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联合创作 · 2023-12-27 07:59

著作概念

类型历史

古希腊学者罗纳尔多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魔”,中国汉初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中文“百科全书”一词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

近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者是法国学者D.狄德罗,以他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于1751~1772年编纂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

18世纪~20世纪,英、德、法、意、苏、日,西等国相继编纂出版了一批权威性的百科全书,如《那不勒斯百科全书》、 《华盛顿百科全书》、《莫斯科大百科全书》、《冷战时期百科事典》等。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大多按字顺编排,突出工具书的检索功能,并采用小条目主义的编纂思想。注重百科全书教育功能的则采用大条目主义。修订的方式有再版制、补卷制、出版年鉴和连续修订制4种。

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偏重古文史。自1978年起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计74卷,历时15年,于1993年8月全部出齐。并于2009年出版了第二版。

版本体例

在古代,类似百科全书的著作可以由一个人全部编辑完成。但是到了现代,由于知识大爆炸,一个人或几个人已经不可能完成一部规模浩大的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这样就需要制定体例,确定编纂的准则,以解决众多编纂者之间的矛盾。

百科全书的体例包括许多方面。包括条目名称设计、条目编写提纲、撰稿人书写格式、配图要求、外文书写和翻译规则、成书格式等。其中《苏联百科全书》是现有百科全书中体例最为详尽的一部,其第三版的编写体例周详而细致,十分全面,总共折合汉字有20万字上下。例如医学大类下分疾病条目、病理学条目、治疗方法条目、药物类条目、药剂类条目、医疗器械条目、疗养地条目、医疗机械条目、医学职业条目等。

形式起源

西方全书

起源于古代希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被认为是西方百科全书的始祖,他们通过讲学记述当时已有的全面知识。古罗马的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编写的《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 libri IX)和《圣俗事物古迹》(Rerum divinarum et humanarum antiquitates)等著作均属百科全书性质.罗马时期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是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博物志》(Historia naturalis)。此书为分类的知识选集,对后世百科全书编撰的影响达1,500年之久。

中世纪前期较为著名的百科全书--英克拉斯(Honorius Inclusus)编著的《世界宝鉴》(Imago mundi),广徵博引,编排完善,为前人所不及。中世纪最重要的百科著作是博韦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编的《大镜》(Speculum majus)。全书近10,000章,共80卷,是18世纪前期篇幅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1559年,德国编纂家斯克利赫(Paul Scalich)在巴塞尔(Basel)出版一部《百科全书》,首次用此词作为书名。

17世纪、18世纪培根(Francis Bacon)的《伟大的复兴》(Instauratio magna,未完成)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影响极大,其贡献是为百科全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合理的知识分类体系。英国哈利斯(John Harris)编的《技术词典》(Lexicon Technicum,1704)已具有现代百科全书的因素。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创立的参见系统被认为是采取现代百科全书编辑技巧的先驱。狄德罗(Denis Diderot)和达朗伯(d'Alembert)主编的《百科全书》(Encyclopedie;1751-1765)规模宏伟,具有历史意义,比同时期的其他工具书更具影响力。该书第一卷出版后曾受教会指责与官方非难,但却得到民间支持.狄德罗的贡献在於适应法国日益高涨的革命精神,点燃人们的思想火花。《大英百科全书》于1768年、1771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初版,以后各版逐渐完善,已出至第15版。布罗克豪斯(Arnold Brockhaus)适应德国人需要,所编出的第一部《社交词典》(Konversations-Lexikon,1796~1811),成为西方世界后来出版的至少半数百科全书之典范。其特点是选收范围广泛,条目简短,事实充分,并以材料精新见称。

法国人拉鲁斯(Pierre Larousse)在百科全书编纂方面颇有创新精神。《拉鲁斯百科全书》声誉很高,特点是文字通顺流畅。韦伯斯特(Noah Webster)著的《美国英文词典》(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实质上是一部百科全书,与《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和《拉鲁斯百科全书》一样,是画时代著作。《苏联大百科全书》(Bolshaya sovetskaya entsiklopedya)於1926~1947年初版,共65卷;第2版51卷,现已出第3版,30卷。《大美百科全书》在《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第7版基础上编成,采取连续修订体制,获得很大成功。西班牙《插图欧美大百科全书》(Espasa,1905 ~1970)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主体部分80卷。《意大利百科全书》(Enciclopedia italiana,1929-1936)素以插图精美和学术性著称。20世纪以来,出版了百科全书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希腊,匈牙利,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瑞典,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立陶宛等。

