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床科

共 177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3-11-09 02:03

草本、灌木或藤本,稀为小乔木。叶对生,稀互生,无托叶,极少数羽裂,叶片、小枝和花萼上常有条形或针形的钟乳体(cystoliths)。花两性,左右对称,无梗或有梗,通常组成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聚伞花序,伸长或头状,有时单生或簇生而不组成花序;苞片通常大,有时有鲜艳色彩(头状的花序的属常具总苞片,无小苞片),或小;小苞片2枚或有时退化;花萼通常5裂(包括3深裂,其中2裂至基部,另一裂再3浅裂;和2深裂,各裂片再作2,3裂)或4裂,稀多裂或环状而平截,裂片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花冠合瓣,具长或短的冠管,直或不同程度扭弯(resupinatus),冠管逐渐扩大成喉部,或在不同高度骤然扩大,有高脚碟形,漏斗形,不同长度的多种钟形,冠檐通常5裂,整齐或2唇形,上唇2裂,有时全缘,稀退化成单唇,下唇3裂,稀全缘,冠檐裂片旋转状排列,双盖覆瓦状排列或覆瓦状排列;发育雄蕊4或2(稀5枚),通常为2强,后对雄蕊等长或不等长,前对雄蕊较短或消失,着生于冠管或喉部,花丝分离或基部成对联合,或联合成一体的开口雄蕊管,花药背着,稀基着,2室或退化为1室,若为2室,药室邻接或远离,等大或一大一小,平行排列或叠生,一上一下,有时基部有附属物(芒或距),纵向开裂;药隔多样(具短尖头,蝶形),花粉粒具多种类型,大小均有,有长圆球形、圆球形,萌发孔有螺旋孔、3孔、2孔、3孔沟、2孔沟、隐孔、具假沟等,外壁纹饰有光滑、刺状、不同程度和方式网状、不同形式和不同结构肋条状:具不育雄蕊1-3或无;子房上位,其下常有花盘,2室,中轴胎座,每室有2至多粒、倒生、成2行排列的胚珠,花柱单一,柱头通常2裂。蒴果室背开裂为2果爿,或中轴连同爿片基部一同弹起;每室有1-2至多粒胚珠,通常借助珠柄钩[(retinaculum)由珠柄生成的钩状物]将种子弹出,仅少数属不具珠柄钩(如山牵牛属 Thunbergia、叉柱花属 Staurogyne、蛇根叶属 Ophiorrhiziphyllon、瘤子草属 Nelsonia)* 。种子扁或透镜形,光滑无毛或被毛,若被毛基部具圆形基区[(areola),基区细胞不同于其他表皮细胞」。本科植物染色体基数有较宽的范围** ,n=7,8,9,10,13-22,25,26,28,30,31,34,40和66。基数为(5),6,7,8,9,10和11。

全世界共约250属、3450种***。分布广,有4个主要分布区:即印度-马来西亚、非洲、南美巴西和中美洲,此外,还分布至地中海、北美、大洋洲等。爵床科是一个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大科,生境多样,除森林外,还包括乡野,荒漠,甚至为水生红树林的重要组成成分。生活型复杂,多为热带森林地被,常聚生,一次性结实。本科的重要特征为营养体上常有肉眼可见的点形或条形的钟乳体,繁殖器官和花序类型;合瓣花的花冠形状、是否扭弯、冠檐裂片排列方式;雄蕊数目、花丝分合和长短、花药和药隔的结构、有无附属物、花粉类型等均有极大的变异和多样性;具珠柄钩。

本科植物有不少种类可药用,如板蓝、穿心莲(即一见喜)、尖药花、枪刀药、九头狮子草等。板蓝为民间靛蓝的天然染料。许多种 为花卉观赏植物,如山牵牛、喜爱花、假杜鹃、珊瑚花、虾衣花、鸭嘴花等。常见引种温室观赏植物有金脉单药花 Aphelandra souarrosa cv. 'Dania'、十字爵床 Crossandra infundibuliformis、网纹草 Fittonia verchaffeltii (Lemaire) van Houtte,金苞花 Phachystachys lutea Nees、蓝花草 Ruellia brittoniana Leonard 等。

* 有些分类学者如 P. van Tieghem (1908),C. E. B. Bremekamp (1965) 主张或赞同将 Thunbergia 等属划出,成立山牵牛科 Thunbergiaceae。有些分类学者如 G. Lindau (1895),C. E. B. Bremekamp (1965) 曾主张将无珠柄钩的叉柱花属 Staurogyne、蛇根叶属 Ophiorrhiziphyllon、瘤子草属 Nelsonia 等几个属归入玄参科 Scrophylariaceae。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