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鹅掌柴
共 87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8:13
Schefflera hainanensis Merr. & Chun, 中山大学农林植物所专刊2: 295. t. 67. 1935;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937. F. 831. 1937; Li in Sargentia 2: 25. 1942 ——Agalma hainanense (Merr. & Chun) Hutch. Gen. Fl. Pl. 2: 622. 1967, syn. nov.
乔木或大灌木,高4-10米,胸径最大可达25厘米;小枝粗壮,被很快脱落的黄棕色星状绒毛;髓白色,薄片状。叶有小叶14 -16,有时其中8-13退化呈苞片状且被灰白色绒毛;叶柄长10-30厘米,无毛;小叶片纸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略歪斜,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纤细,7-10对,上面明显,下面微隆起,网脉两面略明显,边缘全缘,干时反卷,多少呈浅波状;小叶柄不等长,中央的长4.5-7厘米,两侧的长1.5-2厘米,无毛。圆锥花序顶生,长约30厘米,主轴和分枝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成长后毛变稀;花小,有短柄,总状排列在分枝上;苞片小,密生星状短柔毛;萼倒圆锥形,密生星状短柔毛,结实后几无毛,边缘有5小齿;花瓣5,长约2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比花瓣稍长;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长不及1毫米。果实近球形,有不明显5稜,直径3-4毫米;宿存花柱长约1.5毫米。花期9月,果期10月。
产广东(海南)。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300-1600米。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五指山。
李惠林在Sargentia 2: 25. 1942记载本种也分布于云南屏边,他举了蔡希陶62779号标本(幼嫩标本)。查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保藏被定名为本种的蔡希陶62799号标本,花序虽幼小,但可以明显看出是伞形花序,此号标本应为短序鹅掌柴Schefflera bodinieri (Levl.) Rehd.,因为没有看到蔡希陶62779号标本,到底云南有无本种分布,尚待查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