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峤滇竹

共 124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6:00

Gigantochloa parviflora (Keng f.) Keng f. in Journ. Bamb. Res. 3(1): 24. 1984; 云南树木图志下册, 1411页. 图600. 1991. ——Oxytenanthera parviflora Keng f. in Act. Phytotax. Sin. 6 (4): 358. pl. 17. 1957. non Brandis ex Gamble 1896;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79页. 图54. 1959; 竹的种类及其栽培利用143页, 图52. 1984.

竿及竿箨均未见到。所见的一段主轴直径7毫米,壁厚3毫米,中空,腔内充满白色片状髓,表面粗糙,具小刺毛脱落后留下的凹痕,惟节间之下部则较平滑;枝的箨环明显,而枝环平坦或稍隆起,节内长约1厘米,淡棕色。枝条可能是以多枚簇生于竿之每节,标本上只见到与花枝分离的叶枝,后者具8叶;叶鞘长约7厘米,淡绿色,无毛,背部具脊,边缘膜质而无毛;鞘口繸毛缺如;叶舌高约3毫米,截平,但一侧高突起呈弧状,全缘,无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6-28厘米,宽3.5-4厘米,质薄,先端长渐尖,基部圆或楔形,上表面暗绿色,无毛,下表面灰绿色,具向上之微毛而粗糙,叶缘具小锯齿,次脉7-8对,透明小微点作纵行排列;叶柄长约3毫米。花枝无叶,在竿节以多枝簇生成半轮生状,各枝基部均托以一组逐渐增大的苞片(主枝基部的最大,有如枝等),主枝长达1.3米,直径6毫米,节间长6-9厘米,无毛而有纵肋;假小穗多枚簇生,形成密集的球状簇团(生于枝下部节者最大,球的直径可达4厘米,生于上部节的则逐渐较小),此簇团之基部宿存有具芽的先出叶和许多鳞粗状的鳞片;小穗呈细长圆锥形,长约1-1.5厘米,深黄绿色,先端尖而带紫色,通常含小花3朵,以中部小花较发育;小穗轴节间极短,不折断而是以整个小穗脱落;颖2片,宽卵形,先端钝圆而有小尖头,无毛,第1颖长约2毫米,背部有中脊,第二颖长约3毫米,背部圆拱,具9脉,其内常有1片退化的内俘;外稃长圆状卵形,长8-14毫米,先端具小尖头,中下部2朵小花的包卷较宽松,而上部小花的则裹卷甚紧,除边缘之上部生纤毛外,余处无毛,具多脉及小横脉;内秤形狭长,约与外俘等长,脊间宽约1毫米并具3脉(上部小花的背部圆卷而无脊),脊和边缘两者之上部均疏生纤毛;花丝管膜质透明,长约8毫米(下部小花的可能尚未成熟,其长仅2毫米),花药黄色,长4-6毫米,先端具深色的小尖头,尖头上还生有笔毫状小刺毛或近于无毛,成熟时可伸出花外;子房未成熟,全长(连同细长的花柱与柱头)约为15毫米,遍体散生微毛。果实未见。

云南勐海特产。生于海拔1 460米的山谷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勐海。但迄今尚未再 次采到。

本种与上述滇竹G. felix (Keng) Keng f.甚接近,惟本种的叶片及花之各部分均较小,其花丝管只长8毫米,仅及滇竹长度的一半,与该种尤其有别。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