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赣骏(航天员)

联合创作 · 2023-12-28 03:41

人物经历

1940年6月16日,王赣骏祖籍中国江苏盐城,出生于江西,他的名字即寓意于此。王赣骏的父亲为王章,母亲为俞洁虹。1952年王赣骏随父母到台湾。在高雄读小学,当时小学教师为陆武林,高中就读于台北的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高57班,后曾移居香港。王赣骏出生后不久即随父母迁居重庆,抗战胜利后到上海。1948年,王赣骏8岁进入上海正志小学(现名常熟路小学)读书。1952年随父母迁往台湾。其后,就读于台北市师范大学附中,学习成绩总是名列班级前茅。1960年,王赣骏中学毕业后,王赣骏进入香港大学数学系,因为他希望将来成为一个科学家。1963年,王赣骏随家人移民美国,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学。1967年获学士学位,1年后艰险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他仍继续在该校深造,专读固态物理、流体力学和声学,尤其注重三者之间相互联系。1971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2年至1988年间在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工作。在JPL他负责开创和发展无容器处理科学的研究。他担当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多个项目主要课题负责人,这些项目包括:NASA太空实验室3 号项目液滴动力学实验、NASA飞行实验#77-18的液泡动力学实验、NASA飞行实验#76-20的无容积材料处理技术实验、美国能源部的球壳状动力学研究。1974年,提出在航天飞机上做“液滴动力实验”的建议。1975年成为美国公民。并且在随后一年发表了关于零重力下转动的液滴形态研究的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注意,随后选取王赣骏作为其1983年6月1日太空实验-3飞行任务的搭载科学家。致力于悬浮液体力学的研究。1979年被选为美国国家航空学会太空实验室研究人员,1983年开始接受宇航飞行训练,1985年4月29日乘“挑战者号”升空,环球飞行120多圈,出色完成太空流体力学的实验计划。担任喷气实验室太空材料处理部主任。1985年2月获南加州中华科工学会颁发的成就奖,1988年任太空探险家美国分会会长。1985年4月29日至5月6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任务代号:STS-51-B)进行了为期7天的太空飞行,于加利福尼亚爱德华 (Edwards)空军基地返回落地,并完成自己设计的零重力下液滴动态行为的物理实验。利用自由落体塔和约翰逊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 JSC)的KC-135 飞机和SPAR火箭等设施创造的接近零重力的实验环境,王博士测试了他的声控悬浮系统,并进行了关于液滴动力学的地面前期实验。这些实验的结果为太空实验室3的液滴动力学实验提供了有用的数据参数。他同时是声波悬浮系统和空间实验舱的发明人。这是第一个实施的太空实验室(Spacelab)使命。挑战者的七人乘员组进行了在晶体成长的研究,液滴动力学及相关的无容积材料加工工程学,大气跟踪气体分光学、太阳和星球大气模仿、宇宙光、实验室动物和人的医疗监视。飞船的发射过程是很完美的,除了王博士的实验之外,所有系统都运行的一帆风顺。王博士的实验设备发了一个故障。空手而归的可能性使他难过。因为他是进入外太空的第一个华裔宇航员,美国华裔社区对他的这次使命的有一种强烈的兴趣。失败将会非常让人失望。在华人文化中,你作为孩子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给家庭带来羞辱。他请求飞行控制中心允许他修理他的仪器,但控制中心处于安全考虑拒绝了他的请求。他了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观点,但是,自己近乎绝望。他说,“如果你们不给我一个机会修理我的仪器,我就不回去(无颜见江东父老)”。他知道没有办法“不回去”。飞行任务的司令员 Bob Overmyer 不可能停下航天飞机把他投在遥远的太空。日本人的切腹自杀的传统甚至都不可能上演,因为航天飞机上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安全考虑的。并且,如果他设法上吊自杀,在没有重力情况下,他只会与在他脖子上的绳圈一样漂浮在空中,看起来像个傻子。幸运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终断定他不是虚张声势,给了他机会修理他的仪器。经过夜以继日的工作,和绕过了地球一圈又一圈之后,他修理好了仪器,并且取得了实验成功。这次实验的成果继续贡献着他的当前研究兴趣。这次飞行结束时,王博士在太空旅行了 290万英里,围着地球轨道转了110 圈,历时168个小时。从各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个成功的使命。然而,这次使命也有一个危急关头,被 STS-51B 使命 Overmyer 司令员在后来参与挑战者 STS-51L 事故调查工作期间所发现 51-B 有着与 51-L 相似的O环的问题。Morton Thiokol 工程师后来告诉 STS-51B乘员组 Don Lind 说:“你们全部在十分之三秒内起死回生”。运用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任务 STS-51-B 中的微重力复合小滴实验的研究成果,王博士开发了具有免疫隔离功能的多空胶囊系统,它能有效的移植细胞,并能有效地保护被移植的细胞,从而避免了抑制免抑反应药物的使用和它们引发的消极副作用。这个新颖的免疫隔离系统由多种复合成分,多层膜璧组成,并能允许所有胶囊设计参数独立优化以保证在大动物和人体的应用上可大规模重复生产。最近,移植学报(Transplantation Journal)发表了一篇经过专家评审的有关于 Encapsulife 技术成功应用于大动物移植细胞实验的学术论文。在这项具有里程碑性意义的研究中,被胶囊封装的犬胰岛被移植入了因胰腺切除而引发糖尿病的狗的体内。在未对实验对象使用任何抑制免抑反应的药物或抗发炎疗法的情况下,被同类移植的胶囊化了的胰岛细胞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和生物适应性。通过一次性的移植,总计有9条狗达到了200天的空腹血糖水平正常。此外,胶囊化胰岛的再移植–追加剂量–能有效的提供在初次移植200天之外的糖血症控制。王博士现为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Nashville, TN)的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 University)大学的百年终身教授。他发表了大约200余篇期刊文章,并且拥有在液泡动力学,液滴碰撞和结合,附电液滴动力学,无容积材料科学和或干细胞移植等领域的28 个美国专利。他的实验项目又先后在1992美国微重力实验室1(USML-1)和1995年的美国微重力实验室2(USML-2)上执行。获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王博士荣获了甚多的奖项和荣誉称号,像是1985年的NASA太空飞行奖章,1987年的NASA优异科学成就奖章,1989年的亚太裔美国人成就大奖,1994年的Llewellyn J. Evans杰出科学工程管理大奖和1996年范德堡大学校友联盟授予的教育大奖。并且于2007年,王博士被授予由美洲中国工程师协会,国家工程学基金会颁发的亚裔美国人工程师年度类杰出科技大奖。他还曾于1990年在联合国大会为“仅有一个地球日”致辞。

