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蚤草

臭蚤草

共 1091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7:53

Pulicaria insignis Drumm. ex Dunn, in Bull. Misc. Inform. Kew. 118. 1912; Kitam. in Act. Phtytotax. Geobot. 15: 75. 1953; Ling, 植物分类学报10: 181. 1965;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 Mus. 20, 3-4: 308. 1967.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粗壮,多分枝,径约5-8毫米,上端有密集的分枝和被白色密毛的芽,为枯萎残存的叶柄和叶片所围裹。茎直立或斜升,高5-25厘米,粗壮,径2-3.5毫米,不分枝或有2-3个花序枝,被密集开展的长粗毛,基部被稠密的绢状长茸毛;节间长约1厘米,上部达3厘米。基部叶倒披针形,下部渐狭成长柄,茎部叶长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顶端钝或稍尖,全缘,基部等宽,无柄,半抱茎,长4-8厘米,宽1.2-2厘米,质厚,两面被毡状长贴毛,边缘和叶脉有密生的长达2毫米的粗毛;中脉在下面稍凸起,侧脉4-5对,不明显。头状花序在舌状花开展时径4-6厘米,在茎端单生,有时另有1-2个侧生的头状花序生于短柄上。总苞宽钟状,高1.2-1.5或达2厘米,径2-2.5厘米;总苞片多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上端渐细尖,外层草质,外面全部和内面上部密生长粗毛,内层上部草质,被较疏的毛,边缘膜质,最内层除中脉外膜质,稍有毛和缘毛。舌状花黄色,外面有毛,舌片狭长,长1-1.5或达2厘米,宽达1.5毫米,顶端有3齿;花柱分枝长,线形,稍扁,顶端钝。两性花花冠无毛,长约7毫米,管状,上部三分之二渐扩大,有卵圆披针形裂片;花药长约4毫米,顶端尖披针形,基部有长尾部;花柱分枝顶端较钝。冠毛白色;外层有5膜片;膜片狭长披针形,长1-1.3毫米,渐尖;内层有5个羽状毛,向上端较粗厚,约与管状花花冠等长。瘦果近圆柱形,有棱,顶端截形,基部稍狭,被浅褐色绢毛,长2.5-3.5毫米。花期7-9月。

仅产西藏南部(江孜、拉萨、察日坝、沙伽、尼木、日喀则、南太林等处)。生于山脊岩石上,石砾坡地和草丛中,常见,海拔4000-4310米。

此种的根状茎粗壮,多分枝“成片丛生,植物有粘液,具恶臭”(据采集记载)。茎有时低矮,高不超过5厘米,有单生的或2-3个密集的头状花序;有时茎较高大,达25-30厘米,上部有具2-3叶的花序枝。有1个大花的变型,头状花序较大,冠毛内层有5-9个羽状毛,见于察日坝。此植物的花在西藏供药用,名“Ming-chenserpo”;又据调查,此植物在西藏作为去热止痛药有效。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