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蛇菰

川藏蛇菰

共 61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3:19

Balanophora fargesii (Van Tiegh.) Harms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ed. 2. 16b: 332. 1935. ——Bivolva fargesii Van Tiegh. in Ann. Sci. Nat. Bot. ser. 9, 6: 206. 1907.

草本,高14-20厘米;根茎常呈球状卵圆形,直径2-3厘米,黄褐色,略分枝,表面有颗粒状小疣瘤和黄色星芒状皮孔,干时常有纵褶,顶端裂鞘4-5裂,裂片常短三角形,长1-3厘米;花茎长7-12厘米,通常红黄色;鳞苞片3-5枚,轮生,基部连生呈筒鞘状,包着花茎的中部以上,顶端常呈撕裂状。花雌雄同株(序);花序头状,直径1.8-3厘米;雄花着生于花序基部,直径约3毫米;花被裂片阔三角形,长1.5-2.5毫米,近开展;聚药雄蕊扁盘状,花药横裂;具短梗;雌花密集于花序上,子房卵圆形,花柱长约0.6毫米;附属体近卵形或近棍棒状,长约0.8毫米。花期7-8月。

产于西藏、四川。生于海拔2700-3100米的松、杉、栎、桦等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本种性状似筒鞘蛇菰,但不同的是其花雌雄异株、花序形状不同和植株常较粗壮。部分学者曾仅根据它的鳞苞片形态而将本种归并于筒鞘蛇菰。四川民间认为本种在药用方面疗效较大,为着进一步医药研究的方便,似仍应按照 Harms 的意见为妥。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