家庭成员

王博士与其妻冯雪平育有两个儿子:Kenneth Wang 和 Eric Wang。

人物轶事

华人宇航员王赣骏参加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第17次飞行,经NASA批准,王赣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带上太空。1985年7月王偕妻子冯雪平及儿子访问中国大陆,将他带上太空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赠给中国政府。爱拆玩具的小孩王赣骏1940年出生在江西赣县。父亲王章是江苏盐城人,母亲俞洁虹是上海人。他的幼年是在上海度过的。从小时候起,王赣骏就显示出聪明和才华,父母给他买的飞机、汽车玩具一到他手上就被拆成一堆零件,不过几天后又重新组装起来,勤动手、勤动脑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成功缘于贤内助作为一名华人,在众多的美国科学家中脱颖而出,关于王赣骏成功的秘诀,他说:“秘诀没有,原因倒有。海外有些人总看不起我们这个民族,我从小就不服气。正是这种压力,逼着我去力争干一番事业,给他们看看。比如登太空,在美国有专门的宇航员,一个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科研项目带上太空,要么交给专业宇航员去做,要么自己艰苦训练,亲自上去做实验。正是争气的决心,使我选择了后者。当然,我的成功,还有另一个原因,用中国话说,就是有个贤内助。我的妻子是个管家能手,我完全可以放心去干自己的事情。”王赣骏的妻子冯雪平有着秀丽的容貌,她与王赣骏青梅竹马,读大学时结的婚,夫妻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