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序竹属

共 1414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4:49

Keng f. in Journ. Bamb. Res. 2(1): 15. 1983 et in ibid. 5(2): 28. 1986.

灌木状或藤本竹类。地下茎为合轴型,单丛生。竿较细,径粗常不及1厘米,下部直立,先端垂悬,若无外物可攀依时,则平卧地面;节间圆筒形,中空或在竿下部者可实心,竿壁通常甚薄,节处稍隆起,箨环常因有箨鞘基部残余物而甚突出;竿芽在每节有数枚或多数,如为多数时,则常形成3团,居中者为1粗大的主芽,此芽不萌发或萌发成与主竿近于同粗的主枝,两侧者各有多数细小的芽,它们萌生成多数纤细的枝条,且使枝群呈半轮生状。竿箨迟落,箨鞘纸质或薄革质,长三角形而上部常突然变窄,有似瓶颈状(我国种类有例外),枯草色,具纵肋,背部无毛或在肋间被稀疏短毛或毡状柔毛;箨舌常较高,先端截形或为钝圆头,亦可突出呈锥状,边缘生细纤毛,并作细齿裂或不规则的撕裂;箨耳无或微小,当存在时呈直立的长三角形,其上还生有易落的棕紫色短繸毛;箨片形狭窄,直立或外翻,易自箨鞘上脱离,无毛,但边缘具细锯齿而粗糙或为全缘而平滑。末级小枝通常具5-12叶;叶鞘质地较薄,在小枝下方者易落去,上方者不落而带紫色或为枯草色,无毛或被小硬毛或较长之柔毛;叶舌一般较高,膜质,其上缘易齿裂;叶耳微小乃至较显著,具放射状开展之鞘口繸毛,其色紫,毛长可达1厘米,但不久即断落;叶片小型或中等大,形狭窄,通常为细长披针形,先端常渐尖而呈锥状尖头,基部收缩而为1短叶柄,无毛或在下表面常于中脉之侧旁生小刺毛,次脉2-7对,再次脉凡5-7条,小横脉不明显。竿在开花后期其叶常易尽落,花芽位于竿上端各节或花枝的各节,起初每节仅具1萌动的花芽,后者近于无柄,此时颇似“假花序”类型的花枝,惟以后花芽不仅长大,同时也会在每节形成簇生的小穗2-10枚,各小穗均具或长或短的柄,柄可纤细如毛发状,并有波曲,此时显然成为镰房或伞房花序,或者在竿上端各节先发生花枝或花序轴多条,然后在其上各节开始生出小穗,最后形成圆锥花序(如就每一花枝或花序轴而言,它们则是总状花序),在竿各节所簇生的花枝或花序轴之基部均托以1片先出叶或一组逐渐增大的3-5苞片,花序轴分枝处腋间常生小柔毛;小穗两侧扁,含2-6朵小花,其排列较疏松,顶端小花常不孕;小穗轴节间较小花稍短,呈楔形或棒状,无毛或顶端生白色小柔毛;颖2,膜质或草质,第一颖较小,1-5脉,先端渐尖,边缘常生小纤毛,第二颖基部7-9脉,先端甚尖锐;外稃较长于第二颖,草质,7-9脉,无毛或背面被小硬毛,先端微凹而在凹口间伸出短芒,或先端尖锐而无芒;内稃与外稃同质,先端常微裂,背部具2脊,脊间3-4脉,脊外至边缘各具1-3脉;鳞被3,近等大,卵圆形或椭圆形,基部具脉纹,先端钝圆,边缘生小纤毛或较长的纤毛而作流苏状;雄蕊3,花丝分离,细线形而基部稍扁,花药最后能伸出,悬挂于花外;子房长圆形,较细瘦,上端收细为短花柱,柱头2,长于花柱,呈帚刷状。颖果长圆形或椭圆形,成熟后常在先端具有带色彩的花柱基部残留物而成喙。

模式种:镰序竹 D. falcatum (Nees) Keng f.(Arundinaria falcata Nees)原产喜马拉雅山区西部,我国不产。

本属已知有10种,除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不丹、锡金、尼泊尔)有4种外,其余6种则分布在我国西南各省区,其中台湾省有1种为间断分布,而且均是各产区的特有种。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