东方全书

中国编撰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不同於现代西方的百科全书,类书基本上是重要文献的选辑,分类编排,主要是供仕途举子采缀参考而编,有的还带有某些辞书成分。中国第一部著名的类书是西元220年由魏文帝主持编撰的《皇览》,现已散失,后来编撰的著名类书还有杜公瞻编的《编珠》,欧阳询编撰的《艺文类聚》100卷,虞世南所编《北堂书钞》,徐坚等人编的《初学记》。宋朝李昉奉宋太宗命组织编修《太平御览》,后来经重修曾改用活字版印刷。《册府元龟》(1013)著重历史和传记内容,篇幅之大几与《太平御览》相当。

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1292)於1267年编撰的《玉海》,是一部重要的百科著作,1738年曾重印,共240卷。明初编成的《永乐大典》,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22,937卷,可惜大部分都已散失,1963年影印出版了残存的730卷。明代王圻父子所辑《三才图会》106卷,插图丰富。清康熙年间奉敕修撰的《佩文韵府》及其补篇《韵府拾遗》,是中国文学百科全书。其他敕撰的类书还有《骈字类编》和《子史精华》。1726年陈梦雷等编的洋洋巨篇《古今图书集成》10,000卷,包罗了中国的全部文化遗产。清代的其他类书还有:汪汲的《事物原会》(1796),陆凤藻的《小知录》(1804),陈炜的《经传绎义》(1804),王承烈的《齐名记数》(1806),戴兆春的《四书五经类典集成》(1887),魏菘的《壹事记始》(1888),刘可毅的《九通通》(1902)。中国第一部现代百科词典是民国初年陆尔奎主编的《辞源》(1915)。

日本自德川时代已出现受到中国影响的类书。现代类型的百科全书出现於1926年以后,主要的有:《大百科事典》(28卷,1931~1935),《国民百科大辞典》(15卷,1934~1937)和《世界大百科事典》(24卷,1955~1968)。1972年开始出版《大英国际大百科事典》(28卷)。

阿拉伯世界的第一部百科全书是伊本古泰拜(Ibn Qutaybah,828 889)编撰的《传统菁华》(Kitab Uyun al-Akhbar)。他引用传统的格言,史实和古诗歌来解释所述的事物。伊本阿卜德(Ibn Abd Rabbih of Cordoba)改进伊本 古泰拜的著作,编成《珠鍊》(Iqd)。波斯学者夸里兹米(al-Khwarizmi)于975~997年编的《科学之钥》(Mafatih al-Ulum),分为该国知识和外国知识两部分。埃及历史学家安努韦利(an-Nuwairi)编出马木路克时代最著名的百科全书《文艺知慧之的》(Nihayat al-arab fi funun al-adab),全书近9,000页,1923年出合卷本。于1876~1900年间黎巴嫩的布斯塔尼(Butrus al-Bustani)及其子编著《百科全书》(Dairat al-maarif),1923~1925年出第2版,1956年出第3版。1955年阿伯特·里哈尼(Albert Rihani)出版单卷本《阿拉伯百科全书》。

工具类书

现又指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文化科学知识的大型工具书,收录各种专门名词和术语,按词典刑事分条编排,解说详细。

“百科全书”通常是指一大套书。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出自希腊语(εγκ?κλιο?)(拉丁字母:enkyklios)和παιδε?α(paideia)。“enkyklios”意为“循环的,周期性,平常的”,而“paideia”则指“教育”。含义是“普通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一个想接受通才教育的人所应该学习的艺术和科学知识”。在抄录过程中谬传为新拉丁语词 “encyclopaedia”,随后又进入英语,最先记载于1531年。在新拉丁语中该词被选中作为一本覆盖各科知识的参考著作的书名。在英国最早见于1644年。

