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蒜

鸢尾蒜

共 150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1-09 06:15

Ixioiirion tataricum (Pall.) Herb. App. Bot. Reg. 37. 1821, et Amaryll. 125. 1837; Corsch. in Kom. Fl. URSS 4:490. 1935; Bailey, Man. Cult. Pl. print. 2, 256. 1954;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5: 550, 图7929. 1976.——Amaryllis tatarica Pall., Reise Russ. Reich. 3: 727. 1776.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形,长1.5-2.5厘米,直径达2.5厘米,外有褐色带浅色纵纹的鳞茎皮。叶通常3-8枚,簇生于茎的基部,狭线形。花茎春天抽出,高10-40厘米,下部着生1-3枚较小的叶,顶端由3-6朵花组成的伞形花序,或总状花序缩短呈伞状,下有佛焰苞状总苞,总苞片膜质,2-3枚,白色或绿色,披针形,长可达3.5厘米,顶端渐尖呈芒状,花茎除顶端着生花序外,有时下部叶腋内也能抽生1-3朵花;花梗长、短不一;小苞片较小,膜质;花被蓝紫色至深蓝紫色;花被片离生,倒披针形或较狭,长2-3.5厘米,宽3-7毫米,顶端近急尖,中央有3-5条肋;雄蕊着生于花被片基部,2轮,内轮3枚较长,外轮3枚较短,花丝无毛,近丝状,花药基着;子房下位,近棒状,3室,柱头3裂。蒴果;种子小,黑色。花期5-6月。

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生于山谷、砂地或荒草地上。也分布于小亚细亚到中西伯利亚及巴基斯坦。

var. ixiolirioides (Regel) X. H. Qian, comb. nov.——Kolpakowskia ixiolirioides Regel in Act. Hort. Petrop. 5: 635. 1878.——I. kolpakowskianum Regel in Act. Hort. Petrop. 6: 494. 1879.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本变种的花被片下部相互松散粘合形成明显的假花被管,假花被管长1厘米左右;花较小,花被片较狭,宽1-3毫米,淡蓝色。花期4-5月。

分布我国新疆北部。苏联也有。模式标本产地不详。

1821年,Herbert 根据 Pallas 发表的 Amaryllis tatarica Pallas(1776)建立了一个新属 Ixiolirion Herb., 100多年来,Ixiolirion Herb. 的系统位置及分类意见很不一致;1877年Regel将 Ixiolirion Herb.中具有“花被管”的种类独立成一个新属 Kolpakowskia Regel。1879年,Regel改变自己原先的意见,认为无成立新属的必要,建议将 Kolpakowskia Regel作为 Ixiolirion Herb. 的异名。看来 Regel 所以改变他原来的意见,显然是由于他所看到的“花被管”,并非是真正的花被管,而是花被片基部彼此松散粘合所形成的假花被管之故。若干年来,虽然Regel 已经放弃自己的意见,认为无成立新属 Kolpakowskia Regel 的必要,但也有不少人仍坚持保留这一属名,直到1963年,Traub(Gen. Amaryll.)仍主张分为2属、3种。另一方面,多数人主张合并为1属。我们研究了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的鸢尾蒜属植物标本,由于形态特征、习性、分布等有明显相似性,因此,我们同样也认为没有成立新属、新种的必要,又因其中有些标本的花被片基部彼此松散粘合,形成明显的假花被管这一特征,故将其作为变种处理。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