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马先蒿

共 996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6:52

Pedicularis kiangsiensis Tsoong et Cheng f., sp. nov., in Addenda, 401.

多年生草本,具根茎,侧根粗,丛生于根颈上。茎直立,高70-80厘米,紫褐色,有二条被毛的纵浅槽,上部具有显明的稜,不分枝或分枝。叶假对生,生在茎顶部者常为互生,长卵形至披针状长圆形,具长柄,柄长1-2.5厘米,有纵纹,被疏毛;叶片羽状浅裂至深裂,裂深有时至中脉2/3处以上,上面被疏粗毛,前端较密,沿中脉更密,暗绿色,下面浅缘,网脉密而显明,近于无毛,裂片长圆形至斜三角状卵形,大者长达20毫米,宽达9毫米,每边4-9枚,裂片自身亦有缺刻状小裂或有重锯齿,齿有刺尖头。花序总状而短,生于主茎与侧枝之端,苞片叶状有柄,杂生花中,卵状团扇形,短于花;花梗长短不一,被有密毛,常多少弯曲使花前俯;萼狭卵形,长7毫米,被腺毛,有主脉两条,和稀疏网脉,前方开裂,齿两枚,宽三角形,顶有刺尖;花冠之管稍在萼内向前弓曲,由萼管裂口斜伸而出,长12毫米,喉部稍稍扩大,脉不扭转,盔略作镰状弓曲,背略有毛,长8-9毫米,额部圆纯,端突然向后下方成一方角,其下缘伸长为极细而须状的齿1对,下唇不展开,长8毫米,宽7毫米,侧裂斜肾脏状椭圆形,内侧大而耳形,甚大于中裂,中裂三角状卵形,多少凸出于侧裂之前,与侧裂组成两个狭而深的缺刻,初开时后方有两条不很明显的褶襞通向花喉;雄蕊花丝两对均无毛;柱头头状,自盔端伸出。蒴果未见。

为我国特有种,产江西武功山;生长于海拔1,500-1,700米的阳坡石岩上,或山顶阴处灌丛边缘。

这是一种很饶有趣味的新发现。如果仅仅根据它的体态而不看它的花部构造的话,谁都会以为它是下面一系(总花系)中的反顾马先蒿 (P. resupinata Linn.)的一个变型或近种。它尤其与朝鲜的喜阴亚种 subsp. umbrosa (Komarov ex Mori) Tsoong (var. umbrosa Komarov ex Mori) 相象,可是它的花冠却十分明确地是属于双齿型的。由于这,它就很好地把沼生系与总花系连接起来。象这种在体态上比较进步,而在花冠上比较初级的种类之在这一属分布区中较南的地区发现,常常提出了很有意义而却是极难于回答的它们的来源问题来。在另一方面,它的发现,也许对于反顾马先蒿的发源中心问题,会有所启示。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