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共 2672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1-09 06:58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 Bamb. Gard. 160. 1896; Z. P. Wang et G. H. Ye. in Journ. Nanjing Univ. (Nat. Sci. ed.) 1983 (3): 493. 1983; 中国竹谱 69页. 1988. ——Bambusa heterocycla Carr. in Rev. Hort.49: 354. f. 80. 1878.——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 de Leh. var. heterocycla (Carr.) H. de Leh., Bamb. 1: 39. 1906;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 99页. 图66. 1959; 江苏植物志, 上册 153页. 1977; S. Suzuki, Ind. Jap. Bambusac. 13(f.1-3), 70, 71 (pl,1), 336. 1978. ——P. edulis (Carr.) H. de Leh. var. heterocycla (Carr.) H. de Leh. in 1. c. 1: 40. 1906 ——P. edulis var. heterocycla (Carr.) Makino in Bot. Mag. Tokyo 26: 22. 1912.

本种系经我国群众长期栽培,已产生了许多栽培型。其中的毛竹 P.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应为原型,而其他的栽培型则都应是由毛竹派生出来的,但由于植物国际命名法规中优先律的限制,因此毛竹只能作龟甲竹的栽培型处理,而龟甲竹的学名反而成为原栽培型了。

cv. Pubescens 图版74: 1-3

竿高达20余米,粗者可达20余厘米,幼竿密被细柔毛及厚白粉,箨环有毛,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基部节间甚短而向上则逐节较长,中部节间长达40厘米或更长,壁厚约1厘米(但有变异);竿环不明显,低于箨环或在细竿中隆起。箨鞘背面黄褐色或紫褐色,具黑褐色斑点及密生棕色刺毛;箨耳微小,繸毛发达;箨舌宽短,强隆起乃至为尖拱形,边缘具粗长纤毛;箨片较短,长三角形至披针形,有波状弯曲,绿色,初时直立,以后外翻。末级小枝具2-4叶;叶耳不明显,鞘口繸毛存在而为脱落性;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长4-11厘米,宽0.5-1.2厘米,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具柔毛,次脉3-6对,再次脉9条。花枝穗状,长5-7厘米,基部托以4-6片逐渐稍较大的微小鳞片状苞片,有时花枝下方尚有1-3片近于正常发达的叶,当此时则花枝呈顶生状;佛焰苞通常在10片以上,常偏于一侧,呈整齐的复瓦状排列,下部数片不孕而早落,致使花枝下部露出而类似花枝之柄,上部的边缘生纤毛及微毛,无叶耳,具易落的鞘口繸毛,缩小叶小,披针形至锥状,每片孕性佛焰苞内具1-3枚假小穗。小穗仅有1朵小花;小穗轴延伸于最上方小花的内稃之背部,呈针状,节间具短柔毛;颖1片,长15-28毫米,顶端常具锥状缩小叶有如佛焰苞,下部、上部以及边缘常生毛茸;外稃长22-24毫米,上部及边缘被毛;内稃稍短于其外稃,中部以上生有毛茸;鳞被披针形,长约5毫米,宽约1毫米;花丝长4厘米,花药长约12毫米;柱头3,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长4.5-6毫米,直径1.5-1.8毫米,顶端有宿存的花柱基部。笋期4月,花期5-8月。

分布自秦岭、汉水流域至长江流域以南和台湾省,黄河流域也有多处栽培。1737年引入日本栽培,后又引至欧美各国。原描述系根据法国栽培的竹丛,由于未引证模式标本,1956年 F. A. McClure 将他采自美国 Barbour Lathrop 植物引种园21800号竹丛的标本立为新模式(Neotype)。

毛竹是我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性优良,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

cv. Tubaeformis

竿基部向下呈喇叭状强烈增粗。

产湖南君山。模式标本采自君山。

cv. Heterocycla

竿中部以下的一些节间极为缩短而于一侧肿胀,相邻的节交互倾斜而于一侧彼此上下相接或近于相接,其他性状同毛竹。

各地毛竹林中零星出现,少有成小片生长。模式植株栽培于法国。

本栽培型能否成立的意见尚不一致。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畸形,由此母竹长生的新竿可具正常的节间,故不能成立。另外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有的母竹长出的新竿仍具有此种奇特的节间。我们认为要进行深入研究,现暂予保留。

cv. Obliquinoda

不同于原栽培型在于竿较细,其相邻的节交互倾斜,但节间正常而不畸型。

产浙江、江苏。活模式植株栽培于浙江安吉竹种园,引种号75036。

cv. Ventricosa

同于原栽培型在于竿的中部以下有10个以上的节间在中部膨大如佛肚状,但相邻的各节并不彼此交互倾斜。

产浙江安吉。活模式植株栽培于浙江安吉竹种园,引种号82370

cv. Gracilis

竿始终矮小,高7-8米,直径3-4厘米,竿壁较厚。

产江苏宜兴,原始描述系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引种的竹丛(栽培号75710)写成。

竿坚固耐用,可作撑篙及农具柄。

在浙江安吉竹种园栽培的本栽培型的竹林中,已长出较粗的竿,故能否成立待进一步观察。

cv. Tetrangulata

竿为钝四棱形。此种钝四棱形并非因人工作用所成。

产湖南君山。模式标本采自君山。

供观赏或制作工艺品。

cv. Obtusangula

竿具5-7条钝棱,横断面略似梅花形,故有此名。

产湖南君山。模式标本采自湖南君山。

供观赏及制作工艺品。

cv.Tao Kiang

竿具黄绿相间的纵条纹,叶片也可具有黄色条纹。

在毛竹产区常有零星栽培。模式产地台湾。

用途同毛竹,又可供观赏。

cv. Luteosulcata

竿绿色,但节间的沟槽则为黄色

产湖南,浙江安吉竹种园引种。模式标本采自安吉竹种园

用途同毛竹。

cv. Viridisulcata

竿黄色,但节间的沟槽则为绿色。

产浙江。模式标本采自浙江。

为美丽的观赏竹种,其他用途同毛竹。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