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缩链荚豆

共 85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2:17

Alysicarpus rugosus (Willd.) DC. Prodr. 2:353. 1825; Miq. Fl. Ind. Bat. 1, 1: 233. 1855:Baker in Hook. f. Fl. Brit. Ind. 2:159. 1879;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505. 1955; Steen. in Reinwardtia 6:88. 1961. ——Hedysarum rugosum Willd. Sp. Pl. 3(2): 1172. 1803.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达1.5米,无毛或疏生柔毛。叶具单小叶;托叶长披针形,长5-20毫米,宽1.5-3.0毫米,宿存,无毛,具纵条纹;叶柄长3-9毫米,无毛或散生柔毛;小叶长圆形,少有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5-)2-6(-9)厘米,宽2-10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散生短柔,沿脉上有长柔毛,全缘,具缘毛,侧脉6-14条,中脉在叶下面明显隆起;小托叶披针形,长0.5-1.5毫米,宽0.5毫米,有柔毛。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长2-5厘米,顶生花序较长,侧生者较短,有花5-12对,成对排列于花轴节上,紧密;苞片膜质,披针形,长约5毫米;花梗短,长2-3毫米,有极短柔毛;花萼膜质,长4-10毫米,比下部第一个荚节延长,无毛,5深裂,分裂几达基部,裂片披针形,边缘密生黄色细缘毛;花冠白色,旗瓣倒卵形;子房无毛,有胚珠3-5。荚果膨胀,念珠状,有荚节3-5,荚节无毛,宽约2.5毫米,宽大于长,具明显彼此相连的横肋,荚节藏于萼内或稍伸出萼外。花期9月,果期9-11月。

产云南南部。生于沟谷密林潮湿地,海拔620米。热带非洲、大洋洲(昆士兰)、印度、缅甸、马来西亚等亦有分布。

据《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记载:“过去在香港曾采得皱缩链荚豆 Alysicarpus rugosus (Willd.) DC. 但因标本不完全,未能确定。“我们看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勐仑自然保护区的一份具花果的标本,经鉴定确系本种。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