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鼠刺

毛鼠刺

共 125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6:15

Itea indochinensis Merr. in Univ. Calif. Publ. Bot. 8: 134. 1926. ——I. homalioidea H. T. Ch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2 (2): 127. pl. 18. 7. 1953. ——I. chinensis var. indochinensis (Merr.) Lecompte in Aubr. Fl. Camb. Laos et Vietnam 4: 39. pl. 4-7. 1965.云南植物志1: 106.图版27.图6. 1977.

var. indochinensis

灌木或小乔木,高10米,稀达15米;小枝黑褐色,被密柔毛;老枝常变无毛,具纵条纹。叶纸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10-15 (19) 厘米,宽4.5-8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钝,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橄榄色,无毛或被极疏短毛,有腺体,下面淡绿色,被密柔毛,沿脉毛更密;侧脉7-11对,弧状上升,在边缘处相连接,中脉和侧脉在下面突起,第三级细脉横走;叶柄长1-1.7厘米,被长柔毛,上面具槽沟。总状花序,通常3-4,密集簇生于叶腋,长5-7 (8) 厘米,宽约1厘米;花序轴和花梗被密长柔毛;花梗长约2毫米,基部有线形苞片;苞片长1-2毫米,被长柔毛。萼筒杯状,被长柔毛,萼片三角状披针形,长约为花瓣之半;花瓣白色,披针形,长2.5-3毫米,被柔毛,花时直立;雄蕊长于花瓣,长4-5毫米;花丝基部有长柔毛;子房半上位,被毛。蒴果长8毫米,被毛,成熟时从基部开裂。花期3-5月,果期5-12月。

产广西(凌乐、扶绥、罗甸、册亨、独山、兴义)和云南(富宁、屏边、麻栗坡、西畴、蒙自)。生于海拔160-1400米的疏或密林中、灌木丛、林缘或溪旁。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北部。

在 Merrill. 的原始记载中,认为本种叶被柔毛,可能本种的部分标本已被 Gagnepan置入 I. chinensis Hook. et Arn. 之中,本种叶下面特别沿脉密被柔毛和腺体,侧脉多数(8-11对),而典型的鼠刺 I. chinensis Hook. et Arn. 的叶片较小,两面均无毛,侧脉仅5对,两者显然不同。

var. pubinervia (Chang) C. Y. Wu 云南植物志1: 106.图版27.图7. 1977.——I. chinensis Hook. et Arn. var. pubinervia H. T. Ch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2 (2): 126. pl. 17. fig. 3c. 1953.

叶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或至少在脉腋内有短柔毛,有时毛脱落,侧脉6-8对;腋生的总状花序少于4个,且较短,与原变种相区别。

产广东、广西、贵州(梵净山)和云南。常见于海拔1000-2100米的疏林中、水边、路边石旁。模式标本采自广东阳春。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