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散薯

血散薯

共 603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8:24

Stephania dielsiana Y. C. Wu in Bot. Jahrb. 71 (2): 174. 1940; Lo in Acta Phytotax. Sin. 16: 38, fig. 9 (1-3). 1978; 广东植物志1: 40, fig. 42. 1987.

草质、落叶藤本,长2-3米,枝、叶含红色液汁;块根硕大,露于地面,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皮孔;枝稍肥壮,常紫红色,无毛。叶纸质,三角状近圆形,长5-15厘米,宽4.5-14厘米,顶端有凸尖,基部微圆至近截平,两面无毛;掌状脉8-10条,向上和平伸的5-6条,网脉纤细,均紫色;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稍过之。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或生于腋生、常具小型叶的短枝上,雄花序1至3回伞状分枝,小聚伞花序有梗,常数个聚于伞梗的末端;雄花:萼片6,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约1.5毫米,内轮稍阔,均有紫色条纹;花瓣3,肉质,贝壳状,长约1.2毫米,常紫色或带橙黄;雌花序近头状,小聚伞花序几无梗;雌花:萼片1,花瓣2,均较雄花的小。核果红色,倒卵圆形,甚扁,长约7毫米;果核背部两侧各有2列钩状小刺,每列18-20颗,胎座迹穿孔。花期夏初。

产广东、广西、贵州南部和湖南南部。常生于林中、林缘或溪边多石砾的地方。模式标本采自广西金秀大瑶山。

块根含青藤碱 (sinomenine) 等多种生物碱。民间入药,味苦性寒,功能消肿解毒、健胃止痛。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