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介绍,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定义为:“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供查检所需知识和事实资料之用。但也具有扩大读者知识视野、帮助系统求知的作用。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科学文化发展的标志。”

《简明社会科学辞典》定义为“按辞典形式编排,系统概述人类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知识的大型工具书。分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类。综合性百科全书收集各知识领域的名词、熟语、地名、事件、人物、著作等等,无所不包,是知识的宝库。但不收录词语,故不同于语文辞典。”

百科全书可以是综合性的,包含所有领域的相关内容(例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是一部著名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也可以是专科的百科全书(例如医学或哲学百科全书)。也有一些从某种特定文化或国家观点来讨论广泛议题的百科全书,例如苏联大百科全书。

全书之父

中国全书

中国的百科全书是20世纪初由西方引进的书体。民国时的著名学者李煜瀛是最早进行西方百科全书研究,将这一书体介绍到中国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关于百科全书的名称,他在《世界学典书例答问》中说:“四十年前煜首译‘encyclopedia’为‘百科类典’,后中国因受《四库全书》命名的影响,改译为‘百科全书’。近二世纪专科的encyclopedia出版颇多,在中文有‘中国文学百科全书’等。文学本百科中之一科,固然其中亦可析为多科,然于一科之名下,复系以‘百科’二字,终觉不甚妥当。且‘全书’二字,在中文易与‘四库全书’之丛书式的全书相混,不足表示其为另一书体,故煜后又改译为‘学典’。‘学典’,即拉丁文‘encyclopedia’(英法文略同),有‘所讲的学术环绕在内’之意。后凡包括一切学术在内一呈显知识世界且多系按辞典次序排列的书,每用此词以构成其书名,于是此词成为书体之一种。”

早期全书

狄德罗等人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型的作品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但直到16世纪的西方,才开始出现“百科全书”这个名词。最早将“百科全书”用于书名的,是德国人斯卡利斯(Paul Scalich)。

古代的许多作家(像亚里士多德等)都曾经试图全面地记录人类的所有知识。但是,约翰·哈里斯才认为是第一个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最早时却十分朴素:从1768年到1771年只出版了三卷。恐怕最著名的早期百科全书要数法国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由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编写,并于1772年完成,共28卷,71,818条条目,2,885张插图。

与工具书的区别:百科全书不同于词典等其他的工具书。词典等是对词语条目进行释义,而百科全书是对条目作知识的介绍。因此百科全书比其他工具书使用更多的图像来辅助知识的介绍。而且百科全书对条目的阐释也比其他工具书详细,经常需要分成许多的小标题。

品种类型

综合性书

综合性百科全书选收各时代已有的各门类知识。前期多采取分类编排法,而分类体系则依编纂者而不同。16~17世纪受词典编纂法影响,出现按字母顺序编排的百科全书,德国的《布罗克豪斯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是综合性百科全书两种格局的代表,前者始终严守一种将知识整体分解为十分狭小的条目的体制;后者新版的「便捷参见索引」(简编)也带有某些布罗克豪斯型的因素,但全书以大条目的「详编」为主体。

专业性书

专业性百科全书出现于18世纪,著名的专业性百科全书在化学方面有乌尔曼(Fritz Ullmann)的《应用化学百科全书》(1914~1923),基尔克·欧特玛(Kirk-Othmer)的《化学工艺百科全书》(1947~1956);在音乐方面有德拉劳伦斯(Lionel de La Laurencie)等人编的大型《音乐百科全书或音乐学校词典》(1913~1931),科贝特(Walter Willson Cobbett)编的《室内乐百科全书》(1929~1930);在哲学方面有《哲学百科全书》(1967);建筑艺术方面有《世界艺术百科全书》(1959~1968);宗教方面有《教会知识百科全书》(1907),《伊斯兰教百科全书》(1960)和《犹太百科全书》(1971~1972);文学方面有《卡斯尔文学百科全书》(Cassell's Encyclopaedia of Literature,1953);物理学方面有休利斯(James Thewlis)主编的《物理学百科词典》(1961~1964);医学方面有《英国医疗百科全书》(1936~1939)。

