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篙竹

共 139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3:19

Bambusa pervariabilis McClure in Lingnan in Univ. Sci. Bull. No. 9: 13. 1940; 广州植物志 771页. 1956;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 (补编) 10页. 1957; 香港竹谱 44页. 1985; 广西竹种及其栽培 46页. 图26. 1987; 中国竹谱 26页. 1988.

竿高7-10米,直径4-5.5厘米,尾梢近直立,下部挺直;节间通直,长30厘米左右,幼时薄被白蜡粉或有糙硬毛,老时无粉也无毛,竿壁厚,基部数节间具黄绿色纵条纹;节处稍有隆起,竿基部数节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灰白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一节开始,坚挺,以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中央3枝较为粗长。箨鞘早落,薄革质,背面无毛或有时被糙硬毛,新鲜时具黄绿色纵条纹,干时纵肋稍隆起,先端向外侧一边下斜而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不相等,具波状皱褶,边缘被波曲状细繸毛,大耳沿箨鞘顶端向下倾斜,其倾斜程度可达箨鞘全长的1/6-1/5,倒卵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3.5-4厘米,宽约1厘米,其末端渐狭,小耳近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8毫米;箨舌高3-4毫米,先端不规则齿裂,有时条裂并被短流苏状毛;箨片直立,易脱落,呈近于对称的狭卵形,幼时背面具黄绿色纵条纹,并疏生脱落性棕色贴伏刺毛,先端急尖而且锐利硬尖头,基部作圆形收窄后向两侧外延而与箨耳相连,其相连部分为3-7毫米;箨片基部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2/3。叶鞘背面通常无毛,边缘被短纤毛;叶耳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边缘具数条至多条直或弯的繸毛;叶舌高0.5毫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5厘米,宽1-1.5厘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粗糙的钻状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假小穗以数枚簇生于花枝各节,线形,长2-5厘米;小穗含小花5-10朵,基部托以具芽苞片2或3片;小穗轴节间长约4毫米;颖仅1-片,长圆形,长6毫米,无毛,具9脉,先端急尖;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无毛,具13-15脉,先端锐尖;内稃与其外稃近等长或稍短,具2脊,脊向顶端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每边各3脉;鳞被3,不相等,边缘被长纤毛,前方2片偏斜,长2.7毫米,后方1片稍大,倒卵状长圆形,长3毫米;花丝短,花药长5毫米;子房长圆形,长约1毫米,顶端被短硬毛,花柱长1毫米,被短硬毛,柱头3,长3毫米,被毛。颖果幼时宽卵球状,长1.5毫米,顶端被短硬毛,并有残留花柱和柱头。

产华南。多生于河溪两岸及村落附近,常见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州。

竿材坚实而挺直,常用于建筑工程脚手架、撑竿、担竿、扁担、农具,以及制造竹家具、竹编制品等。竿表面刮制的“竹茹”可供药用。

撑青4号Bambusa perrrariabilis × textilis Wen (in Journ. Bamb. Res. 4(2): 9. f. 2. 1985.) 为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用撑篙竹 B. pervariabilis McClure 为母本,青皮竹 B. textilis McClure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其主要外貌特征似撑篙竹,但竿的下部节间和竿箨皆不具黄绿色纵条纹,竿壁较薄,箨鞘形态也似撑篙竹,但质地变厚变硬,略具光泽等方面颇似青皮竹,并且在背面有极稀疏的暗棕色小刺毛。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