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唇兰
共 94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4:20
Didymoplexis pallens Griff. in Calcutta J. Nat. Hist. 4: 383. t. 17. 1844; Rolfe in J. Linn. Soc. Bot. 36: 47. 1903; Schltr. in Fedde Repert. Sp. Nov. Beih. 4: 155. 1919; 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1: 447. 1977, et 2: 495. 1990; Seidenf. in Dansk Bot. Ark. 32(2): 177. fig. 110. 1978;台湾植物志5: 973. 1978;台湾兰科植物3: 59-61(图). 1987;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志1: 396. 1996. –Didymoplexis subcampanulata Hayata, Icon. Pl. Formos. 2: 136. 1912, et 4: 119. fig. 63. 1914.
植株矮小,高6-8厘米;根状茎梭形或多少念珠状,淡褐色,长8-15毫米,直径6-8毫米,向末端逐渐变为细长,在茎与根状茎相连处具2-3条根。茎直立,淡褐色至近红褐色,无绿叶,有3-5枚鳞片状鞘。总状花序较短,具4-8朵花;花苞片卵形,长约2毫米;花梗和子房长9-12毫米,花梗在果期明显延长;花白色,逐个开放;中萼片与花瓣形成的盔长约9毫米,离生部分卵状三角形,长4-4.5毫米,凹陷,先端圆钝,覆盖于蕊柱上方;两枚侧萼片合生部分达全长的1/2以上;侧萼片与花瓣合生部分长约3毫米;唇瓣倒三角状楔形,长4.5-5毫米,宽6-7毫米,先端近截形并多少呈啮蚀状,两侧直立,多少靠近蕊柱;唇盘上有许多褐色疣状突起,向基部疣状突起较多而密;蕊柱稍向前弯,顶端扩大,长约4毫米,中部宽约1.5毫米,蕊柱足稍弯曲,长2-3毫米。蒴果圆柱状或狭矩圆形,长达2.2厘米。花果期4-5月。
产台湾南部(台南、高雄)。生于灌丛中,海拔接近海平面。锡金、印度、孟加拉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以及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台湾标本未见到。上面描述摘自《台湾植物志》(1978)和《台湾兰科植物》(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