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环竹

毛环竹

共 118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Phyllostachys meyeri McClure in Journ. Wash.Acad.Sci.35:286.f. 1.1945.et in Agr. Handb. USDA No. 114:39. ff. 30,31. 1957;华东禾本科植物志308页.图232. 1962;广西竹种及其栽培126页.图67. 1987;云南树木图志下册,1453页,图684. 1991.——P. viridis(Young)McClure f. laqueata Wen in Bull. Bot. Res. 2 (1):77. 1982.

竿高5-11米,粗3-7厘米,劲直,幼时节下有白粉;中部节间长达35厘米,壁厚约3毫米;竿环微隆起,略高于箨环或与箨环同高;箨环最初带紫色并被易落白色细毛。箨鞘背面淡褐紫色,暗绿色或黄褐色,被白粉,上部有较密的褐色斑点和斑块,下部斑点小而稀疏,有时尚有紫色条纹,底部生白色细毛,其余部分无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箨舌黄绿色至淡黄褐色,中度发达,中部稍突出,边缘生短纤毛;箨片狭带状,外翻,多少呈波状或微皱曲,紫绿色,具黄边。末级小枝有2或3叶;叶鞘无毛;无叶耳及鞘口繸毛,或有少数条易落的繸毛;叶舌显著突出,叶片披针形至带状披针形,长7-13厘米,宽1-2厘米。花枝呈穗状,长5.5-7 (10)厘米,基部托以2-4片逐渐增大的鳞片状苞片;佛焰苞5-8片,无毛或一侧生柔毛,无叶耳及鞘口繸毛,缩小叶狭小,卵状披针形至锥形,每片佛焰苞内具1至3枚假小穗。小穗长3-3.5厘米,披针形,含小花1或2朵;小穗轴最后延伸成针状,其节间具短柔毛;颖常1片,披针形;外稃长2-2.5厘米,无毛,顶端延伸成芒状小尖头;内稃长1.8-2.3厘米,几无毛或仅顶端生细毛;鳞被3,椭圆状披针形,长2.5毫米;花药长1-1.2厘米;柱头3,呈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

产河南、陕西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1907年由浙江余杭县塘栖引入美国栽培。模式标本采自美国。笋稍有哈味;竿宜作海船帆篷的横档,亦可作伞骨和编制竹器。

1982年温太辉根据他本人于1976年11月在福建闽清美姑美场所采的75159号标本在《植物研究》2卷1期中发表了一个新变型:美姑扁竹Phyllostachys meyeri McClure f. sphaeroides Wen不同于原变型在于“秆节间扁圆形,尤以近基部的节间为明显,晚秋出笋。”根据我们在美姑林场的近邻金沙乡所采到的,被当地称为“扁竹”的竹种,实际上就是刚竹P. sulphurea (Carr.)A. et C. Riv. cv. Viridis。不过在同一竹林中,有的竹竿下部微扁,而笋期则与刚竹属所有的种一样都在春夏两季。“晚秋出笋”只是一种非正常的情况,在刚竹属其他的种所形成的竹林中,也是偶可零星发生的。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