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槭

共 192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1-09 02:04

Acer sinense Pax in Hook. IC. Pl. 19: subt. 1897. 1889 et in Engl. Pflanzenreich 8(IV. 163): 22. 1902; Fang in Contrib. Biol. Lab. Sc. Soc. China bot. ser. 11: 81. 1939, pro parte. ——Liquidambar rosthornii Diels in Bot. Jahrb. 29: 380. 1900. ——A. sinense var. typicum Pax, op. cit. 8(IV. 163): 22. 1902.

Acer sinense Pax var. sinense

落叶乔木,高3-5米,稀达10米。树皮平滑,淡黄褐色或深黄褐色。小枝细瘦,无毛,当年生枝淡绿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绿褐色或深褐色,平滑。冬芽小,在叶脱落以前常为膨大的叶柄基部所覆盖,鳞片6,边缘有长柔毛及纤毛。叶近于革质,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长10-14厘米,宽12-15厘米,常5裂;裂片长圆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除靠近基部的部分外其余的边缘有紧贴的圆齿状细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锐尖,深达叶片长度的1/2,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白粉,除脉腋有黄色丛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侧脉在上面微显著,在下面显著;叶柄粗状,无毛,长3-5厘米。花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多花组成下垂的顶生圆锥花序,长5-9厘米,总花梗长3-5厘米;萼片5,淡绿色,卵状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微钝尖,边缘微有纤毛,长约3毫米;花瓣5,白色,长圆形或阔椭圆形;雄蕊5-8,长于萼片,在两性花中很短,花药黄色;花盘肥厚,位于雄蕊的外侧,微被长柔毛;子房有白色疏柔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无毛,长3-4毫米,2裂,柱头平展或反卷;花梗细瘦,无毛,长约5毫米。翅果淡黄色,无毛,常生成下垂的圆锥果序;小坚果椭圆形,特别凸起,长5-7毫米,宽3-4毫米;翅宽1厘米,连同小坚果长3-3.5厘米,张开成真步稀近于锐角或钝角。花期5月,果期9月。

产湖北西部、四川、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生于海拔1200-2000米的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建始。

本种的叶近于革质,常5裂,裂片边缘有紧贴的圆齿状细锯齿,下面略有白粉,花序圆锥状,花柱较长,花盘有长柔毛,子房有很密的白色疏柔毛,翅果长3-3.5厘米,张开近于锐角或钝角,为本种极显著的特征。

Acer sinense Pax var. concolor Pax in Engl. Pflanzenreich 8 (IV. 163): 22. 1902.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的两面均系绿色,5裂,裂片的边缘近于全缘或浅波状,翅果长3厘米,张开近于水平。

产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生于海拔1500-2000米的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四川巫山。

Acer sinense Pax var. longilobum Fang in Contrib. Biol. Lab. Sc. Soc. China bot. ser. 11: 86. 1939.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常5-7深裂,中央裂片与侧裂片均系狭窄的披针形、先端尾状锐尖,长6-8厘米,宽3厘米,基部的裂片常向下垂,裂片的边缘具紧贴的粗锯齿;小坚果近于球形,翅张开近于水平。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湖北西部、四川东部及西南部。生于海拔1500-2000米的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兴山。

Acer sinense Paxvar. microcarpum Metc. in Lingnan Sc. Journ. 20: 223. 1942.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翅果较小,翅亦较短,小坚果连同翅仅长2厘米,张开成锐角,叶的裂片常较短而宽。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广西西北部。生于海拔1400米的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凌云瑶马山。

Acer sinense Pax var. undulatum Fang et Wu in Act. Phytotax. Sin. 17 (1): 73, 1979.

本变种与原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叶系纸质,直径10-12厘米,上面有光泽,5裂,裂片卵形或长圆卵形,先端尾状锐尖或锐尖,边缘浅波状或近于全缘,翅果长3-3.5厘米,张开成钝角,小坚果近于圆形,略扁而平滑。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产云南南部。生于海拔1300米的山谷疏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勐海南糯山。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