地区性书

国家与地区性百科全书出现於19世纪末,内容局限於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情况,如《南非百科全书》(1961),《澳大利亚百科全书》(1958),《新西兰百科全书》(1966),《墨西哥百科全书》(1966 ),《阿根廷大百科全书》(1956~1964),《罗马尼亚百科全书》(1938~1943),《波兰百科全书》(1916~1920),《加拿大百科全书》(1957~1958)。

少儿全书

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出现于19 20世纪,拉鲁斯于1853年出版《儿童小百科全书》(Petite Encyclopedie du jeune age)。1957年改编为《拉鲁斯儿童百科全书》。更受人欢迎的是英国作家密(Arthur Mee)主编的《儿童百科全书》,美国版称为《知识全书》(The Book of Knowledge)。《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是另一部成功的少年百科全书,旨在「寓知识於故事和图画之中」,《大英少年百科全书》于1963年出版,读者对象为12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牛津少年百科全书》与前几种少年百科不同,采取分类编法,12卷分收12大类,第13卷为索引。

百科词典

百科词典于17~18世纪开始盛行,是介于传统的百科全书与词典之间的工具书,早期代表作是英国哈利斯的《技术词典》(1704)。

此外,有些百科全书,如《大英百科全书》,以印刷和电子两种版本发行,电子版本以光碟产品或网路服务方式出现。

百科全书中的众多条目必须让想要在特定主题上找到资讯的读者易于取得,在印刷的百科全书中把条目标题按字母连续顺序排列,这是通行的做法,虽然有些百科全书以较广的主题范围为本将条目细分,经由字母索引或条目间的参照等辅助方法,也有助於找到想要的资讯。电子百科全书中的搜寻和撷取程式能产生表列的条目,其中含有合于读者特定要求的资讯。

编排方式

条目划分

百科全书的条目包括标题、正文内容和图表等。在百科全书的编纂中,条目的命名非常重要。好的命名应该便于检索,有学者认为条目应该都是独立的主题,应以方便读者的检索为准则。另外,条目的主题应该是客观形成的,而不是人为拟定的。例如海湾战争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狗的神话”则是人为拟定的主题。

条目的命名应该清晰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例如新型武器,很难界定“新型”的划分。

主体原则

独立主体原则:主体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就像我们去一个公司办事,我们先想到的是公司的名称、地址,而不是其中的某个部门。

客观形成原则:这个主题应该是人们在了解,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客观形成,为人所熟知,而不是人为拟定的。如创世神话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神话题材类型,但是狗的神话就是一个人为概括的主题。因此缺少公认的规范性和确定性。

单一主题原则:如时间和空间是两个主题,应该分设。

准确性原则:条目的名称应该准确的表明条目的主题。

通用性原则:应该使用规范的或约定俗成的名称。

名词性原则:条目名称应该是名词性的,静止的。如“解放海南岛”应该改成“海南岛战役”。

简要性原则:如使用唐诗,而不用唐代诗歌。

非研究原则:百科全书不是研究论文。

非应用原则:百科全书不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应用。

(注:以上内容主要参考文献2)

百科全书的分类结构以及不断更新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合在线或断线的电脑格式。最近几年,大多数主要的百科全书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电子化。基于磁盘(特别是CD-ROM)的出版物拥有携带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电子百科全书还可以包含各种传统媒体无法承载的多媒体格式,例如动画、音像或视像。概念有关联的文章之间的相互动态链接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在线的百科全书则拥有动态的优点:新的信息几乎可以立即被呈现,而不用等到下一次的出版。

