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桂竹

台湾桂竹

共 79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6:58

Phyllostachys makinoi Hayata,Icon. Pl.Form. 5:250. 1915.et in ibid.6:142. f. 52. 1916;McClure in Agr. Handb. USDA No. 114:38. ff. 28,29. 1957;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103页.图72. 1959;华东禾本科植物志44页.图12: 1962;Fl. Taiwan 5:727. pl. 1492. 1978, p. p.; S. Suzuki,Ind. Jap. Bambusac. 14 (f. 4), 76. 77 (pl. 4.),337. 1978.

竿高10-20米,直径3-8厘米,表面具细微的小凹穴而呈猪皮状,或有白色微点(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幼时被薄层白粉;节间最长可达40厘米,壁厚达10毫米;竿环及箨环均明显隆起,两者同高或竿环稍高。箨鞘背面呈乳黄色,有时带绿或褐色,微被白粉或无白粉,无毛,具较密的大小不等的斑点;箨耳及鞘口繸毛均不发达;箨舌深紫色,截形或微拱形,具紫红色长纤毛;箨片带状,外翻,平直或微皱曲,中间绿色,两边桔黄或绿黄色。末级小枝有2或3叶,叶耳有时存在,鞘口繸毛常发达;叶舌顶端拱形,常有缺刻,边缘生紫红色纤毛;叶片长8-14厘米,宽1.5-2毫米,幼时下表面有毛。笋期6月上旬。

产台湾、福建。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竹材坚韧密致,供建筑、造纸、竹椅、竹帘、伞骨、笛等用;笋食用。本种在台湾省林业上是很重要的竹种。

我们未见到台湾桂竹既有花枝又有竿箨的标本,《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中对于花的描述及图与《台湾植物志》(1978)中所载的内容显然有别,根据本种的竿箨推测,《台湾植物志》中对花枝的描述及图是否确是真正的桂竹很值得怀疑,由于未见到可信的花枝标本,本种的花枝及小穗等的描述暂缺。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