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麻黄

草麻黄

共 1785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1-09 05:46

Ephedre sinica Stapf in Kew Bull. 1927: 133. 1927; Read et Liu in Journ. Amer. Pharm. Assoc. 17: 341. 1928, ibidem 18: 329. 1929; Tang, ibidem 11;胡先骕、陈焕镛, 中国植物图谱2: 6. t. 56. 1929; Florin in Svensk. Vet.-Akad. Handl. ser. 3. 12 (1): 4. t. 1. f. 1-2. textt. 1. 1933; 孔宪武、王作宾, 北研丛刊2 (8): 234. 1934;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74,图56. 1934; Rehd. Man. Cult. Trees and Shrubs ed. 2. 70. 1940, et Bibliogr. 64. 1949;郝景盛, 中国裸子植物志126. 1945,再版105. 1951; 郑万钧等, 中国树木学1: 292.图139. 196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 336. 图671. 1972. ——Ephedra flava Smith in Contr. Mat. Med. and Nat. Hist. China 93. 1871, nom. nud. ——Ephedra ma-huang Liu in China Journ. 7: 257. 1927. ——Ephedra distachya auct. non Linn.: Flori in Acta Hort. Gothoburg. 3: 7. 1927; Kitagawa in Rep. Inst. Sci. Res. Manch. 3 (1): 49, 1939, pro parte; 刘慎谔等, 东北木本植物图志107. 图版8. 图29. 1955, 不包括辽宁的植物; 竹内亮, 中国东北裸子植物研究资料108. 图版27. 1958, 不包括辽宁、吉林的植物。

草本状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小枝直伸或微曲,表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间长2.5-5.5厘米,多为3-4厘米,径约2毫米。叶2裂,鞘占全长1/3-2/3,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苞片通常4对,雄蕊7-8,花丝合生,稀先端稍分离;雌球花单生,在幼枝上顶生,在老枝上腋生,常在成熟过程中基部有梗抽出,使雌球花呈侧枝顶生状,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苞片4对,下部3对合生部分占1/4-1/3,最上一对合生部分达1/2以上;雌花2,胚珠的珠被管长l毫米或稍长,直立或先端微弯,管口隙裂窄长,约占全长的1/4-1/2,裂口边缘不整齐,常被少数毛茸。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矩圆状卵圆形或近于圆球形,长约8毫米,径6-7毫米;种子通常2粒,包于苞片内,不露出或与苞片等长,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5-6毫米,径2.5-3.5毫米,表面具细皱纹,种脐明显,半圆形。花期5-6月,种子8-9月成熟。

产于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适应性强,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等处,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蒙古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内蒙古。

为重要的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仅次于木贼麻黄。木质茎少,易加工提炼;由于常生于平原、山坡、河床、草原等处,故易于采收,因此在药用上所用的数量往往较木贼麻黄为多,为我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

本种与双穗麻黄E. distachya Linn.最为近似,所以许多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对二者分合常有不同看法。经对比欧洲和亚洲的标本后,二者仍有一定区别:草麻黄的叶一般具较长的裂片,裂片先端细窄而尖;球花的苞片仅具极窄的膜质边缘;珠被管具较短的裂口,裂口占全长的1/4-1/2;分布主要在我国北部各省。而双穗麻黄的叶裂片一般较短,裂片先端较钝;球花的苞片常具较明显的膜质边缘;珠被管的裂口较长,通常占全长的达1/2, 稀至4/5;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可能至中亚;西伯利亚有无分布,因未见较完整材料,尚不能肯定。此外,E. sinica Stapf 一名在我国久已普遍使用,所以仍分为两种,沿用此名。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