精图治,绘就了杏林湖畔救死扶伤的美好画卷。
\n在医院整洁的门诊楼外墙,悬挂着这样两块闪光的牌匾:全国文明单位--2005年10月;全国文明单位--2009年1月。六个大字,浓缩了医院几代人的心血,铿锵着七十载不变的誓言!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几代附院人励精图治,绘就了杏林湖畔救死扶伤的美好画卷。
\n“以勇争第一的精神,造就出高素质的医、教、研队伍,培养出优秀的卫生人才,开发出精湛的医学技术,营造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是医院半个多世纪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内涵。伴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在丰厚的底蕴下形成的医院文化逐步完善。2009年,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审时度势,将办院理念定位于“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基础,以科教为依托,建设省内一流、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医院”。正确的理念写就宏大文章,医院乘势而上,快速发展,把一组组崭新的数据化作一个个夯实的脚印,记录给历史,展现给未来。
\n2002年9月,伴随着医院建院60周年的庆典号角,配备中央空调系统、自动吸引及供氧系统、自动传呼式呼叫系统及高等级病房的内科教学综合楼正式落成;2005年10月,增设阳光大厅、超净化手术间、手扶式电梯通道的门诊外科综合楼投入使用;2009年5月,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职工高层住宅破土动工。医院环境不断改善,医院管理也逐步迈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里程。2006年2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成功运行;2009年12月,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正式开通;2010年8月,图文图像报告系统(RIS)投入使用。医院积极引进大型高端医疗设备,2007年12月,实现高精度扫描的64排螺旋CT正式落户;2010年7月,代表世界先进水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唯一的3.0T核磁共振成功运行。医院的软硬件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2009年以来,医院投资20余万元建成了电子图书馆,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院内安防监控中心,建立了500米灯光宣传画廊,先后完善了污水处理工程、锅炉水处理系统、粉尘排放系统、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管理、放射源管理、综合物流系统化管理,实现了医院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n2002年,医院整合黑龙江省东部地区25个市、县,56家医疗单位成立了医疗合作集团,目前理事单位已拓展至65家,覆盖黑龙江省东部地区800万人口。医院先后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十多个国际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于2010年成功与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牵手协作,并与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签订了进修培训协议,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医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目前拥有医学博士、硕士217人,现有90余人担任中华医学会省级以上各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委员,涵盖120多个医学专业学术委员会。2010年9月,医院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被卫生部批准为“第三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申博单位立项建设,完成了申博建设目标规划与实验平台的搭建,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n自九十年代起,医院即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全院上下团结一致,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任务有机地结合落实于工作实践中,先后完成了区级、市级、省级文明单位及标兵的建设任务,并以此促进了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医院坚持每年开展以文明单位创建为主线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医院管理年”、“形象建设年”、“创建平安医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七比七看”、“八树立、八提高”、“三服务”、“五争当”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职工参加活动年平均千余人。连续举办了25届的迎新春联欢晚会已经成为医院文化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医院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大型文体活动,女子排球队远赴俄罗斯进行友谊交流,文化建设走出了国门。医院创作、表演的说唱《杏林花开》被黑龙江省卫生厅选送出席了全国卫生系统文艺汇演及汇报演出,获最佳表演奖和组织奖,受到了吴仪等国家领导人和卫生部陈竺部长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医院文明单位展室内,档案规范齐全,奖牌整齐摆放,各项工作有主题贯穿,有思想引导,文化建设有声有影、有形有据,如扑面春风,使人耳目一新。
\n医院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强化物价管理,坚持医疗信息公开,名医公示、术者公开、用药选择单、一日清单和医疗信息触摸查询制度。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实行药品明码标价、医药采购公开招标、药品及卫生材料院内流通监控制度。成立了离退休老干部医德医风巡察队,对医疗服务中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明查暗访,同时对严重影响正常诊疗秩序的“医托”现象常抓不懈。医院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深入开展赴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社区等场所进行健康咨询、义诊、助学等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活动,积极参加国际及国内医疗救助活动,自2004年起,先后派出四支医疗队,分别赴毛里塔尼亚及利比里亚开展国际医疗援助活动。援外医疗队工作期间,受到了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获得了外交部和利比里亚总统的电信表扬。在我国四川、台湾省及青海玉树相继发生特大灾害后,医院党委迅速行动,全院职工踊跃捐款,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感。在2010年伊春特大突发事件中,医院迅速响应,全力救治,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彰显了快速、高效的医疗救援能力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n第三篇 展望
\n----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承载着杏林湖畔的光荣与梦想。
\n在医院1500余名职工心中,装着这样一句话:患者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记录着一个不变的真理:得民心者立天下!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让群众放心满意,是全院职工的不懈追求!创建群众满意医院,承载着杏林湖畔的光荣与梦想。
\n质量是生命,医风是灵魂。多年来,医院通过实践与摸索,在省内率先推出“医德医风全程监控系统”,由《致就医患者一封信》、《医德医风全程监督卡》、《医患协议书》、《“维护群众健康权益、维护医学圣洁”承诺书》、《致药品经销单位公开信》等十项内容组成。医院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医疗信息公开、用药选择公开、医药采购公开、药品及卫生材料院内流通伪劣监控制度,于2002年创办了《医风简报》,把握行业脉搏,弘扬正气,鞭挞丑恶。于2005年创办了《百姓健康》报,至今已免费向社会各界和患者发行八万余份,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读物。2010年3月,医院严格规定:严禁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接打电话及吸烟!严禁酒后接诊!严禁机关工作人员干扰正常秩序带领患者到门诊看病!此举一出,广大患者交口称赞。2010年10月,医院党委在全院共产党员中开展了“我为党旗增光辉”主题活动,全院党员佩戴党徽上岗,窗口党员工作岗明确了服务标牌,全院上下掀起了党员亮明身份、践行承诺、创先争优的活动热潮。医院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创建工作,实行护士床位包干责任制,以病人基础护理为主导,开展全程优质护理,实现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的全方位护理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医院向患者随机发放医德医风全程监督卡一万五千余份,收到患者表扬信及锦旗千余件,患者对医院的综合满意率达98.89%。
\n在医院成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热点问题中焦点的今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用实际行动维护着患者权益,维护着医学圣洁,维护着医务人员的尊严。
\n“杏林花儿开,芬芳惹人爱,我家在林边住,常邀贵客来;杏林花儿开,春意暖心怀,佳大附院伴杏林,盛世花开春常在……”。人们置身在美丽的杏林湖畔,呼吸着淡淡的杏花香,吹拂着暖暖的三江风,感受着浓浓的医患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现了在奋斗中成长,在希望中腾飞,在祖国医学大花园中绽放着独有的风采。花开有声,大爱无形。随着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必将乘风破浪,以更加昂扬的崭新姿态直挂云帆,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幸福与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