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亚松

共 1433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7:00

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 var. langbianensis (A. Chev.) Gaussen in Trav. Lab. Forest. Toulouse Ⅱ, 1(11): 58. 154. 1960. ——Pinus langbianensis A. Chev. in Rev. Bot. Appl. Agr. Trop. nos. 269-270-271: 25. 1944; 郑万钧等, 中国树木学 1: 209. 图92. 1961.——Pinus insularis auct. non Endl.; Wils. in Journ. Arn. Arb. 7: 43. 1926; 吴中伦, 植物分类学报 5(3): 145. 1956, 仅指部分异名及部分标本。

乔木,高达30米,胸径60厘米;树冠广圆形;树皮褐色,裂成龟甲状薄块片脱落;枝条一年生长两轮或多轮;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褐黄色,有光泽,二、三年生枝上叶之基部的苞片逐渐脱落;芽红褐色,圆锥状,先端尖,稍有树脂,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外部的芽鳞稍反卷。针叶3针一束,细长柔软,长10-22厘米,径0.7-1毫米,先端细有长尖头,叶鞘长1-2厘米;横切面三角形,二型皮下层细胞,第一层连续,第二层断续,稀出现个别的第三层细胞,树脂道3-6个,边生。雄球花矩圆筒形,长2-2.5厘米,在新枝基部聚生成短丛状。球果卵圆形,基部稍偏斜,长5-6厘米,径约3.5厘米,通常单生或2个聚生,宿存树上数年不脱落;中部种鳞近窄矩圆形,先端厚而钝,长2.5-3厘米,宽1-l.5厘米,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或显著隆起呈圆锥形,横脊显著,间或有纵脊,鳞脐小,椭圆形,稍凸起,顶端常有向后紧贴的短刺;种子椭圆形,黑褐色,稍扁,长5-6毫米,径3-4毫米。

产于云南南部麻栗坡、思茅、普洱;景东及西部潞西等地,在海拔700-1200米地带组成大面积单纯林。越南中部、北部及老挝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中部。

本种树干端直高大,生长快,木材用途广,可作云南南部、中部、西部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及四川西昌等地荒山荒地的造林树种。

我们于1957年在思茅看到当地的思茅松树皮裂成鳞状薄片,小枝色浅,淡褐黄色或黄色,针叶细柔,与云南松 P. yunnanensis Franch. 显然有别。1961年在编写《中国树木学》一书中,曾将思茅松鉴定为 P. langbianensis A. Chev.。近研究 A. Chevalier 在 Rev. Bot. Appl. Agr. Trop. nos 269-270-271: 25. 1944 中称 P. langbianensis 分布于越南中部以北至北部地区,与卡西亚松 P. kesiya Royle ex Gord. 很近似,并未提出二者的区别。经参阅 Troup 在 Silv. Ind. Trees 1084. f. 437. 1921 及 R. Nickel in Lec. Fl. Gen. Indo-Chine 5: 1077. 1931 等文献, 关于卡西亚松的描述与我国的思茅松的形态特征很相似,只是卡西亚松树皮厚,深纵裂,而思茅松树皮薄,裂成鳞状薄片。据马大浦在越南中部观察,其针叶形态和树皮裂成龟纹状鳞片与思茅等地的松树相同,故同意.H. Gaussen 的意见将思茅松作为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