书本轶事

全书杂谈古代的百科全书有过各种奇特的书名,如“乐园”、“锦簇书”、“万花集”和“珠玑”之类。严肃认真的学者爱用“宝鉴”之类的书名。“鉴”就是镜子,人们立身处世、治学著述均可借鉴,倒也贴切。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书称为类书。类书最正统的书名是“皇览”、“御览”、“大典”之类,直到19世纪末才有“百科全书”一词由西方传入,那是经日本转口的,又与中国传统书名“全书”一词相结合。人们一提到百科全书,立刻就会联想到一个“大”字:大百科全书。我想,最初可能是受“大英百科全书”这个旧译名的影响。这个“大”字,其实说的不是书的部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初版时才3卷,而且是小开本。《苏联大百科全书》称“大”,是为了与《苏联小百科全书》(11卷)相区别。《中国大百科全书》当初定名时,原也有要区别大、小百科全书的考虑,但它的第一版达74卷,也堪称“大”了。百科全书在书名上冠以“小”字而称“小百科”,可能有三种含义:开本很小的袖珍本百科全书;开本不太小的单卷本案头百科全书;为小读者编的部头不一定很小的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最长的书名如果英国人也要找一位自己的“百科全书之父”,那就非伊弗雷姆·钱伯斯莫属。钱伯斯百科全书在英国先后出了7版,自1728年的第1版到1752年的第7版,前后持续了24年,而且在意大利出了9卷本的意大利文版。它还差一点在法国出了法文版。法国雄心勃勃的出版家布雷顿在1745年就已取得出版钱伯斯百科全书法文版的版权,而且在法国报端发布了消息,甚至连法文版的书名都公布了。如果说,英国的钱伯斯百科全书的书名长得出奇,那么布雷顿拟就的法文版书名就长得不可卒读了。书名长,是当时西方出版界的一种时尚,可能因为那时广告业还不甚发达,出版家必须赋予书名以广告的效应,恨不得把书的内容及其诱人处都塞进书名里。钱伯斯百科全书的法文版如果实现,那么世界百科全书出版史就会保有一个书名之最的记录。这个书名大致如下:“百科全书,或包含神学、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技术名词术语和事物解说,并对各种器物、制品品类和性状加以描述,以及对各种天然和人工产物的作用的说明,对神学、哲学、数学、医学、考古学等诸学科体系、学派、观点,并介绍古今学术名著、史籍、词典、报刊、回忆录等之综合词典”(这个书名实在太累赘蹩脚,这里可能译得不十分准确)。法国读者始终未见到这部书名冗长的百科全书,那是因为布雷顿与钱伯斯百科全书订的出版协议被取消了,而且他请的主编狄德罗也不甘心于拿来主义,于是才有了现代百科全书奠基之作的狄德罗的法国《百科全书》。造假案《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版(1929~1977)曾遭遇过一次权威性方面的尴尬。那是考古学界一次学术作假丑闻暴露带来的。1953年,人类学家和史前考古学家经过持续40年的学术争论,终于取得共识,辟尔唐人颅骨和颚骨化石是人工伪造的。辟尔唐人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英国东南部萨塞克斯郡有个业余地质学家叫道森。他于1912年在那个郡的辟尔唐地方一处砾石层发现远古直立人颅骨和颚骨碎片化石,其生存时代大约在300多万年前。这一发现轰动了科学界,成为人类学和考古学上的重大事件。辟尔唐人还被以发现者之名命名为“道森氏曙人”。道森因此而大大出名,他甚至还想借此成果跻身于英国皇家学会。到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家经过反复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史前人类化石竟然是伪造的。辟尔唐人不过是4~5万年前人的颅骨碎片,经过人工巧妙加工伪造而成。碎片是用化学方法染了色的,而颚骨和牙竟是猩猩的,被人工打磨,冒充人牙磨损的形状。有人故意把这些古人类赝品埋入地下砾石层中。道森把他“发现”的东西送到大英博物馆,,竟还骗过了大英博物馆古生物学家伍德沃德的眼。后来人们发现,参与这一学术造假案的还有法国古生物学家夏尔丹。他曾陪同道森去发掘辟尔唐人,并作为这一“非凡发现”的见证人。这一“重大科学发现”自然被写进了《不列颠百科全书》,而造伪案被揭露后编辑部十分被动,手忙脚乱,除了“辟尔唐人”的条目要作反面改写外,还要通过全书索引检查与此相关的条目,如“人类学”、“考古学”、“人类”等,也都要作适当的修订。《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版暂停再版制(大约每10年再版一次)而始创连续修订制(每年修订10%的条目),可能与此番尴尬不无关系。“羊毛”的定义百科全书条目的释文一般从定义开始,先要下个定义,再说别的。