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杜若

共 941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7:44

Pollia hasskarlii Rolla Rao in Not. Bot. Gard. Edinb. 25: 188. 1964. Hong in Act. Phytotax. Sin. 12 (4): 465. 1974; 海南植物志4: 74.1977——Pollia aclisia Hassk. Pl. Jungh, 148. 1852 et Cornmel. Ind. 55. 1870; C. B. Clarke in DC. Monogr. Phanerog. 3: 123. 1881.

粗壮大草本,除花序外全体无毛。根状茎长而横走,长可达1米余,节间长达18厘米,节上有膜质叶鞘,节上的根可粗达3毫米。茎上升,高达1米,直径1厘米左右。叶鞘长3-5厘米,在茎中上部彼此重叠;叶大型,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4-9厘米,无柄或基部楔状渐狭,下延成短柄。圆锥花序顶生,通常比上部叶短,长10-15厘米,具长5-10厘米的花序总梗,蝎尾状聚伞花序多个,一般不成轮地排列;花序总梗,总轴及花序轴密被灰白色钩状毛;聚伞花序梗长2-4厘米;总苞片膜质,长约1厘米,早落;苞片膜质,抱梗,长1-3毫米,大部早落;花梗极短,果期伸长达5毫米;萼片膜质,近于花瓣状,浅舟状,长3-4毫米,外面被短细腺毛,脱落;花瓣白色或浅紫色,倒卵圆形,长约5毫米;雄蕊6枚全育,近相等;花柱长近10毫米。幼果绿色,成熟果实黑色,球状,直径4-5毫米。种子灰带紫色。花期3-6月,果期7月以后。

产西藏南部(墨脱)、四川(米易)、云南(福贡、贡山、保山、凤庆、景东、临沧、西双版纳、屏边、河口、砚山、西畴、麻栗坡、富宁)、贵州(安龙)、广西(隆林、田林、百色、巴马、那坡、武鸣、凤山、宁明、天峨)、广东(连山、信宜)。生于海拔1 700米以下的山谷阴湿处或密林下。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部、缅甸、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

本种与杜若Pollia japonica Thunb.不同在于本种花序明显地短,不超出上部叶子,聚伞花序多而密集,但一般不排成疏离的轮;花瓣和萼片的特征也多少不同。此外,两种花期也大不一样。分布区两者稍重叠。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