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江凸额马先蒿
共 94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8:49
Pedicularis cranolopha Maxim. var. garnieri (Bonati) Tsoong, comb. nov. ——P. garnieri Bonati, in Bull. Soc. Bot. France LV (1908) 243 (e typo!) , non P. eranolopha Maxim. var. garnieri (Bonati) Bonati (1921).
这一变种的萼齿与萼管均与长角变种相似,其后方1枚萼齿有时相当发达,但其盔上的鸡冠状凸起则还不如凸额变种明显。
仅见于我国四川西部(雅江)。
彭柳蒂氏于1908年在 Bull. Soc. Bot. France LV, 293 中根据 Soulie 在雅江采的标本 (no. 3763) 发表了 P. garnieri,他说这一种下唇中裂不凹头。其后1921年,他在 Notes Bot. Gard. Fdinb. XIII, 108 所发表的一个长花系的检索表中,虽然仍把 P. garnieri 当作一个种, 但是他并没有再提到中裂圆而不凹的这个特征, 以此来与中裂凹头的凸额马先蒿 P. cratiolopha 相区别,而仅以一种多变而不可靠的后方1枚萼齿同样有缺刻状锯齿,来与那一种的后方1枚几乎全缘相比。在我们所看到的巴黎博物馆的 Soulie 3763 中,下唇侧裂圆形,但其中裂则明显凹头,这样的构造可以说已完全与凸额马先蒿的下唇相同,这一点,正象在别的许多种类中一样,又是彭氏弄错了。不但如此,他更把较狭的叶子,用“卵形”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使人对他所描述的植物的概念,十分不正确。事实上,他的植物与凸额马先蒿凸额变种的不同,只在后方1枚萼齿较大,且亦有羽状开裂,其萼管上部几无网脉;但是这种差异,却又为凸额马先蒿的长角变种所共有。在另一方面,它的盔部的鸡冠状凸起,则甚至还不如凸额变种来得高。按照以上的比较,很显然,对他的植物的最妥善的处置是把它当成凸额马先蒿的另一个变种,因此我们在上面做了 P. cranolopha var. garnieri (Bonati) Tsoong 这样的一个新合并,而这一合并,不用说系根据 Soulie 3763 而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