但“一般”不是“一定”,不看需要与否,一定要求每个条目都有个定义,这使那些见词明义和顾名思义的条目的撰稿人大感困惑。我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时碰到一个典型的例子:“羊毛”条目怎么下定义?这篇稿件写得很好,但因开章缺个定义而通不过,怎么办?于是大家冥思苦索创造出一个来:“生长在羊体表面上的纤维状覆盖物。”按照逻辑定义的规则,这够科学了。只是,这一来把个无人不晓的简单事物给弄复杂了,而且有点可笑。在一次编辑业务学习会上,我讲了这个例子。一位青年编辑建议,既然“羊毛”是无人不晓的简单事物,百科全书就不应收入这个条目。不对了!这是把百科全书同语文词典的性质弄混淆了。作为语言中的词,“羊毛”确实无须释义,所以以词为对象的《辞海》就未收这个词目,否则便须释义为“羊的毛”了,可是,“羊毛”作为知识主题,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人类驯养羊和利用羊毛的历史、羊毛的类型和品种、羊毛的资源分布、羊毛纤维的结构(有表皮层、皮质层、髓质层等)与性能、羊毛的质量评定,等等。这就是词典中词目与百科全书中条目的区别所在。前者以词立目,为词释义;后者以知识主题设条,介绍这个主题的全面知识。“爱情”和“原子弹”百科全书不是语文词典,也不是生活指南。百科全书是知识工具书,它的条目应该是具有百科内容的知识主题。查百科全书查不到一般语词的释义,也查不到无百科知识内容的词语。在百科全书编纂史上有这样一个洋例子,颇能说明百科全书的这种性质。一二百年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前译作《大英百科全书》)在最初几版,曾收有“爱情”的条目,并且用了5-6页的篇幅来“解说”爱情。关于爱情,人们心中自然都有说不尽的甜蜜感情,但一般都不在公众场合絮絮不休,只有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里,关于爱情的描写才蔚为大观。可是,百科全书对于爱情能说些什么呢?早期 《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这个条目颇重感情,真还有说的,讲到恋爱的人们如何柔情脉脉,花前月下;情人之间怎样情意绵绵,倾诉衷肠;表达爱意的情书应该怎样书写,等等。但是,第14版以后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可能感到这样的内容不大像百科知识,于是便撤掉了“爱情”条目。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在书中新增“原子弹”条目,而且占了相当原来“爱情”条目的篇幅。这一百科意识的深化,未能立即为人们所理解。有一位读者甚至为此大为愤慨,致书编辑部表示抗议,指责编辑部藐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而热衷于宣扬杀人武器。总编辑约斯特回答得幽默:“对于爱情,读百科全书不如去亲身体验;而对于原子弹,则以读读书本为好。”影响过名人的书《大英百科全书》影响过许多名人志士,这方面有着不少逸闻趣事。美国亿万富翁、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9岁前即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将其认为最佳的工具书。据盖茨个人透露,他不喜欢交际,情愿看书;他所谓的娱乐就是啃《大英百科全书》,有时啃得如醉如痴。他喜欢边啃边思考,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就问父母亲或向其他人请教,从不轻易放过。1973年,盖茨考进哈佛大学之前,他已多次通读了这套百科全书。盖茨在1995年出版的揭示微软成功秘密的《未来之路》一书中屡次提到《大英百科全书》。而没有念完大学的盖茨视其为一生的知识伴侣和智慧的指路明灯;他甚至宣称“是《大英百科全书》令我获得了一切有用的知识”。由此可见这套百科全书对盖茨影响之大。美国著名编辑及作家艾尔·雅各布斯自2002年起花费一年多时间读完整套多达33000页的《大英百科全书》来度过其中年危机,并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无所不知者:一个想成为世界上最聪明之人的谦恭探索》。这本书副书名很长,似乎也有点自负,但却也显示《大英百科全书》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否则怎会是能够知道一切,又能成为世界上最聪明之人呢?有趣的是,《纽约时报》有一篇书评称“《无所不知者》太棒了,因为它比《大英百科全书》要短,而且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如果它从书架上掉下来砸到你头上的话,你不会受伤。”