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icera inconspicua

Lonicera inconspicua

共 1246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3-11-09 06:28

Lonicera inconspicua Batal. in Acta Hort. Petrop. 14: 172. 1895. ——L. tricho poda Franch. in Journ. de Bot. 10: 317. 1896, syn. nov.

落叶灌木,高1-3米,幼枝和叶柄四周密被多少开展的灰白色短柔毛。叶纸质,倒卵形至倒披针形、矩圆形或椭圆形,长1-4 (-6) 厘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两面被柔伏毛,下面白色,有时近无毛,脉腋有时具趾蹼状鳞腺,有缘毛;叶柄极短。总花梗生于当年幼枝下部,纤细,弓状下弯,长 (1-) 1.5-3.5厘米,有开展短柔毛或无毛;苞片条状披针形或钻形,顶尖,与萼筒近等长或稍较长,被短柔毛及缘毛或无毛,有时夹有短腺缘毛;小苞片甚小或缺失,近圆形至卵形,顶端常有缘毛;相邻两萼筒全部或1/2合生,长约2毫米,无毛或有短柔毛,萼檐杯状,与萼筒近等长,顶端具齿或有时呈浅波状,萼齿三角形或披针形,顶尖,外被柔毛及缘毛或无毛;花冠白色、黄色或带紫色,狭漏斗状、长 (6-) 8-12 (-14) 毫米,筒狭细,基部稍一侧肿大,长为裂片的6-7倍,外面上部或顶端常疏生糙毛,内面有柔毛,裂片整齐,圆卵形,稍开展,顶端圆;花药内藏,达花冠筒中部上方、花冠裂片稍下处,长2-2.5毫米,花丝无毛;花柱伸出,无毛。果实红色(后变紫黑色),圆形,直径4-5毫米。花期5-7月,果熟期7月下旬-9月。

产甘肃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北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和东南部。生于山坡和流石滩灌丛中,云杉、冷杉、落叶松或高山栎林下和林缘,以及阴湿沟谷杂木林中,海拔1700-3500 (-4000) 米,在西藏海拔2710-3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与巴塘之间。

本种的叶形、花冠筒基部一侧稍肿大、萼齿三角形及花药内藏等特征与唐古特忍冬L. tangutica Maxim. 很相似,但本种的幼枝四周都有短柔毛,花冠外面或仅上部常有疏糙毛,而那个种的小枝无毛或仅有2纵列弯曲短糙毛,花冠无毛。毛药忍冬 L. serreana Hand. -Mazz. 的幼枝四周和叶两面也都有短柔毛,外形上(尤其是营养体)与本种很难区分,但它的花药微露出花冠外,且有短糙毛(这在紫花亚组内很突出),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与本种迥然有别。Lonicera trichopoda Franch. 的模式记载与本种完全一致。本种小苞片的形状和大小变化很大,有时甚至缺失。尽管 A. Rehder (Syn. Lonicera 53-57. 1909) 在 L. trichopoda 的讨论中也提到这一点,但在分种检索表中仍然按小苞片的有无而把 L. trichopoda 与本种分开。L. stenosiphon Franch. 的模式标本 Delavay 1881*的照片与本种极相似,但其原形态描述中所称“花柱被长柔毛”却不相符。是否即系本种,要看模式标本才能确定。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