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 laikuanii
共 600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2:04
Acer laikuanii Ling in Act. Phytotax. Sin. 1: 201, fig. 1. 1951.
常绿乔木,高约10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小枝细瘦,圆柱形,当年生嫩枝紫褐色,多年生老枝深褐色,无毛,具很密的皮孔。冬芽卵圆形,紫褐色,长约2毫米,有光泽;鳞片多数,卵形,先端急尖,边缘具纤毛。叶革质,全缘,长圆卵形稀卵形,基部近于圆形或钝形,中部以下较宽,先端常突然短渐尖而成钝形的尖头,长5-9厘米,宽2-4厘米,上面绿色,无光泽,下面苍白色,边缘干后稍反卷;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略凸起,基部的1对侧脉自叶基部或自近基部3毫米处发出,很直,达于叶片的中部,在将达边缘以前分成更细的小脉,在两面均仅微现,其余侧脉6-7对,略弯曲,两面均仅微现或在下面微显著,均于达到边缘前分成更细的网状小叶脉,很密,在下面成蜂窝状;叶柄细瘦,无毛,长1.5-2.5厘米,近于圆柱形。花的特性未详。伞房状果序紫色,长3厘米,被很稀疏的短柔毛;总果梗长1.5厘米,有稀疏的短柔毛。翅果被很稀疏的短柔毛;小坚果特别凸起,近于卵圆形,具很密的脉纹;翅新鲜时紫红色,干后灰褐色,先端圆形,上段较宽,宽5毫米,连同小坚果共长2厘米,张开成直角。果梗长8-15毫米,紫红色,被很稀疏的短柔毛。花期不明,果期10月。
产福建西部。生于海拔950-1000米的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将乐县九仙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