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岩蕨

东亚岩蕨

共 130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8:43

Woodsia intermedia Tagawa in Acta Phytotax. et Geobot. 5: 250. 1936 et 6: 261. 1937 et Col. Illustr. Jap. Pterid. 76. 1959; 王薇等, 东北草本植物志1: 53. 1958 (excl. syn); Nakaike, New Fl. Jap. Pterid. 577, f. 577. 1982. ——Woodsia macrochlaena Ching in Sinensia 3 (5): 144. 1932, pro parte, quoad A. C. Maingay 13and E. Licent, non Mett, 1868. ——Woodsia taishanensis F. Z. Li et C. K. Ni in Acta Phytotax. Sinica 20 (3): 343. 1982.

植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与叶柄基部均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3毫米,先端长渐尖,棕色,膜质,边缘近全缘或具疏睫毛。叶多数簇生;柄长3-7.5厘米,粗约1毫米,棕禾秆色或浅栗色,上部具倾斜的关节,基部以上及叶轴均密被浅棕色的膝曲节状长毛及疏被线形的棕色小鳞片,以后大部分脱落;叶片披针形,长8-18厘米,中部宽2-3.8厘米,先端渐尖或有时为急尖,基部多少变狭,一回羽状;羽片14-20对,对生或中部以上的互生,平展,疏离,中部以下的羽片无柄,但基部不与叶轴合生,上部的羽片其基部与叶轴合生,下部数对缩小,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中部羽片较大,长三角状披针形,长1-2厘米,基部宽4-10毫米,先端钝或微尖,二基部阔楔形,上侧有明显的耳形凸起,边缘波状或圆齿状浅裂。叶脉不明显,小脉斜向上,二至三叉,先端有棒状水囊,不达叶边。叶近纸质,干后草绿色或上面灰绿色,两面均被密毛。孢子囊群圆形,位于小脉的顶端,靠近叶缘,沿叶缘排列成行;囊群盖杯形,边缘具睫毛或呈毛发状。染色体n=82。

产黑龙江(带岭、阿城、乌敏河)、辽宁(千山、高丽门)、吉林(桦甸)、河北(平泉、赞皇、内丘、北戴河)、北京(密云、百花山)、山东(芝罘、烟台、牟平、泰山、昆嵛山、沂山、鲁山)、山西及河南(嵩县)。生河谷或林下石缝中,海拔550-1 760米。也分布于朝鲜(南山)及日本(本州、四国及九州北部)。模式标本产地:辽宁。

另据Tagawa记载,本种也产于旅顺,老铁山;金州,大和尚山;安奉线,风凰山。笔者未见标本,仅录入以供参考。

本种诚如Tagawa 所云,是介于耳羽岩蕨W. polystichoides Eaton 及大囊岩蕨W. macrochlaena Mett. 的中间类型。它与耳羽岩蕨不同之处在于上部羽片的基部多少与叶轴合生,羽片两面均密被长毛,下面沿主脉有少数线形小鳞片,边缘通常羽状浅裂;与大囊岩蕨不同之处在于形体远较大,仅上部的羽片与叶轴合生,下部羽片分离,羽片基部上侧多少具耳形凸起,主脉下面有少数小鳞片,叶轴被节状毛及鳞片。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