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家柯

共 799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3-11-09 06:26

Lithocarpus magneinii (Hick. et A. Camus) A. Camus in Riv. Sci. 18: 41. 1932 et Chenes 3: 747. 1954, Atlas pl. 401, f. 1-6. 1948. ——Pasania magneinii Hick. et A. Camus in Ann. Sci. Nat. Bot. 10 ser. 3: 405. 1921.

乔木,高15-25米,胸径40-60厘米,新生嫩叶及花蕾干后常有油润的树脂,小枝及叶柄干后变褐黑色,皮孔小,淡棕黄色。叶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其大小、质地、颜色和叶脉的结构均与单果柯的几完全一致;叶柄长1-1.5厘米。雄穗状花序单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圆锥花序;雌花序常较大,长6-10厘米;雌花每3朵一簇,很少兼有单朵散生于花序轴的下部,花簇的基部有长3-8毫米,粗3-4毫米,壳斗成熟时粗达7毫米的柄,花柱3或4 (-5) 枚,长不过1毫米,挺直,果序轴较其着生的枝条粗壮,下部无果,散生明显的皮孔,壳斗碗状,高(柄除外)10-15毫米,宽16-22毫米,包着坚果2/3-4/5,壳壁厚1.5-2.5毫米,外壁有6-8个线纹环圈(柄部有1-3个);坚果宽圆锥形或扁圆形,高12-16毫米,宽18-20毫米,被黄灰色丝光质细伏毛,透熟时有纵缝裂隙,深约1毫米,口径12-15毫米,中央部分稍隆起。花期2-4月,果次年同期或10月成熟。

产云南东南部(金平、屏边)。生于海拔700-1 2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较湿润地方。老挝及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本种与单果柯组成一个较特殊的自然群,其特征是:壳斗有规则的线纹状圆环,其基部有长的壳斗柄,果脐凹陷,坚果密被丝光质、纤细的伏毛;植株的幼嫩器官干后有暗褐色树脂流出。单果柯与本种的唯一区别是前者单个壳斗散生而本种则是3个一簇。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