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

黑松

共 168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1-09 07:00

Pinus thunbergii Parl. in DC. Prod. 16(2): 388. 1868; Beissn. Handb. Nadelh. ed. 2. 414. 1909. excl. plant. China., Beissn. u. Fitsch. ibidem ed. 3. 393. 1930; Shaw, Gen. Pinus 56. t. 22. f. 196-197. 1914; Dallimore and Jackson, Handb. Conif. 466. f. 101. 1923, ed. 3. 567. f. 101. 1948 rev. Harrison, Handb. Conif. and Ginkgo. ed. 4. 501. f. 98. 1966; Rehd. Man. Cult. Trees and Shrubs 61. 1927, ed. 2. 43. 1940, et Bibliogr. 38. 1949;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 23. 1937; 刘玉壶, 中研汇报 1(2): 152. 1947; 刘慎谔等, 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100. 图版7 (25). 1955; Ohwi, Fl. Jap. 46. 1956, ibidem 115. 1965; 竹内亮, 中国东北裸子植物研究资料 91. 图版20. 1958; 裴鉴、单人骅等,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8. 图9. 1959; 郑万钧等, 中国树木学 1: 206. 图88 (15-18). 196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 312. 图624. 1972. ——Pinus massoniana auct. non Lamb.: Sieb. et Zucc. Fl. Jap. Pl. 2: 24. t. 113. 1870.

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2米;幼树树皮暗灰色,老则灰黑色,粗厚,裂成块片脱落;枝条开展,树冠宽圆锥状或伞形;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端尖,芽鳞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厘米,径1.5-2毫米,边缘有细锯齿,背腹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皮下层细胞一或二层、连续排列,两角上二至四层,树脂道6-11个,中生。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于新枝近顶端,直立,有梗,卵圆形,淡紫红色或淡褐红色。球果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厘米,径3-4厘米,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微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微凹,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毫米,径2-3.5毫米,连翅长1.5-1.8厘米,种翅灰褐色,有深色条纹;子叶5-10(多为7-8)枚,长2-4厘米,初生叶条形,长约2厘米,叶缘具疏生短刺毛,或近全缘。花期4-5月,种子第二年10月成熟。

原产日本及朝鲜南部海岸地区。我国旅顺、大连、山东沿海地带和蒙山山区以及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引种栽培。山东蒙山东部的塔山用之造林已有60多年的历史,生长旺盛。浙江北部沿海近年用之造林,生长良好。

木材富树脂,较坚韧,结构较细,纹理直,耐久用。可作建筑、矿柱、器具、板料及薪炭等用材。亦可提取树脂。我国多作庭园观赏树种。可作我国山东、江苏及浙江沿海地区的造林树种。

附记:黑松在南京郊区低山丘陵引种造林后能天然更新,并与当地的马尾松混生。天然更新的下一代林木中有一种形态性状介于黑松与马尾松二者之间的类型,当地称之为“黄松”。黄松的针叶粗细程度介于黑松和马尾松之间,多为黄绿色,树脂道既有中生,又有边生。球果形状、大小近于黑松,鳞盾淡黄褐色,鳞脐有短刺。叶培忠等曾用马尾松和黑松进行人工授粉的杂交试验,其后代的形态特征与自然界的黄松一致,证明黄松是黑松和乌尾松的天然杂交种。黄松的长势(尤其是直径生长)比当地的黑松和马尾松旺盛,体现了杂种优势。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