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齿兰

牛齿兰

共 122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2:22

Appendicula cornuta Bl., Bijdr. 6: fig. 12, et 7: 302. 1825; Merrill et Metcalf in Lingn. Sci. J. 21: 6. 1945; S. Y. Hu in Quart. J. Taiwan Mus. 25 (1, 2): 52. 1972;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 715. 图8260. 1976; 海南植物志 4: 232. 1977; Seidenf. in Opera Bot. 89: 138. fig. 88. 1986, et 114: 200. 1992; Averyanov, Iden. Guide Vietnam. Orch. : 165. 1994. ——A. bifaria Lindl. ex Benth. in Hook. J. Bot. Kew Misc. 7: 35. 1855; Schltr. in Fedde Repert. Sp. Nov. Beih. 4: 221. 1919; S. Y. Hu, Gen. Orch. Hong Kong 57: fig. 26. 1977. ——Podochilus cornuta (Bl.) Schltr. in Mem. Herb. Boiss. 21: 34. 1900.

附生草本。茎丛生,直立或悬垂,不分枝,近圆柱形,长20-50厘米,粗2-3毫米,全部包藏于筒状叶鞘之中,节间长约1厘米。叶二列互生,斜出,与茎交成45度,狭卵状椭圆形或近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钝并有不等的2圆裂或凹缺,常具细尖,基部具圆筒状鞘;鞘宿存,抱茎,长约1厘米。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短于叶,一般长1-1.5厘米,具2-6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4-5毫米,常反折;花梗和子房长3-5毫米;花小,白色,直径约5毫米;中萼片椭圆形,长约3.5毫米,宽1.8-2毫米,凹陷,先端渐尖;侧萼片斜三角形,长4-5毫米,基部宽阔并着生于蕊柱足上,与唇瓣基部共同形成萼囊;萼囊长约1毫米;花瓣卵状长圆形,长2.5-3毫米,宽约1.5毫米;唇瓣近长圆形,长3.5-4毫米,宽约1.5毫米,近中部略缢缩,先端钝,边缘皱波状,在上部具1枚肥厚的褶片状附属物,近基部具1枚半圆形或宽舌状的、向后伸展的、两侧边缘内弯的膜片状附属物;蕊柱短,长约2毫米,有长约2-2.5毫米的蕊柱足。蒴果椭圆形,长5-6毫米,粗2.5-3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产广东南部(阳春、信宜)、香港和海南。生于林中岩石上或阴湿石壁上,海拔800米以下。锡金、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爪哇。

正宗严敬在 Fl. Kainan (415页, 1943年) 中曾提到海南也产 A. anceps Bl.。我们未看到他所依据的标本,很可能就是本种之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