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骨九节

共 116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7:52

Psychotria prainii Levl. in Fedde, Repert. Sp. Nov. 9: 324. 1911. et Fl. Kouy-Tcheou 371. 1915; Rehd. in Journ. Arn. Arb. 16: 322. 1935 et l. c. 18: 248. 1937; Ferguson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32 (1): 114. 1972. ——Cephalis siamica Craib in Kew Bull. 395. 1911; Pitard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3: 368. 1924.——P. siamica (Craib) Hutchins. in Sargent, Pl. Wils. 3: 415. 1916;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266, 图5945. 1975;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下册: 1269. 1984, syn. nov.

直立灌木,高0.5-2米;嫩枝、叶下面、叶柄、托叶外面和花序均被暗红色的皱曲柔毛。叶对生,常较密聚生于枝顶,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长圆形、倒披针状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3-15厘米,宽1.3-6.5厘米,顶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稍圆,全缘,侧脉7-11对,纤细,在上面平,在下面凸起;叶柄长0.2-2.2厘米;托叶近卵形,基部长约7毫米,宽约5毫米,顶端2裂,裂片钻形,长4-5毫米,脱落。聚伞花序顶生,密集成头状,长宽均1-1.5厘米,总花梗极短;花密集,近无花梗;萼管长约1.5毫米,花萼裂片狭披针形,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内面无毛,外面密被硬毛;花冠白色,裂片三角状卵形,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外面上部被毛,冠管长约4毫米,外面近无毛,喉部被白色长柔毛;雄蕊着生在喉部,花药稍伸出;花柱长约2毫米,稍粗,柱头长约0.5毫米。核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8毫米,直径4-5毫米,红色,被疏毛,具纵棱,顶冠以宿萼,密集成头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

产广东(阳山)、广西(西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和东部)。生于山坡或山谷溪边林中或灌丛,常见于岩石上,海拔1000-1640米。分布于泰国。模式标本采于贵州望谟。

全株药用,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消肿、止血、止痛;治菌痢、肠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蛇伤。

经比较,作者认为 P. prainii Levl. 与 P. siamica (Craib) Hutch. 实是同一种;前者的模式产地是贵州望谟,而后者分布于贵州的册亨、关岭等地,均在贵州西南部,地区接近,所以从分布区的角度来看,此两者是同一种,亦可得到证实;故作合并。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