读完《大英百科全书》后,雅各布斯曾参加过不少类似“百万大富翁”(Millionaire Tycoon)和“门萨”(Mensa)智力测验的活动,都有不错的成绩。最近几年,他还出版了《像圣经一样生活》、《小白鼠日记:我的生活就是一场实验》等多本畅销书。他在接受英国《书商》杂志采访时说:“《大英百科全书》给了我知识和智慧。”王云五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小学徒出身,受正式学校教育不过五年;他没有文凭,其学问全是通过自学获得。20岁时,王云五用按揭的方式买了一套第10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他每日阅读两三个小时,孜孜不倦;三年后付清书款时,他已经把全书通读一遍了;他可谓“博览群书,无师自通”。正是这套百科全书为王云五日后从事出版及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著名学者胡适在日记中写道:“王云五是一个完全自学成功的人才,读书最多、最博。”胡还赞扬他是“有脚的百科全书”。由于王云五学问广博,他到台湾后成为那里的首批博士生导师,在台享有“博士之父”的称号。而王自己也在82岁那年获得了生平第一个方帽子,即韩国建国大学赠予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他在致授仪式上说:“是《大英百科全书》让我受益一生。”著名作家钱钟书年轻时即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并视之为资料宝典和知识源泉,后来这套百科全书的中文简明版在中国出版,他对此给予了相当关注和支持。钱钟书有着过目不忘的超凡本领;著名画家黄永玉也有过多次相关经历。上世纪80年代,钱钟书虽年事已高,但仍帮了黄永玉一个大忙:黄向他求教关于“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钱叫他去查第3卷的中文简明版《大英百科全书》,黄依言果然马上找到,解决了问题。钱钟书的博闻强识,令人叹服;而《大英百科全书》的资料翔实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由于钱钟书学识渊博,生前被大家比作“一本活着的百科全书”。著名学者周海中1983年在中山大学图书馆看到一套1979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这让他如鱼得水,废寝忘食;教学工作之余他就“泡”在图书馆浏览这套百科全书,从中吸取知识养分,拓宽学术视野。该书为他后来从事多学科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一天上午,周海中在图书馆全神贯注地查阅有关天文学方面的词条,关门的提示铃响没听见,那天中午被锁在里面;后来他幽默地说:“多读了两个半小时的书,还省了一顿午餐。读百科全书值得!”在周的眼中,《大英百科全书》就是“知识的宝库,解惑的良师”。著名媒体主持人、时事评论家何亮亮,是当今华人公认的国际问题专家。1986年,当中文简明版《大英百科全书》(全套共10卷)首次在中国出版时,何亮亮便掏干腰包购买了一套,从此爱不释手,把读百科全书当成人生一大乐事。1988年初,何亮亮前往香港谋生,随身的物品除了一纸海关通行证,另外就是那套他认为对自己相当重要的百科全书。可以说,正是《大英百科全书》带何走上成功之路。坐不下来的读者1978年,中国决定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为了对各国百科全书进行调研。我几乎整日坐在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工具书阅览室里,除翻看各国的百科全书外,我还特别留心观察前来查阅百科全书的读者。只要有人翻阅百科全书,便走过去,站在读者身后,看看他查些什么,看看他怎样使用百科全书,有时还做点义务性的咨询工作。虽然阅览室很宽敞,桌椅舒适,窗明几净,有良好的阅览条件,但我发现查百科全书的人多半是坐不下来的、匆匆忙忙的读者。他们立在书架前,左臂上托着打开的百科全书,右手还匆忙地记下什么。这就是许多工具书读者的阅读方式。他们查百科全书不是来从容地欣赏文学描写,而多是为了弄清一个概念的定义,一个事实的究竟,或是核对人、事、地、物的资料,急于快速地获得需要的知识和资料。百科全书的编撰者从这种阅读方式和需要中不是可以得到某种启示吗?一定要把百科全书条目写得精炼到极限的程度,把一切“水分”挤净,把释文写得条理分明、眉目清晰,让坐不下来的读者最大限度地节省查阅时间。那些徒然浪费别人时间的空话、套话、众所周知的大实话,以至“穿靴戴帽”,都不应见容于百科全书编撰者的笔下。

