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齿缘草
共 61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5:49
Eritrichium tangkulaense W. T. Wang, 植物分类学报18(4): 519. 1980.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5-15厘米。茎数条丛生,常在基部分枝,被短伏毛。基生叶倒披针状匙形,长1-2厘米,宽2-8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柄,两面被短伏毛,花后常枯萎;茎生叶卵状长圆形,长0.8-1.2厘米,宽2-4毫米,无柄。花序似总状花序,有5-10朵花,下部1-3枚苞片叶状,向上苞片急剧变小,以至缺如;花梗长3-5毫米,生短伏毛,花期直立,果期多斜伸;花萼裂片线状长圆形至长圆形,长1-2毫米,外面密被伏毛,内面先端疏被伏毛,花期直立,果期平展;花冠淡蓝色、淡紫色或黄色,钟状筒形,筒长约为裂片的2倍,裂片近圆形,长0.5-0.7毫米,附属物不明显;花药卵圆形,长0.2-0.3毫米;雌蕊基高约0.5毫米。小坚果背腹压扁,被微毛或近无毛,除棱缘的刺外,长1-1.2毫米,宽0.8毫米,背盘平或微凸,腹面中肋龙骨突起,在着生面以上呈翅状,着生面卵形,位腹面中部以下,棱缘的锚状刺披针状三角形,基部连合形成宽翅。花果期7-9月。
产西藏(安多)、甘肃(酒泉)、新疆。生海拔3500-4900米山坡、路边、河滩沙砾地或石山岩缝中。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安多。
本种与毛果齿缘草E. lasiocarpum W. T. Wang相似,但以一年或二年生,小坚果着生面位于腹面中部以下,缘刺基部连合形成宽翅而区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