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甸马先蒿

草甸马先蒿

共 2704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3-11-09 06:53

Pedicularis roylei Maxim. in Bull. Acad. St. Petersb. XXVII (1881) 517, et XXXII (1888) 597, f. 122, et in Mel. Biol. XI (1881) 288, et XII (1888) 891, f. 122; Prain, in Ann. Bot. Gard. Calc. III (1890) 173, t. 33, B-C. f. 5-11; Limpr. in Repert. Sp. Nov. XX (1924) 207; Pennell, in Monogr. Acad. Nat. Sci. Philad. V (1943) 119; Li, in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 C (1948) 321, f. 46.

Pedicularis roylei Maxim. subsp. roylei var. roylei

多年生草本,干时多少变黑,高通常7-15厘米,偶在少数情况下仅高4厘米;根茎木质化而短,有时伸长,长1-6厘米,根丛生而少数或单条而有分枝,常多少胡萝卜状而肉质,一般粗不过2毫米左右,极少有径达4毫米以上者。茎直立,基部常有卵状鳞片,多少不等,单条或常从根颈分成多条而侧生者多少弯曲上升,黑色,有纵稜,沟中有成行之白毛。叶基出者成丛,常稠密而宿存,具较长之柄,长3-6厘米,茎生者通常3-4枚轮生,柄较短,长2-2.5厘米,叶片披针状长圆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5-4厘米,羽状深裂,裂片7-12对,披针形至长圆形,边缘干后常反卷,有缺刻状锯齿,齿具灰白色明显的胼胝。花序总状,花2-4朵成轮,常紧密而作头状,或下部数轮较疏距,少有全部花轮疏散者,长可达6厘米,轴上密被长柔毛;苞片叶状,长卵形,花序下方者稍长于花,有柄,上部者短于花,羽状深裂,裂片有粗齿,柄上被毛,余几光滑,或疏被长柔毛;花长17-20毫米,有长达2毫米的花梗;萼钟状,长8-9毫米,外面密被白色柔毛,具脉10条,5主5次,黑色显明,前方极微开裂,齿5个,后方1枚较小,三角形,全缘或与其余4枚同作羽状开裂,其余者长约3毫米,卵形至长圆形,外面亦密被长柔毛;花冠紫红色,长17-19毫米,花管长10-11毫米,约在近基3-4毫米处向前上方作膝屈,向喉部扩大,径约5毫米,盔几直立而多少向前上方倾斜,略作镰状,长5-6毫米,额多少高凸,有狭条的鸡冠状凸起,先端下缘无齿,下唇长8-9毫米,中裂近于圆形,微伸出于侧裂之前,先端钝圆或微凹,长4毫米,侧裂较大,为椭圆形,先端钝圆,无缘毛;雄蕊花丝着生于花管近基处,两对均无毛;花柱微微自盔端伸出。蒴果卵状披针形,长约12毫米,指向斜上方,先端有小凸尖,基部为宿萼所包;种子棕黄色,长1.25-1.5毫米,具蜂窝状孔纹。花期7-8月,果期8-9月。

自我国西南部分布至西喜沙马拉雅,达克什米尔,我国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至西藏昌都专区的南部。生于海拔3,700-4,500米的高山湿草甸中。

Pedicularis roylei Maxim. subsp. roylei var. brevigaleata Tsoong in Phytotax. Sin. III (1954) 332, et in Bull. Brit. Mus. (Nat. Hist.) Bot. II, i (1955) 29. ——P. likiangensis auct. non Franch.: Li, in Proc. Acad. Nat. Sci. Philad. C (1948) 306, et auct. alior., pro parte.

这一变种在于其盔较短,只有下唇的半长或稍多。

产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西北部与四川西南部,西至不丹。

这一变种最易与下面一种(丽江马先蒿)相混,而且事实上从前的作者都把它当作那一种了。这一变种与罗氏变种一样,因为从岩居马先蒿而来,所以具有多少肉质变粗的根,有时也可粗达4毫米,这在丽江马先蒿中是没有的,因为那一种已只有须状的丛生侧根了。在果子方面,也是短宽而尖锐,并且生长向上或指向前上方,在形状和指向上基本上与罗氏变种与岩居马先蒿相似,但是在丽江马先蒿中则果子多少为披针形而长,不很锐尖,而且水平生长而指向外方,甚或稍稍偏下而很少偏上;两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而且在大部分的标本中相当确定,而无毛的花丝,也易于帮助鉴别。但是这里要指出的,也有极少数的标本,果子的形状似乎介于两者之间,或者根的特征与花丝的有毛与否不相伴的情形,我以为这大有可能是由于杂交而引起的,因为这两种植物在我国西南部其分布是完全重迭的,而海拔高度、生长环境和花期等的相似,也为杂交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Pedicularis roylei Maxim. subsp. megalantha Tsoong, subsp. nov., in Addenda, 402.

本亚种由于花序轴、苞片与萼均密布长而有深紫色细胞间隔障的多细胞长毛而变为紫红色;花较大很多,长达25毫米,盔部长达8毫米,下唇中裂小于侧裂很多。花期8月。

仅见于我国西藏昌都专区东部的加刁拉山海拔4,820米的高山草原中。

Pedicularis roylei Maxim. subsp. shawii (Tsoong) Tsoong, comb. nov. ——P. shawii Tsoong, in Acta Phytotax. Sin. III (1954) 309, 331 et in Bull. Brit. Mus. (Nat. Hist.) Bot. II, i (1955) 29. ——P. roylei Maxim. var. cinerascens Marq. et Shaw, ex Marq. in Journ. Linn. Soc. Bot. XLVIII (1929) 213.

本亚种之区别,在于全体多灰色之毛,其根肉质而极粗,长达10厘米,粗达8毫米;茎基多卵状披针形鳞片;基出叶长20毫米,宽8毫米,裂片卵形至长圆形,多少复瓦状排列。

产我国西藏昌都专区西部,生于海拔4,260-4,500 米的低矮杜鹃林中高山草坡上。

经过比较与考虑之后,觉得这一植物还是作为一个亚种最为合适,可以与上面两个亚种相对称,所以做了以上的新合并。事实上这一亚种要比罗氏亚种更近于岩居马先蒿。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