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
人物经历
1931年2月25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
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
1956年,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西部小镇-陕西杨陵(现为杨凌区),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从此,李振声开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1985年至1987年,中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下降,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通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地方政府联合,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展了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
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中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同年11月,李振声考察禹城试验区后,认为“一片三洼”代表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类型,创造的经验特别宝贵。
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市)领导、乡镇干部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对全院和山东省双方起到了发动作用。
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
1995年,为打破中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1999-2003年,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他又及时提出了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3年,他针对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4月,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10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的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进行了回应。
2007年08月15日,李振声做客腾讯网,向网友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人才培养
李振声指导学生,跳出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科研方面,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鼓励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有童依平。
获奖记录
社会任职
1951-195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研究实习员;
1956-1965年,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后改名为西北生物土壤究所)助理研究员,农业研究室副主任;
1965-1987年,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遗传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1983-1987年,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
1987-1992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遗传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91--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993--200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第八届、第九届);
1992年至现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人物评价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科技部评)
感谢他为中国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大规模改造和治理做出的杰出贡献。(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评)
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至今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奠基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评)
李振声院士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主持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为提高盐碱地粮食作物产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评)