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首马先蒿

共 1726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1-09 06:51

Pedicularis anas Maxim. in Bull. Acad. St. Petersb. XXXII (1888) 578, f.87, et in Mel. Biol. XII (1888) 860, f. 87; Forbes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XXVI (1890) 205; Limpr. in Repert. Sp. Nov. XX (1924) 243.

Pediecuaris anas Maxim. var. anas——P. anas Maxim. var. typica Li, in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 C (1948) 333, f. 56.

多年生草本,干时略变黑,少毛。根常有分枝,在大植株中强烈分枝。茎单条或自根颈上发出多条,高矮极不相同,低者连花仅高4.5厘米,高者可达30厘米以上,紫黑色,有沟4条,沟中各有毛线1条,节在低植株中仅1枚,在高植株中3-4枚,节间长者达7.5厘米,一般不分枝,但偶在上部分枝。叶基出者多少宿存,有柄长1.5-2.5厘米,完全无毛,茎叶之柄短或无,长仅2.7-7毫米;叶片长圆状卵形至线状披针形,羽状全裂,裂片7-11对,羽状浅裂至半裂,小裂片约3对,有具刺尖的锯齿,两面均无毛。花序头状至穗状,无疏远的花轮或有一二轮;苞片下部者叶状,向上渐狭,基部变宽而膜质,上半披针形有踞齿而缘色;萼为膨臌的卵圆形,常有美丽的紫斑或紫晕,脉10条粗壮,无毛或有疏密不等的长毛,齿5枚,不等,后方1枚较小,端有3齿,其余三角状卵形而以后侧方者为最大,均有锯齿,外面无毛,或有长白毛,内方沿缘密生浅褐色茸毛;花冠紫色,或下唇浅黄色而盔暗紫红色,管长约7毫米,在基部以上约以45。角向前上方膝屈,径1.8毫米,至花将败时则几以直角膝曲,自萼的缺口伸出,上方一段向喉扩大,喉宽的4毫米,下唇长约7.5毫米,宽约10毫米,侧裂竟肾脏形,基部向后作心脏形,稍大于相当圆的中裂,盔镰状弯曲,直立部分前缘高约6毫米,舍有雄蕊的部分略膨大,额多少凸起,背线向前急斜而下与几伸直的下缘组成一细面直的喙,长约1毫米,宽0.6-1毫米;花丝均无毛;花柱完全不伸出,或在同一植株中有伸出与不伸出,有时伸出达3.5毫米。蒴果长达18毫米,三角状披针形,锐尖头,约2/5为宿萼所包;种子长圆形,基部有种阜,种皮灰白色,有纵条纹,长约2毫米。

为我国特有种,产四川北部与西部,与甘肃南部。生于海拔3,000-4,300米的高山草地中。花期7-9月;果期8-10月。

Pedicuiaris anas Maxim. var. tibetica Bonati, in Bull. Herb. Boiss. ser. 2, VII (1907) 544; Limpr. in Repert. Sp. Nov. XX (1924) 243; Li, in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 C (1948) 333.

这一变种的不同,在其下唇较小,而喙则较长。

产我国四川西部。

Pedicularis anas Maxim. var. xanthantha (Li) Tsoong, comb. nov. 一P. xanthantha Li, in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 C (1948) 332, f. 55.

这一变种的不同,在于其花为黄色,其喙较长,长约达2毫米。

产我国甘肃西南部岷山山脉中,生于海拔31350-31650米的高山草地中。

在前一系和这一系中,花色都是极多变化的,碎米蕨叶马先蒿自红色变至钝白色;也有黄色的等唇变种;在本种中,第一个亚种花可以是完全红色,也可下唇黄色而盔紫红色,所以这里的黄花实在也是在意料中所应该有的一种变异,还可能是这一种中的最原始类型,正象等唇变种可能为碎米蕨叶先马蒿的原始型一样。至于喙的稍稍变长,也只能作为一种变种的价值而已。所以我们在这里把李氏的黄花马先蒿(P. xanthantha)归并了。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