设奖征错

走进多媒体

百科全书与多媒体技术结盟还不到20年。在此之前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已出现了电子版百科全书一张小小的光盘竟容纳下几十卷百科全书,携带和收藏方便了,但字还是那些字,图还是那些图,只不过是改在电脑上阅读,并未增加什么新奇的东西。但这却是真正能“百科革命”的前奏,所谓多媒体,就是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结合起来。多种媒体再加上软件技术,百科全书便“活”了起来,能够同读者沟通对话,做各种知识问答和知识游戏,妙趣横生。

多媒体百科全书出现于1985年,美国格罗利尔出版公司领风气之先,推出《格罗利尔多媒体百科全书》。它的前身是电子版《美国学院百科全书》,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新编的印刷版(20卷)与电子版并行的一部百科全书。美国《康普顿百科全书》于1989年推出交互式多媒体版,为第二家,以一张光盘容纳了26卷印刷版书的内容,另外增加了大量幻灯片集、动画、声音项目和动的影像。美国微软公司有雄厚的软件功夫支持,于1993年开发出《Encarta多媒体百科全书》,出手不凡,编排奇巧,而且年年翻新,已成为世界多媒体百科全书之翘楚。甚至一向以学术性闻世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也不甘落后,于1995年开始推出多媒体版。

多媒体百科全书通过超级链接技术而获得极方便的检索方式,能在条目、地图、年表和各种媒体内容之间穿梭往来,随意点阅。

多媒体全书

可视性内容首先是图片,但图片并不新奇,手写本和印刷版百科全书使用插图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但多媒体百科全书对图片有独特的处理方式。最简单的形式是按图片的主题字顺把图片集中起来,供读者有意查阅和随意浏览。

动画是多媒体百科一种重要媒体内容,用以形象地演示科学技术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Encarta百科》的动画最多,内容如相对论、多普勒效应、温室效应、火山、日月食、大陆漂移、切尔诺贝利事故、光盘原理、滑铁卢战役、朝鲜战争等。《康普顿百科》多媒体版的“造山运动”、“大脑与神经系统”和《世界百科》多媒体版的“古埃及木乃伊”、“过山车”等都不乏知识趣味。动画项目一般都伴有声音解说和文字说明。

可视性内容中最吸引读者的是影像,特别是那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们不大容易亲眼目睹的事物。例如,《Encarta百科》中的“西班牙内战”、“1900年巴黎博览会盛况”、“弹劾克林顿”,《世界百科》中的“林肯生平”、“罗斯福事迹”、“爱迪生的发明”等影像资料,都具有文献价值,而如两次世界大战进程、“偷袭珍珠港”、“希特勒”、“阿波罗登月”、“航天飞机升空”、“柏林墙”、“肯尼迪遇刺”、“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差不多是各家多媒体百科无不编入的内容。

可视性内容中最奇特也最具多媒体百科特点的是“环景观光”项目。《世界百科》就设有120多项,而且具有推拉和俯仰功能,只是画面质量欠佳。“国际空间站”、“印加人头颅展室”、“耶路撒冷”、著名的“流水别墅”(内外景)、“巴黎红磨房”、“日本富士山”等,都很有欣赏价值。所谓“环景”,就是立足于一点,旋转(用鼠标控制)360度,观览景点周围风光。《Encarta百科》尤以“环景观光”内容为突出,其中包括有两项中国的内容:“桂林山水”和“长城”。每项“环景”都设有3~4个立足点,读(观)者可以从任意点旋转,对相关景物还配有相应的图片。以“巴黎”环景为例,有艾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蒙玛特高地4个立足点,配有塔上俯瞰、巴黎圣母院、凯旋门、卢浮宫、国防广场、圣心教堂和巴黎时装等图片,以及多幅巴黎历史和现代生活的绘画,还配有戴高乐打回巴黎的画面和录音。

行星名称

“百科全书”还是一颗小行星名。第21000号小行星名称为“百科全书”。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